7月1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财经
2022
07/12
22:34
亚设网
分享

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致贺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7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希望世界互联网大会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以对话交流促进共商,以务实合作推动共享,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强调,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世界互联网大会成立大会当日在北京举行,会员包括全球互联网领域相关国际组织、企业机构和专家学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天津:渤海湾畔万象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实现了绿色转型谋发展的新跨越。

走进天津西青区王稳庄镇,一步一景、生机盎然。很难想象,这里多年前还是有着上千家造钉子作坊的小镇,钉子产量占全国市场的40%多。一时挣了钱,但环境却被严重污染。张成发当年就是一个钉子作坊的小老板,现在是一家造钉出口企业的质检部长。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019年1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总书记为天津的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从2013年开始,天津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绿色发展上。王稳庄镇一方面关停上千家污染企业,升级改造传统制钉产业,生产流程更环保。同时,通过环境整治、搬迁改造,不仅建起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还吸引来一大批高端企业落户。

从污染到绿色,从落后到高端。十年来,天津下大力气整治了22000家“散乱污”企业,破解了“钢铁围城”难题。利用各地压减、整治、腾退出来的空间,天津加快打造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一大批人工智能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落户天津。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天津还把大量建设开发用地变为生态用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要求,天津下决心补齐棚户区改造这个城市发展中的最大短板,破解群众的“急难愁盼”。

这片被称为“都市渔村”的棚户区,过去,居民大多靠打渔为生,房屋破旧、环境恶劣。曲延萍曾是这里的老住户,随着天津市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她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昔日的棚户区也变成了公园、绿地。像曲延萍一样,十年来,天津63000多户近30万居民都实现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十年来,天津市从“细致”“温暖”上下功夫,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进行旧楼升级改造、公园配套建设、河道清污治理等一批民生项目,每年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老年人食堂达到1591个、养老床位7.6万张。五年时间,新增和改扩建672所幼儿园,并为36万户居民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房产证难题。

绿色转型,万象更新。

近十年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提速,已形成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初步实现北京、天津、雄安半小时至1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如今,北京、河北企业在天津的投资项目已达到8800个,并高标准打造了5个海河实验室,服务京津冀科技创新。

十年来,天津重污染天数由49天减少到7天,12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标,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明显改善,物种多样性持续增加。

十年来,新旧动能转换激发经济活力。从十年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装测试项目落户天津,到如今天和核心舱也在这里完成总装和测试;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也已实现月产6架次飞机的生产能力。

十年来,天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仅1000家,如今已突破9000家。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我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开局良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国家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各地多油并举、多措并施,稳步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和自给率。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调度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累计收购油菜籽72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各产区粮油加工企业采购意愿较强,产销两旺。

油菜是扩种油料潜力最大的品种,长江流域则是扩种油菜潜力最大的产区。为提高油料产能和自给率,今年中央每亩补贴150元,开发冬闲田里推广水稻与冬油菜轮作模式。

与此同时,中央财政今年安排产油大县奖励、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30多亿元专项支持油菜生产,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油和农民务农种油的积极性。

大豆是食用植物油和蛋白饲料主要来源,也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种。今年,我国东北地区通过开展粮豆轮作,引导农户扩种大豆。黑龙江省今年统筹10亿元涉农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扩种大豆1000万亩以上,扩种面积最多。吉林省通过政策倾斜、加大科技投入等方式调动农户积极性,今年扩种大豆面积85.4万亩,同比增长22%。

在吉林敦化,大豆已进入初花期,当地农户正在田间进行喷施叶面肥作业,确保今年大豆稳产提质。

此外,国家今年在西北、黄淮海、西南和长江流域等适宜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力争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4亿亩以上。

上半年民航整体恢复态势持续向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民航局今天(7月12日)表示,上半年,航空运输生产扭转困难局面,总体呈现V形走势。

其中,航空旅客运输先降后升,国内市场恢复势头明显。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18亿人次。在金融信贷、税费减免等一系列国家助企纾困政策的有力支撑下,航班量自4月触底反弹,5、6月恢复速度增快,7月以来,民航单日航班量持续保持在10000班以上。

航空货运恢复至较高水平,其中国际货运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307.7万吨,民航国际货运市场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

新疆多举措助旅游经济释放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入夏以来,新疆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当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旅游经济释放活力。

这些天,新疆喀纳斯、那拉提、天山天池等景区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人们在大美风光中尽情畅游。

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增加游览车辆班次、延长景区运营时间、加大志愿者咨询服务等措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今年文化游和研学游也大受欢迎,位于阜康市境内的天山天池,地质地貌独特,吸引了许多学生来研学,了解地质构造、多样物种等知识。

这段时间,当地牧家乐接待游客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伊犁州新源县阿尔善村,村里成立了民宿、马队、物业服务等10家专业合作社,既提高了旅游的专业化服务,又解决了群众就业,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助力新疆旅游升温,今年,新疆铁路、民航、公路陆续开通旅游专线,新疆铁路计划开行旅游专列102列。与此同时,文旅部门对旅行社、导游、饭店等旅游场所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今年1—6月,新疆接待游客人数超过7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0多亿元。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印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7月12日)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强化随迁子女基本公共教育保障,完善城市住房体系,增加普惠便捷公共服务供给,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

《国家公路网规划》今天发布

今天(7月12日),《国家公路网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规划公布了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届时我国公路总规模将达到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6.2万公里,普通国道网规划总里程约29.9万公里。与上一版规划相比,此次规划总规模增加了约6万公里。

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60种药品集采成功 平均降价48%

今天(7月12日),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南京举行,60种药品集采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中选产品将于2022年11月落地实施。

三部门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民政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提供就业服务,优先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重点帮扶对象提供就业岗位。

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7月12日)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将集中力量帮助西部10个省区市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建好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带动当地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2021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近日发布

2021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近日发布。从中央新闻单位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共300多家媒体发布报告。2021年,各媒体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总台推出“创新港湾2022”特别节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与创科香港基金会今天(7月12日)共同举办“创新港湾2022”系列活动暨香港创科教育中心成立,并推出“创新港湾2022”特别节目,以助力推动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高地,为国家科创事业兴旺发展蓄力赋能。

7月14日凌晨本年度最大“超级月亮”将亮相

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2时38分,本年度最大“超级月亮”将现身夜空,这时的月亮比平时看起来更大更圆,是月亮运行到近地点附近,达到满月时的天文现象。

(文章来源:央视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