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第一股”市值腰斩、上半年净利润预减30% 口腔隐形矫治赛道“不香了”?

财经
2022
08/17
20:34
亚设网
分享


“正畸第一股”市值腰斩、上半年净利润预减30% 口腔隐形矫治赛道“不香了”?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出通知,为后续实施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收费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决定全面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


爱此消息影响,8月16日,时代天使(06699.HK)震荡下跌,盘中最大跌幅超9%,最终跌超5%。

时代天使是国内口腔隐形正畸技术、隐形矫治器生产及销售的服务提供商,有“中国正畸第一股”之称。近日时代天使发布中期盈利预警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收入约5.42亿元至5.71亿元,同比变动约-5.0%至0%;实现净利润约6610万元至6960万元,同比减少约27.3%至30.9%。

去年6月时代天使正式登陆港股,市值逼近700亿港元。当时被市场视为港股2018年以来最大新股“肉签”。当时有分析师称,市场“热情”源于对隐形矫治赛道的投资关注骤然升温。随后也带来了隐形矫治赛道出现了多笔重磅投资。

谁知时隔一年,高光已不再,时代天使市值腰斩,不到250亿港元(截至8月17日12时),与此同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最高预减30%。

难道说隐形矫治赛道已不被市场看好? 对此,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表示,从整体正畸治疗率(中国0.3% vs 美国~2%)和隐形矫治渗透率(中国~13% vs 美国~36%)来看,中国隐形矫治市场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行业在可见未来期间仍具备良好前景。尾部虽在近年陆续涌现较多新玩家,但目前暂未形成产品技术与品牌壁垒;加之头部企业凭借口碑和病例数据的积累,马太效应明显,预期市场至少在中短期内会继续呈现双寡头格局。

隐形矫正市场需求如何?

隐形矫治疗法继承了传统的牙颌畸形矫治理念,是现代口腔医学、计算机辅助三维诊断、个性化设计及数字化成型技术的完美结合。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持续完善成熟,隐形矫治目前也已成为中国牙科护理服务市场中增长快速的细分领域之一。

过去,采用金属牙套、舌侧矫治器、陶瓷牙套等的传统托槽矫治一直是错颌畸形的主要疗法,但其存在不美观;易引起口腔不适;不可拆卸、也同时易导致不良口腔卫生状况;复诊频率较高且单次就诊时间较长,以及对医师背景要求高,一般需要正畸专业研究生背景,且可能需要额外的特殊培训等诸多限制。

较之传统的托槽矫治,隐形矫治由于佩戴更为美观;使用先进材料定制设计,佩戴舒适;可摘脱,使用方便更卫生;复诊频率要求较低且单次就诊时间较短,由于隐形矫治解决方案供应商可提供专业的医学支持,因此对全科牙医的正畸专业背景要求相对较低。

由此,越来越多的牙科医生认可并乐于推荐隐形矫治,同时也有持续增加的患者愿意接受正畸治疗,并选择使用隐形矫治器的治疗方式。

中国隐形矫治市场也在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根据CIC灼识咨询数据,以案例数计,中国隐形矫治市场的达成案例数在45.1%的年复合增长率下于2021年增长到了约45万例。在整体正畸案例数中的渗透率为~13%,而同期美国隐形矫治案例数在整体正畸市场中的渗透率则已达到了~36%,中国隐形矫治市场仍具较大发展潜力。预计以达成案例数计的中国隐形矫治市场将在未来九年以25.6%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稳定、可观的增长。

以终端价计,中国隐形矫治市场则在41.0%的年复合增长率下由2015年的17亿元爆发式增长至2021年的131亿元(约20亿美元);未来九年,该市场增长将逐步稳定,但仍将以相对较高的20.6%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30年达到706亿元(约109亿美元)。

如此看来,隐形矫治行业被认为是一个市场可观的行业,而从市面上的隐形矫治医疗服务价格来看,也在5000-30000元不等,价格差不免有些悬殊。有消费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从跨入牙科诊所的第一秒开始,仿佛就进入了一场可怕的圈钱游戏,特别是在问诊后,看着交费单往往会让自己无法相信。这时内心总会忍不住冒出一句:矫治个牙齿都这么贵,还让人活吗?

谈及定价的问题,也有口腔医疗行业企业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有人在社会上说隐形矫治是暴利行业,因为他们仅仅把产品耗材和加工费作为唯一的成本,觉得收费和成本相比是差距非常大,因此就认为这个行业是暴利行业。“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但这种误解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是造成整个行业浮躁和野蛮生长的最主要的原因。”该高管说,国内整体口腔健康意识和诊疗意愿仍在提升过程中,有意愿接受正畸治疗的人群不断增加,包括新增的正畸治疗人群和传统托槽矫治方式向隐形矫治的转化,但这也是在行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还存在诸多痛点亟待解决。

赛道竞争格局如何?

实际上,隐形矫治是一项要求多学科复合能力的业务,兼具医疗、科技、消费属性,因此,能突出重围的企业应当是从长期来看有机会在医学基础、产品设计、规模生产、数据库建设与设计、获客等多方面形成壁垒的企业。

这也是由于隐形矫治器仍属二类医疗器械并受到相关监管,合规层面本质上不能绕开医生和医疗机构,从而又需要高昂的市场营销推广费用引流获客,企业也难以实现较好的利润表现。

在王文华看来,从收入端来看,其实在欧美市场,DTC模式在经历热潮后也在近两年呈现疲态,案例数增长显著放缓。以美国齿形矫正公司SDC(Smile Direct Club)为例,在过去2-3年不仅盈利水平难以好转,营收增长表现也不容乐观(2019-2020年-12%,2020-2021年-3%,2022年H1对比去年同期增长-25.7%)。

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2022上半年,包括时代天使在内的行业布局者业绩都有所下滑,而眼下,随着三季度旺季到来,暑期各地隐形矫正增长趋势良好,隐形正畸公司能否靠暑期消费人群的需求实现业绩逆袭也是备受关注。

对此,王文华认为,在第三季度隐形矫正治疗市场会有显著好转,但可能不一定会有绝对明显的逆袭。一方面,市场销售虽然迎来回转,但接诊量具有一定的上限;另一方面,从截至目前的数据来看,全国疫情仍存在一定反复,对于口腔门诊24小时的核酸要求也在一定程度形成门槛。但总体来说,市场需求还是存在,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多是被延迟而非消失。

也是在市场需求的关注下,随着创投机构持续加大隐形矫治赛道股权投资,这一新兴赛道涌现大量新玩家,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新兴玩家尚未形成产品技术与品牌壁垒,导致隐形矫治产业仍呈现时代天使、隐适美两大头部厂商集中的态势。

根据NMPA的注册信息,目前中国已有近百家厂商获得隐形矫治器的注册证,但其中仅有少数在整体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灼识咨询团队在市场调研中也发现,中国隐形矫治市场较为领先的品牌包括时代天使、隐适美、正雅、美立刻、正丽科技、可丽尔等,时代天使/隐适美整体定位相对中高端;从产品线布局来看,时代天使/隐适美/正雅目前的产品线布局较为全面。

灼识咨询统计发现,以达成案例数计,2021年中国隐形矫治市场规模约45万例,相较2020年行业增速~30%,尾部虽在近年陆续涌现较多新玩家,但目前暂未形成产品技术与品牌壁垒,市场目前仍呈现向时代天使和隐适美两大头部厂商集中的态势。其中,根据中国大陆隐形矫治市场2021年的达成案例数计,时代天使市场份额达到第一。

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CIC灼识咨询数据进一步介绍,由于口腔诊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以及口腔健康意识的区域性差异,从城市线级划分来看,以达成案例数口径计算,目前一二线城市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低线城市仍具广大的潜在待开拓市场;未来随着市场向低线城市的下沉,面对更复杂的病例情况和相对有限口腔诊疗资源,将对厂商的医学设计能力、数据积累和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也就是说,在当前一线城市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向基层市场拓展成为方向。但也是基于此,如何避免“小而散”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基层市场也亟待关注。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必然会经历洗牌期,会淘汰非常多的一些各方面条件不足,对行业不了解,没有充分准备的品牌产品和企业厂商。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加强行业监管,把一些不能够提供合法合规治疗的产品和企业厂商予以淘汰,这样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上述企业高管说,由于行业标准目前在很多方面难以明确界定,所以也会造成部分产品在定价上标准不一。

“隐形矫治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进行技术积累的行业,而其中一笔重要投入就是培养医生,这个人力成本极高。如何选择具有舒适性佳、矫治功能更全面的优势产品,如何能吸引更多的病人来机构选择高质量的产品进行就诊,这里边的运营费用、营销费用等这些成本其他人是看不到的,所以很多人进入到这个行业来之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个他们想象的这么容易挣钱的暴利行业。”该高管强调。

那么,未来,隐形矫治市场的稳健高质量发展路径究竟在哪儿?有咨询机构分析认为,新兴隐形矫治平台若要在细分市场脱颖而出,同样面临较大的业务竞争压力——目前行业头部企业已开始加快细分市场的布局步伐,比如在中国大陆部分具备独特产品技术与市场拓展的新玩家依然有机会奋起直追,但未来中国隐形矫治市场高速发展也仍将受到多种因素驱动:

一是愿意接受正畸治疗的人群正在不断增加,包括新增的正畸治疗人群、以及传统托槽矫治方式向隐形矫治的转化;

二是在正畸技术的进步下,隐形矫治可覆盖的适应症和人群范围持续拓展,尤其是从成人与青少年拓展到儿童人群;

三是数字化口腔诊疗工具的渗透和应用,将赋能隐形矫治的诊疗效率和质量持续提升;

四是在隐形矫治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医学支持下,能够提供正畸服务的牙科医生群体基础将不断扩大,令隐形矫治在正畸治疗的使用率持续提升。

“隐形矫治实则是通过技术赋能医生,使非正畸专业的牙医可以进行正畸治疗,同时提升诊疗效率。这也意味着,医师的专业度对于行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王文华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