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AI大会亮点梳理 涉及元宇宙、自动驾驶等

财经
2022
09/04
08:30
亚设网
分享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9月1日至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从2018年首届举办至今,该项盛会已连续举办了5年。

回顾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点颇多:产业元宇宙、自动驾驶、先进制程、生物医疗、大算力,国产AI芯片集中亮相。

元宇宙全产业

元宇宙是今年大会当仁不让的“主角”,这一点从大会主题——“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中便可见一斑。

大会现场,快手、中国联通、网易、影眸科技、视辰信息科技(视+AR)等多家企业展示元宇宙领域的相关产品与应用。“元宇宙”新闻主播、AI数字人、VR探索游戏应用等纷纷亮相,吸引一众线下观众体验。

关于元宇宙的应用,会上有不少展示。京东探索研究院首次提出了产业元宇宙概念,将元宇宙跟零售业、物流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相结合。

百度智能云也展示了其在元宇宙、数字人、区块链等领域的解决方案。既去年12月推出希壤元宇宙后,过去大半年百度智能云打造了超过20个“数字人”,目前也在金融、运营商、政务、文旅、广电、互娱、航天等领域有所应用。

产业发展论坛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牵头发起的“元宇宙创新探索方阵”

正式成立,会上同时发布了《2022元宇宙产业图谱》。

2022世界AI大会亮点梳理 涉及元宇宙、自动驾驶等

(图片来自中国信通院)

2021年被认为是“元宇宙元年”,科技巨头、资本一时间蜂拥而至,元宇宙概念随即火爆。

Meta大中华区CEO梁幼莓引述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元宇宙报告表示,到2030年,元宇宙经济为世界GDP贡献预计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的元宇宙GDP将超过1万亿美元。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质量与转型官刘明华指出,2030年,中国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40万亿元,将是GDP的20%,元宇宙中的电子产品和可穿戴设备将价值1,000亿美元。

自动驾驶

会议期间,以上汽通用、奔驰戴姆勒、Stellantis、威马汽车、博世、纵目科技、Auto

X、新石器、行深智能等为代表的20余家车企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参与了应用体验活动,包括AutoX的 RoboTaxi

出行体验,斑马智行的全息路口V2X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应用体验,以及纵目、威马的自主泊车应用体验等。

开幕式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的演讲中提出对于自动驾驶未来的判断,认为“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

李彦宏表示,未来自动驾驶很可能在L4这个级别率进入商业化应用,以避免L3领域可能产生的交通责任界定纠纷。

除了自动驾驶,大会上汽车产业的其他亮点,还包括智能座舱、人车交互为代表的整车智能。物流机器人、西井科技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

Q-Truck等等,人工智能对于汽车行业的颠覆发展,让其成为未来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处长林圻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表示,上海正在紧锣密鼓、快马加鞭地推动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他表示,现行的法律制度建立在“人驾驶车辆”基础之上,但智能汽车正在改变汽车的定义。同时他强调,法规的底线仍是安全,这其中既包括行驶安全,也包括信息安全。

先进制程、大算力,国产AI芯片

在传统芯片行业格局竞争激烈,头部效应明显的当下,AI芯片、ASIC芯片等专用芯片,先后成为国内造芯企业换道超车的发力点。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馆现场,天数智芯、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寒武纪、地平线一众国产芯片等企业,先后参与展出,俨然造就了AI企业展览的另一“芯展馆”,成为本次展台核心亮点。

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赵立东在发表演讲时指出,在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和算力三大驱动力中,中国在数据方面拥有长期优势,在算法方面也具有竞争实力。但是,在高性能算力芯片方面,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取决于技术的创新,取决于长久的坚持。

他还就国产AI芯片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思考与建议:一是拥抱开放生态,要在硬件架构上实现原始创新,才能真正开放、打破垄断,让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二是要算尽其用,把算力运用到实际业务中,真正创造出社会价值,不能只是堆砌板卡;三是要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产品形态和合作模式;四是希望政府与行业协会发挥牵引作用,建设相关标准及测试平台,企业也会积极参与,承担行业责任。

瀚博创始人兼CEO钱军在参加相关论坛时也表示,希望未来出现一些领袖型企业,引导整个行业建立一个开放标准化的生态,将更加有利于行业内的有效竞争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支撑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发展。

生物医疗

在本次大会,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同样备受瞩目。在获得2022年SAIL奖的五家企业中,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推出的图迈Toumai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成为会场焦点,也是本次大会的“镇会之宝”。

这款机器人结合了5G远程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手术智能理解技术和自动手术平台,为腔镜手术机器人提供“千里手”“千里眼”“透视眼”和类人脑,并通过“手眼脑协同工作”实现机器人自动手术,打造超智能腹腔镜手术平台,创新性提供能够延长和重塑生命的机器人智能手术全解方案,引领机器人手术的成熟与发展。

机器人突破了人手、人眼、人脑的极限,可以辅助医生精准、高效、安全地完成高难度手术。未来跟5G技术相融合,还有望实现超远程手术,解决异地看病难问题。

在《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和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同样将手术机器人列为机器人中的十大标志性产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发展处副处长孙跃认为,医疗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有价值和意义的领域,推动医疗智能化升级是提升医疗软实力的关键所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上海市一直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为产业布局中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医疗AI+”,构建研发-产业-应用“快车道”,为驱动医疗的数字化转型、医疗的精准普惠开展进行探索和尝试。未来将不断推动“AI+医疗”产业创新发展,依托上海的产业和人才优势,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场景,在医疗机构中部署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化应用,加快长三角医疗一体化的建设。

本文编选自“Wind万得”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杨万林。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