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踪 | 股价业绩齐飞!保险行业打响一季度“开门红“ 五大上市险企净利同比爆增近七成(附概念股)

财经
2023
04/28
08:30
亚设网
分享

4月27日,中国平安一季报业绩超预期带动保险板块强势领涨全市场。截至当日收盘,中国平安(02318)大涨9.02%,而其A股中国平安(601318.SH)更是自2015年8月以来,时隔近8年再次涨停,市值逼近9300亿元。新华保险(01336)、中国人寿(02628)也涨超5%,中国太保(02601)、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跟涨。消息面上,截至目前,五大上市险企都已披露一季度业绩。今年一季度开始,A股上市险企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在新准则之下,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达到959.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七成。

具体来看,作为当天保险板块狂欢的“领军人”,中国平安亮眼的一季报业绩功不可没。

4月26日,中国平安发布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83.52亿元,同比增长48.9%;年化营运ROE达18.8%。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29亿,客均合同数较年初增长0.3%至2.98个。寿险与健康险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249.71亿元,同比增长104.5%;财险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45.23亿元,同比增长45.9%。

除中国平安外,五大上市险企的一季度业绩也十分亮眼。一季度,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116.26亿元,同比增长27.4%;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117.21亿元,同比增230%;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69.17亿元,同比增长114.8%;中国人寿新准则下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73.48亿元,同比增长78%。

此外,投资端明显改善也对业绩做出较大贡献。一季度,上市险企投资收益情况普遍好于去年同期。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投资收益均实现同比上涨,其中中国人寿一季度实现总投资收益529.32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最大。

从行业整体来看,保险行业一季度基本实现了"开门红"。根据银保监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95万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9.24%。

开源证券认为,考虑到宏观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居民投资意愿有所回升,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或维持相对高位,银保渠道受自身及外部因素双重利好有望保持明显增长,储蓄型产品供需改善趋势有望在二季度延续,叠加高定价产品销售阶段性走高,预计保险负债端2023二季度仍有望超市场预期。

国泰君安称,得益于23年一季度资本市场回暖,该行认为保险投资端改善将推动23Q1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盈利明显改善将成为股价的重要催化。同时,当前居民持续旺盛的理财类险种购买需求以及22Q2低基数等影响下,其预计保险行业在23Q2的保费数据仍将取得超越市场的表现,继续推荐保险板块,尤其是寿险改革初现成效的保险公司。

相关概念股:

中国太保(02601):公司主要通过太保寿险为客户提供人身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保产险、太平洋安信农险为客户提供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平洋健康险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险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太保资产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以及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通过长江养老从事养老金管理及相关资产管理业务,还通过国联安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中国平安(02318):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借助旗下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及平安融资租赁等子公司经营金融业务,借助汽车之家等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经营科技业务,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新华保险(01336):该公司主营业务为个人寿险和团体寿险,以及财富管理业务,个人寿险产品包括传统型寿险、分红型寿险、万能寿险、投资连结型保险、健康险及意外险。其团体保险产品包括集体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中国人寿(02628):公司是国内寿险行业的龙头企业,有由保险营销员、团险销售人员以及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组成的广泛的分销网络,提供个人人寿保险、团体人寿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等产品与服务。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按规模保费统计,2022年,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中国人民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人保香港」)分别实现规模保费4,854.34亿元、1,028.64亿元、412.65亿元、2.59亿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