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新能源(01735):光伏新能源业绩强兑现 凝聚动能凸显高成长性

财经
2023
09/06
14:30
亚设网
分享

近日,中环新能源(01735)交出了转型光伏新能源产业后的首份财报成绩单。

财报显示,期内,公司收益为16.6亿元(单位:港元,下同);同比增长193.6%;股东应占溢利为1607.7万元,同比增长104.8%;每股基本盈利1.52港仙。业绩增势迅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能源及EPC业务分部的亮眼表现。

此外,这份财报的高质量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譬如经营现金流维持在3.82亿元的高水平。譬如毛利同比大增283%至6660万港元,毛利率亦有所提升。譬如多元业务布局逐步进入收获期,各业务均贡献令人满意的收益。

在“碳中和”大势之下,未来向新能源切换的步伐势必要加快,尤其是光伏和风电,过去光伏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同时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充足。

中环新能源能否攫取光伏行业广阔的增长红利,从2023年中期财报可以对其后市走向窥斑知豹。

第一个认识:现金流充沛 负债率进一步降低

中环新能源2023年上半年,另一令人深刻的点,是其丰沛的现金流。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5.5%。

在手资金的充裕的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大幅降低。

2023年上半年,总资产约24.7亿港元,同比增长65.6%;净资产约13亿港元,同比增长588.8%,主要是由于凤台项目2GW一期建设项目竣工所致。同期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7.5%,较2022年底下降45.6个百分点。2023年中报速动比率为1.98,表示目前能立即变现资产完全覆盖短期负债,短期偿债能力强劲。

营收及利润端的倍速增长,充分表明中环新能源成长势头迅猛,而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及充沛的现金流,则给了公司足够的底气跑出成长加速度,支撑长期发展。

第二个认识:新能源及EPC业务成为新增长极

中环新能源细分营收构成中,新能源及EPC业务已经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数据显示,新能源及EPC 业务贡献营收约四成;此外,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主要由于该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高。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资产已突破17.7亿港元,在五大业务线资产中占比超过70%,足以看出,中环新能源进军绿色新能源赛道的决心。

中环新能源选择光伏赛道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经过十几年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多数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和中国装机需求分别将达到400GW、190+GW。将能引领发展,潜力巨大,也给了中环新能源转型后发力的巨大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光伏行业对新玩家壁垒不强。光伏行业技术变化比较快,先进入者再新技术领域优势并不大,反而会有比较大的产能包袱,后进入者轻装上阵,通过大力发展新技术,容易实现弯道超车。

比如,在光伏产业链中游要重点发展和挖掘具备更高性价比的电池技术,开发下一代具备更高转换效率极限的电池技术是大势所趋。根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光伏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加码N型TOPCon布局。目前中环新能源亦布局N型电池产能。

据悉,公司凤台项目2GW的光伏组件项目仅用30天完成谈判、签约,100天就建成投产,6GW的N型TOPCon光伏电池项目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投产达效,而此次半年报的业绩暴涨正来源于凤台项目二期电池竣工投产。

参考上一代PERC电池的渗透历程,2016—2020年其渗透率分别为9%、15%、33.5%、65%、86%,可想想见,未来几年将是N型TOPCon一路狂飙的黄金时期,中环新能源已经把握住风口。

财报披露,2023年下半年,中环新能源将启动项目三、四期建设,拟规划建设4GW先进组件和16GW高效N型TOPCon电池生产基地,新增投资约86亿元,占地面积623.5亩,三期、四期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80亿元以上。2024年下半年,将开启建设凤台基地五期项目,拟规划8GW先进组件和8GW高效N型电池项目,新增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600亩。

第三个认识:长期关注光伏行业 谋定而后动

公司一直关注着光伏行业的发展,以期找准时机入局。

在行业发展步入稳中向好之后,公司开始着手落子光伏行业。公开资料显示,中环控股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物色新绿色能源商机,为股东谋求更高回报。

纵观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历史,2018年531新政和2019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这两个时点至关重要,一个标志着产业补贴逐步退出,一个标志着产业全面平价时代的到来。

在“531政策”之前,受补贴政策驱动,中国光伏装机大幅增长,引领全球装机进入100GW量级。但好景不长,2011年欧美相继对中国光伏发起“双反”调查,使得中国整个光伏行业遭遇发展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困境。在强力政策支持下,行业预期才逐步改善,2017年重回欣欣向荣的景象。

强力的产业扶持虽然使我国光伏企业向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扩张,但也导致当时许多企业凭借落后产能“骗取”产业补贴,造成一定程度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直到2018年,“531”新政到来,光伏行业迎来新一轮的优化洗牌。随着海外光伏需求的爆发,光伏产业基本面边际改善明显,行业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期。

2019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十四五”初期风电、光伏发电将逐步全面实现平价。”这是光伏平价第一次被政策提及。

2020年12月21日,国新办再次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加快推动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标志着光伏行业进入全面平价时代。

全面平价的背后,是光伏技术的进步与变革。过去 10 年间,由于大尺寸硅片发展、电池技术更新、切割工艺进步,光伏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光电转换效率大幅提升,度电成本显著下降。

长期来看,光伏高景气仍是主旋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到2030年,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越其他所有电源形式。2022-2030年,预计全球光伏装机新增超2400GW,年均超300GW。若中环新能源的项目顺利实施,的确有助于抢抓市场发展机遇,而随着产能释放,业绩端有望会逐步兑现,从而步入新台阶。

复盘光伏行业发展历史,单晶技术路线取代多晶路线过程中,单晶龙头隆基股份硅片营收及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伴随单晶崛起而超越保利协鑫成为行业新龙头,营收增速远超行业水平。

N型光伏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为龙头企业带来超越行业的增长机会,有望在实现对原有P型技术路线替代过程中,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中环新能源瞄准了由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换的技术风口,谋定而后动。

据悉,2023年中环新能源已研发n-TOPCon-Gen1,量产平均效率最高可达25.5%,已经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超薄多晶硅钝化层技术提升电池双面率到85%,预计2024年、2025年陆续迭代二代、三代技术,量产平均效率可达26%、26.5%。此外,除了N型TOPCon电池,中环新能源还在布局下一代新技术钙钛矿电池。

第四个认识:产业链利润向下传导 打通光伏产业链盈利可期

进入2023年,硅料价格开始走上下行通道。“拥硅为王”或已成为历史。

而这背后,是光伏产业供求和产业链双重角力,即使硅料供应可以短期内捂盘惜售,但硅料库存高企也难掩价格下跌旋律,组件企业将由价格被动走向主动。

根据硅业分会预测,2023年我国硅料产能将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99.8%,产能供给充足,价格下跌确定性强,光伏组件留存利润亦将同步回归正常区间。这将更将有效刺激终端装机需求的释放,需求旺季有望较往年提早到来。

智通财经APP 认为,目前,通过硅料价格下行,来实现组件价格以及装机成本下行,从而带来的量增逻辑非常明确,因硅料价格下跌而出现的利润缺口将顺着产业链向下游传导。中环控股组件产能有望因此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盈利弹性持续凸显。

正如上文所言,中环新能源对于产业布局,一直以“一体化”为逻辑。对于光伏产业亦不例外,虽为光伏新能源的后起之秀,但中环新能源不光已在中游的N型TOPCon电池快速扩张、组件小有所成,同时在下游电站环节也有布局(淮南项目),未来还打算通过收购进军储能行业,彻底打通光储产业链。通过布局中游电池、组件开发和下游终端光伏电站形成商业闭环,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均得到极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从市值角度来看,中环新能源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很亮眼。时至今日,公司市值已超185亿港元,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相对收益。市值的稳健增长也凸显了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信赖,以及对其发展战略的认可。

长期来看,光伏高景气仍是主旋律,若中环新能源的项目顺利实施,有助于抢抓市场发展机遇,从而重塑新能源产业格局。而且,公司多元布局的逐步兑现,业务协同蕴含的巨大商机仍不容忽视。总之,多元业务构筑成长动能,助推公司迈入新台阶。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