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外国垄断,「海之博电子」在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产品布局

创业
2021
02/05
08:35
亚设网
分享

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次将一台内燃机装在了三轮车上并成功注册了专利,从此一个新的交通工具出现在了当时的社会上,人们把这一天当作汽车诞生日。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汽车不断进化,通过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创造出了全球的汽车产业,并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经历产业变革。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的汽车发展趋势正在重塑我们的汽车产业格局。无论是汽车产品还是产业链布局、生产模式,甚至每一个零部件供应商,都在跟随潮流做出改变。

我们所熟知的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都已经在产品层面完成了产业布局,这也是我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最为关注的几个技术热点,几乎所有的产品创新和资本投向都会在这些领域发力。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单纯的软件技术无法直接支撑起一辆汽车的运行。

以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为例。电动汽车虽说与传统燃油汽车大同小异,但由于动力源的变化,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控系统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而自动驾驶技术所追求的L5级别,在要求车辆有强大感知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的前提下,同样要有高效能的执行机构来完成AI系统的指令。

也就是说,如今的汽车产业发展应该是软件技术和实体零部件产品的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辆先进的智慧型汽车能够真正地跑起来。

在大量初创公司都在关注汽车的自动驾驶和网联技术的时候,苏州海之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之博电子)则把目光放在了汽车零部件的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上。

海之博电子创始人&CEO张全慧告诉创业邦:“现在的汽车产业处在变革的窗口,这就会给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带来迭代的机会。这也是海之博电子选择在2019年正式成立的原因之一。”

打破外国垄断,「海之博电子」在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产品布局

海之博电子的愿景,是成为汽车智能底盘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通过研发智能执行机构和主机厂建立新型的供应链关系。

这就意味着海之博电子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必须在顺应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利用产品打破外资公司的行业垄断,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因此在成立初期,海之博电子就瞄准了汽车电子真空泵和电子助力器产品领域。

电子真空泵和电子助力器都属于汽车制动助力装置。任何车辆都会配有刹车真空助力器,如果没有它,你的刹车踏板根本踩不下去,而电子真空泵虽不是每辆车的标配,却是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的必要装置。

自然吸气车型是发动机进气歧管产生负压为刹车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度,而增压车型由于有涡轮增压器进气歧管会产生正压,所以就无法为刹车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了,因此必须匹配辅助真空泵。

打破外国垄断,「海之博电子」在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产品布局

电子助力器则用于替代传统的制动系统中的真空助力器,免于制动系统对真空的依赖。电子助力器可直通过接踏板行程传感器感受刹车踏板深度,在通过电控单元综合分析驾驶员的意图后指挥助力电机运转推动刹车泵完成刹车动作。

无论是电子真空泵还是电子助力器,都能很好地被应用于电动汽车上,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市场上的这两种产品长期被外资公司垄断,就电子助力器而言,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前五大企业分别是博世、采埃孚、日立、大陆、拿森电子。其中博世牢牢占据榜首。

张全慧告诉创业邦:“就目前而言,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汽车品牌,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博世公司的电子助力器。”

对于一辆电动汽车而言,电子真空泵和电子助力器属于必须二选一的产品,但对应的产品层级有所不同。

打破外国垄断,「海之博电子」在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产品布局

海之博电子研发瞄准电子真空泵和电子助力器的产品策略,一方面可以利用电子真空泵快速切入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迅速满足中低端电动汽车的相应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电子助力器满足高端汽车品牌,对于高级别辅助驾驶甚至自动驾驶的中长期愿景需求。这是一种长短结合的市场打法。

就产品性能而言,海之博电子同样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一款产品的核心材料以及它的力学性能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海之博电子拥有电子真空泵泵环的相关专利,能让真空泵提高抽真空效率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这对于一个制动系统零部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在电子助力器产品中,海之博电子拥有自主研发的感应式传感器,其抗电磁干扰能力要优于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霍尔传感器。

搭载感应式传感器的另一个优点,是其让电子助力器拥有了一定的智能执行能力,这同样被海之博电子视为未来拓展其他相关产品的基础。

张全慧表示:“未来我们会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其他汽车线控产品中,例如线控转向、线控换挡和线控底盘。通过与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打破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

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张全慧说:“海纳百创,博采众长。海之博电子一方面要顺势而为,研发符合汽车发展方向的零部件产品;另一方面更要依靠人才来让产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打破外国垄断,「海之博电子」在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产品布局

海之博电子人员规模40余人,张全慧本人拥有20余年汽车行业管理经验,是前上海海拉传感器执行器产品总监,拥有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机工学博士学位。

海之博技术顾问焦玉良是无刷电机专家、前上海硅力总工程师拥有东南大学硕士、上海大学博士学位。其他团队骨干也均来自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各自专长领域深耕且经验丰富。

目前海之博电子已经与比亚迪、东风、江淮等汽车品牌进行了合作,更多的合作客户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融资方面,海之博电子于与2020年底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融资由产业资本事达同泰领投,老股东耀途资本跟投。据介绍,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电子助力器的产品落地和技术迭代。

本文文章图片来源于海之博电子,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