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小而美,却有4000亿!

创业
2021
03/23
14:40
亚设网
分享

赛道小而美,却有4000亿!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消费界,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高瓴创投表示:“复合调味品是一个千亿级市场,在方便食品和冷冻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助推下,调味品市场自身也需要创造更多满足新一代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

一个"坡长雪厚"的赛道已经出现。

“加点滋味”已经站上赛道开始热身,并且身后站着资深教练和金牌辅导员,这名种子选手,令人充满期待。

人人皆可称厨神

跟所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一样,克克日常工作忙碌,吃饭主要靠外卖。疫情爆发的那段日子,她不得已跟着抖音学做饭,基本能做到熟且能吃。

这一天,可可照常打开了生鲜电商APP准备买菜,调味品专区大促的信息引导她进入了调料商品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一包冬阴功汤料配上点海鲜,肥牛卷金针菇配上金汤料底,鱼肉配上酸菜鱼料底,牛腩配上咖喱料底,一包包复合调味品,让克克误以为自己就是个厨神,做什么都堪比餐厅!

从此克克成为了一名复合调味品的忠实用户,且复购率稳定。

资本的态度

近日,复合调味产品品牌“加点滋味”宣布完成近千万美金天使+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IDG资本等跟投。

加点滋味是谁?

其创始人,正是前拼多多食品饮料大客户及新锐品牌负责人——申悦人。

由于看到了国内用户对在家下厨的需求飙升,申悦人以复合调味品为切口,与2020年9月成立了“加点滋味”,在公司成立之初便拿下了青山资本领投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打开加点滋味的微信公众号,关注之后会跳出:

加点滋味 调味乐园开园啦!

我们是乐园里一群热爱美食和生活的90后调味师。

这或许就是热爱的力量,也是这个年轻团队散发出的创业初心和美食梦想,得到了高瓴创投的青睐。

据悉,高瓴内部在做投资决策时,都会面临一个灵魂拷问:“如果未来3轮都没有其他投资人愿意加注这家公司,高瓴还投不投?”

对于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好企业,高瓴给出的回答始终是:“除了梦想,我们提供一切。”

2月完成融资的加点滋味,除了获得高瓴青睐,还得到了IDG跟投,这次融资千万美金的融资金额,将全部用于品牌建设、营销推广、产品中台和供应链中台的建设上。

加点滋味作为2021年至今高瓴创投唯一入局的消费赛道公司,足够说明古老的调味品行业,随着环境和消费人群的变化们即将迎来潜力增长。

高瓴创投表示:“复合调味品是一个千亿级市场,在方便食品和冷冻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助推下,调味品市场自身也需要创造更多满足新一代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体验’。

在行业互相促进的过程中,这个市场既需要产业老兵,也需要更年轻、更懂新一代用户的团队,用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式重新组织行业产能,并且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好产品。

我们相信加点滋味团队将会让消费者从餐桌到厨房、从一刻钟到每日,都能充满惊喜味道,让生活真正的多一点滋味。”

对标国际市场

复合调味品主要包括五个细分品类:鸡精、火锅底料、中式复合调料、西式复合调料及其他。

其中,火锅底料和中式复合调料增速最快,也是被认为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赛道。

光大证券数据显示,2015至2020年两者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和16.9%,位列调味品前二。火锅底料已经跑出了“一超多强”行业格局,头部竞争相对激烈。

中式复合调料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复合调料细分仍处于高度分散阶段,存在大量品类和品牌的机会。

当传统古老的调味品行业,遇到了充满变数的互联网,伴随着90后成为餐桌和厨房的主力军。

一个"长坡雪厚"的赛道已经出现。

它的增长潜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需要看回国际市场,对标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调味品市场发展路径。

中国人均调味品消费量已从2006年的5.7千克/年增长至2020年的10.7千克/年,十年实现翻倍。

对比发达国家的调味品消费情况来看,我国人均调味品消费量仅为日本的45%、韩国的55%、美国的52%。市场增长空间至少还有2倍或者更多。

从餐饮渠道来看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城镇化率的提升有力支撑居民餐厅就餐频次的增加,由此提升了下游餐饮行业的稳步发展。

同时连锁餐饮经营模式大火,企业连锁化率提升,带动了复合调味品定制化的需求增长。

从家庭渠道来看

复合调味品简化了烹饪流程,淡化了做饭人的技能,提升了烹饪的成功率和效率,完美解决了年轻人没时间做饭的终极问题。

这一品类高度分散,又极具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一定会跑出几家头部公司。

天风证券预判:复合调味品细分赛道,远期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如今,“加点滋味”已经站上了赛道开始热身,并且身后站着资深教练和金牌辅导员,这名种子选手,令人充满期待。

消费的大趋势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重在烹饪技能,要求色香味俱全,调味品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属于刚性需求。

从需求端来看

我国家庭人数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三人及以上的家庭数量逐年下降。

年轻人离婚率持续走高,两人家庭或一人食呈现上升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市场对便捷化、场景化的调味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大。

从消费主力来看

这一代年轻人除了爱搞钱,就是特别热衷于干饭了。

干饭人们的干饭魂不可辜负,他们高喊:恋爱可以不谈,饭不能不吃。

生活工作的辛劳,背井离乡的打拼,如果能够自己烹饪出一份热气腾腾的心仪美食,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是从心理层面满足了打工人们的“补偿心理”,吃点好的,犒劳自己。

像克克一样的厨房菜鸟,除了享誉中外的老干妈,急需品规丰盛的新品牌前来拯救。

不论是懒癌晚期,还是手残一党,一份富有创意的复合调味包,配上新鲜食材,干饭人基本就实现了餐桌自由。

从供给端来看

外卖已经开始搭配小罐拌饭酱。

美食博主李子柒出品了牛肉酱和蛋黄酱。

就连调味品中的茅台海天味业,也出品了自己的拌饭酱。

生鲜电商更是纷纷上架酸菜鱼、冬阴功、寿喜锅、麻辣小龙虾等等的复合调味包。

加点滋味向用户这样介绍自己:

世界好酱探索者——每酱,“冬天不出门,就酱吃~”

轻松下厨小帮手——刻钟厨房,“这碗汤,很暖心。”

相比于传统的中式复合调味包,加点滋味的团队似乎更加富有创意和想象力。

我们看到,后老干妈时代,这一场年轻人的餐桌之战会迸发出更多美食灵感的创意碰撞。

管理渠道和供应链、核心在研发

回看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老干妈这样自带流量的优质品牌少之又少。

加点滋味的融资金额主要用于,营销推广和品牌建设,产品中台和供应链中台的建设上。

干饭人的干饭需求又如此旺盛之下,新兴品牌呼之欲出,只待问世。

好不好吃,直接决定了会不会有复购率,这就要看会品牌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

渠道:

调味品在B端有着壁垒高,易守难攻的先发优势。

原因在于餐饮企业成功推出不爆品之后,不会贸然更换调味品供应商,比如同样是酱油,海天和淘大的口味是完全不同的,那么餐企就不会随意触碰消费者口味不买账的风险。

此类情况下,加点滋味这样的创新公司,从一开始就是面对C端用户,扎实铸就产品力,用味道和新意征服年轻人的心和胃。

研发:

美食的口味研发是一间壁垒很高的事情,相比其他消费品,复合调味品的门槛更高。

需要不同原材料、不同比例、不同工艺、甚至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众多因素结合,才能研发制作出一款合格稳定的复合调味品。

成本:

这里的成本问题也很重要,调味品毛利不高,线上是公域流量力拉新,线下就是货架之上的厮杀。

保障品质和口味是基础,价格也需要突出优势才能脱颖而出。

营销推广:

新型调味品公司更需要擅用互联网媒介,做到有效传播然后快速建立品类心智。

数字化的到来,有利于品牌实现客群的精准匹配,掌握其口味变化,通过数据可以让品牌更有效的研究用户需求。

品牌建设:

最终用出色的产品口味以及超级治愈的产品内容,留住用户,建立品牌忠诚度。

产品中台:

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容易理解,但是产品中台又是什么呢?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科普文章中这样描述:

“中台”是对传统“软件平台”的升级和加强,通过在企业层面引入新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数据唯一性建模等规则。

在解决软件行业“重复造轮子”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了传统“软件平台”未能解决的“软件平台间职能边界划分问题”及“数据孤岛问题”。

经纬中国提出:

未来有两类公司可以跑赢市场:

一类是寻找下一个百亿市场容量的超级单品,深耕细作,成为品类冠军。

一类就是平台型公司,核心在于洞察消费者需求,以及强大的运营能力。品牌可以通过数据针对年轻人做饭的便捷性需求打造爆款,然后迅速扩张品类。

目前看,加点滋味要在产品中台和供应链中台上加大马力,正在完善自身成为第二类公司的潜力。

民以食为天,同时又众口难调,品牌不论是什么商业模式和花样产品,最终满足消费者味蕾的挑剔,同时又带来美食治愈感的品牌内容,才能在这个又湿又厚的雪坡上,滚出完胜雪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