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做不好机器人

创业
2021
04/07
18:42
亚设网
分享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谢中秀,编辑:饶霞飞。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我们要朝着一个高科技企业去做,要成为最先进的房地产公司。”“我们要迎接‘机器人建房子’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绝对要做出来,这是我们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

在房地产龙头企业中,碧桂园造机器人的高调,并不亚于恒大造车。在碧桂园掌舵者杨国强的版图中,机器人是他志在必得的项目,被他公开列为与地产、农业并列的三大重点之一。

机器人代表着未来,这是杨国强的执念。2018年,杨国强豪情满怀地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

一向“高周转”的碧桂园在机器人业务上毫不含糊。2018年7月,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便在顺德成立。2018年9月,顺德区人民政府和博智林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打造顺德机器人谷。

2018年9月,位于顺德机器人谷的博智林机器人实验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8月,博智林总部大楼正式启用。期间,2019年5月,在建筑机器人之外,碧桂园还成立了负责餐饮机器人的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玺机器人集团”)。

2021年3月25日,距离碧桂园布局机器人业务、成立博智林公司不到3年,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提出了新的时间表:“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有望在明年(2022年)实现全面盈利。”

从碧桂园的数据来看,它的确有这一底气。根据桂园集团2021年3月25日披露的《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报告期内(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博智林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并且已有4款在市面上实现租售,14款进入项目开展批量化商业化施工。千玺机器人集团已经开业70家机器人餐厅,投入运营583台各类型单机设备。

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马上做出了反应,其后三天,碧桂园股价上涨超过10%,但外界怀疑的声音也不少。

在知乎“如何看待碧桂园18款机器人正式商用”的问题下,用户“赵新华”直言:“没有价格体系的商业化,都是骗人。碧桂园18款机器人,售价多少?每小时作业效率多少?投资回收期多长?(缺乏这些信息的基础下,碧桂园的18款机器人)叫工程样机没有问题,但商业化不是自己说了算,是购买的用户说的。”

“目前碧桂园的建筑机器人主要交付给旗下建筑公司,在碧桂园的项目上使用。无论怎么定价、怎么做都可以。但是从真实的市场角度来看,要达到盈利基本不可能。”机器人领域资深人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博士李淼向燃财经直言。

2021年3月29日和3月30日,燃财经走访了碧桂园旗下机器人餐厅和建筑机器人所在工地。从直观感受来说,餐饮机器人盈利情况堪忧。建筑机器人是否正在大规模使用,是否足够智能,也需要打一个问号。

3月29日晚19点30分,燃财经到达千玺机器人集团旗下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广州珠江新城花城汇店。正值晚餐时间,门口的迎宾机器人已经黑屏。600平米的餐厅中,也仅有燃财经一桌客人。

在建筑机器人首批交付的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上,由于该项目实施封闭式管理。燃财经只能在外围一窥施工情况,但并没有看到博智林紫红色机器人的影子。安保人员告诉燃财经:“机器人都在楼里施工,做一些墙面喷涂和贴瓷砖的工作。”

但也有工人直言:“机器人?你不要把它想得太好,它可能不是你理解的那种很智能的机器人,更多的只是机械臂而已。”同时,在问起博智林公司总部安保人员“机器人租售找谁”的时候,该安保人员小声嘀咕道:“我们的机器人可以卖了吗?”

在进军机器人业务时,杨国强的理想是希望成为“全球最强的机器人公司”,“我梦想着,未来有70%的工作能由机器人完成。”在2021年碧桂园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杨国强更是现场为千玺机器人立下目标:一年内要在大湾区布局1万家门店,未来剑指全球最大餐饮集团、最大餐饮设备制造商。

但目前来看,碧桂园在机器人这条路上,走得并不轻松。

碧桂园的新故事

广东省佛山市北滘镇,古称“百滘”,为“百河交错、水网密集”之意。

北滘是碧桂园发家的地方。1992年,在热热闹闹的房地产建设大潮下,北滘镇政府旗下的北滘经济发展总公司携手另外两家公司联合成立了顺德三和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开发北滘镇碧江和三桂两个管理区内一片1300亩的土地,因地块主要位于碧江社区和三桂村,所以项目取名为“碧桂开发区”,住宅部分则是如今有名的“顺德碧桂园”。

虽然后来“碧桂园”三个字将成为杨国强的标签。但当时,杨国强还只是北滘镇政府旗下北滘建筑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经理,也是“顺德碧桂园”的建筑承包商。

杨国强的机会在第二年。1993年,“顺德碧桂园”一期开发完毕,踌躇满志准备迎接市场的追捧。但没想到,受到政策监管影响,房地产重创,新生的“顺德碧桂园”迎来的是兜头一盆凉水,4000套洋房和别墅仅售出个位数。在此情况下,有股东萌生退意,杨国强选择了“接盘”,并利用学区房的概念,牵手北京景山学校打造碧桂园国际学校,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是碧桂园公司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地产三巨头之一碧桂园集团的序章。

也是在这片土地上,碧桂园讲起了新故事。

2019年8月,一栋新的大楼拔地而起,工业风的黑色楼体,和碧桂园集团总部大楼一样,每一层都有悬垂的绿植。唯一突出的是,是楼体上紫红色的竖条装饰。这就是2018年7月成立的博智林公司总部大楼。

工商信息显示,博智林是碧桂园机器人业务中重要的一环,它是碧桂园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为碧桂园研发、生产及应用建筑机器人。实际上,除了博智林,碧桂园还有另一家全资子公司,那就是负责餐饮机器人的千玺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但这家公司的故事开始得稍晚一些——2019年5月,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才正式成立。

说起进军机器人领域的原因,杨国强在2019年1月的碧桂园集团年会上表示:在工业4.0时代,科技是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碧桂园要朝着高科技企业的方向去发展。因此,碧桂园要果断响应国家号召、投入科技兴国的洪流。

坊间也有猜测:碧桂园起了用机器人做建筑的心思,是因为2018年碧桂园工地事故不断、人员伤亡不少,令碧桂园风评不佳。杨国强也曾说过:“未来20年,50%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如果我们利用机器人,利用SSGF(碧桂园的SSGF工法,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着:Safe&share安全共享、Sci-tech科技创新、Green绿色可持续和Fine&fast优质高效),建筑工地的伤亡就会大大降低。”

广州资深地产人士萧声判断:“房地产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如果还想维持规模增长,局限在单一赛道上,的确会有越走越窄的担忧。碧桂园投身机器人,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因为首先科技是一个好赛道。其次建筑机器人对建筑的标准化有明显价值,有助于高周转。再次,建筑和机器人结合,对于碧桂园来说,也不算隔行如隔山的跨界。”

不管基于什么原因,碧桂园已经决心拥抱科技。如今,在碧桂园集团官网上,碧桂园的介绍也已经从“中国最大的新型城镇化住宅开发商”转变为“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三驾马车”、“第二曲线”等定义也不断加到机器人业务之上。

800亿的大饼

杨国强在机器人业务上,颇为“大方”。

2018年9月,在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和博智林签约打造以博智林总部为核心的顺德机器人谷的签约仪式上,杨国强放话: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引进上万名专家。

在杨国强看来,“人才+钱财”,机器人业务一定不成问题。

在杨国强看来,人才是造机器人的关键,这在“博智林”的名字上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一次媒体的采访中,时任博智林机器人总裁的沈岗就曾表示,博智林的名字,寓意便是“博士成林”,意思便是利用博士的智慧推动中国机器人和高科技的发展。

根据最新36氪的报道数据,截至今年3月17日,博智林拥有700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超过4000人,其中博士和硕士占比超过20%,海外人才超过120人,各领域专家级人才超过220人。

除此之外,碧桂园还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有了“人”,“财”更要跟上。为了造机器人,碧桂园2018年以来研发费用逐年上涨。年报显示,2017-2020年,碧桂园研发费用分别为6.93亿元、12.24亿元、19.73亿元,及26.49亿元,这些研发费用,主要用在机器人业务上。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统计一下,碧桂园4年的研发费用总计65.39亿元,与小米仅2020年一年近100亿元的研发投入相比,相去甚远,更不要和华为相比了。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到1419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15.9%,研发人员超10万人,近十年累计投入超7200亿元。

即便如此,碧桂园机器人业务依然“捷报”不断。

2019年4月,博智林宣布完成了地面铺贴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砌砖机器人等十几款建筑机器人的样机研发,并进入工地测试,还得到了央视的报道。2020年9月29日,博智林表示正式向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交付9款43台建筑机器人。

不过,与碧桂园口中表现“喜人”的机器人业务不同。在旁观者眼中,碧桂园机器人业务几近“透明”。

在被问到怎么看待碧桂园的建筑机器人时,萧声一头雾水:“没有听说过碧桂园的建筑机器人。”广东一位建筑工程师也摇头:“不知道。”

餐饮机器人也有这种“透明感”。“我们公众号写过碧桂园的餐饮机器人,因为当时它给武汉送了煲仔饭机器人。但我没有去过它的机器人餐厅。”广州一位美食博主告诉燃财经。

3月29日和3月30日,燃财经探访了千玺机器人集团旗下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广州珠江新城花城汇店和顺德店。

除了客人寥寥之外,机器人餐厅的机器人也颇不智能。

在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广州珠江新城花城汇店体验冰淇淋机器人时,店外的冰淇淋机器人多次显示无法下单,工作人员操作后才恢复工作:“系统有点问题。”同时,工作人员向燃财经介绍:“并不是所有菜都是机器人出品,有些菜是厨师做的。”

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顺德店的工作人员也介绍:“煲仔饭是机器人做,但调料需要人工放。”

建筑机器人受到的质疑更多。

3月30日,燃财经探访了博智林机器人首批投用的凤桐花园项目,但未能进入项目。一位曾参观过凤桐花园项目的媒体人林菱回忆道:“我们当时参观了车库和五层楼。车库展示的是地坪研磨机器人,主要就是平整地面。然后在楼里面从上往下参观了五层,每一层有一个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作业,比如室内喷涂机器人等。”

对于建筑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林菱也表示,不要抱太高期待:“那个建筑机器人就是把一些功能集合在一起,准确来说应该是机械臂的集成工作站。同时,这个建筑机器人好像还不是很完善,因为首先并不美观,像拼凑功能的机械集成;其次,它的功能也并不过硬,能做的只是平整地面、刷墙这些功能。”

知名投资人、人工智能学者高庆一概括道:“从观察来看,碧桂园的建筑机器人更像是自动化机械。而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不同的概念,自动化机械与真正意义上智能化机器人也相去甚远。”

机器人业务“差评不断”

机器人是一门好生意吗?

答案是肯定的。高庆一就表示:“也许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的一切都是机器人的。”

但围绕碧桂园这笔“好生意”的,却是一地鸡毛。

在知乎、脉脉、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都是“不要来博智林”的建议。同时,加班严重、裁员、管理混乱的吐槽也比比皆是。

在博智林工作了五个月的泡芙告诉燃财经:“我是采购岗,但采购要配合研发,不然采购的东西跟不上研发的速度,所以加班也非常严重。按照工作时间安排是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但是晚上九点才是正常的下班时间,十一点下班也是常事。”

在高工作压力之下,博智林员工流动性非常高。“在招聘市场上,有很多博智林公司出来的简历。我最近就面试了一个做流程的,据说他们这个项目出来了很多人。”广州一位HR告诉燃财经。

“我是因为工作了五个月之后,疯狂掉头发、长痘、视力下降,所以主动辞职的。但是我身边也有被‘暴力辞退’的。”泡芙表示,“项目组老大投诉了,员工就只能直接走人,连交接时间都没有,赔偿也没有。”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员工,博智林的高管流动性也很高。

2018年7月,博智林成立之时,碧桂园请来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公司的常务副总、机器人事业部部长沈岗作为掌舵者。因为沈岗的缘故,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还曾颇受期待。因为发那科是世界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之一。沈岗本人的履历也是金光闪闪。

但时隔不到一年,沈岗就挂印离去。

此后,博智林的掌舵人走马灯一样地换。先是西门子终身制高管周小天接任。但这位技术型人才只坚持了四个月就选择离去。再是碧桂园西北区总裁张志远调任博智林执行总裁,第二年又被调任湖南区总裁。目前,公开消息仅可见博智林副总裁刘震的消息,总裁职位似乎一直悬而未决。

除了公司频频动荡之外,碧桂园机器人“含金量不高”也是被质疑的点。

2020年1月19日,知乎用户“小学生”质疑道:“说说机器人,买竞品、拆!防(仿)制!迭代!一台样机造假都在30万以上,这点确实能看出来博智林真的有钱,能扛得住造!”

另外据媒体报道:2019年下半年,有碧桂园内部员工透露,去工地测试的十几款机器人根本没经过打磨,基本全都出现问题,连上过央视新闻的墙纸铺贴机器人、地面铺贴机器人也没能经过允许测试,已经全部撤回。

对此,泡芙表示了不认可:“博智林的研发是分项目组进行的。我在的那个项目是自主研发的。但有的项目也会购买现成的组装。这就好比我要做一个移动炸薯条机,机械臂是市面上很成熟的产品,我就可以买回来组装使用。但算法还是自己做的。每一款设备都是工程师的心血,借鉴是有的,但肯定没有完全照抄的。”

博智林或许努力了。只是努力的成果如何,坊间并不认可。

“博智林的创新强度真的太低”、“三年几十位博士完成一些组合创新”,博智林的一位供应商公司人员对燃财经如此描述。

李淼也表示:“博智林目前推出的清洁、测量、抹平、贴瓷砖这些功能的建筑机器人,长期来看,是有可能实现的,但短期看并不现实,因为机器人很能难在非结构化的任务中达到人类的同等水平。”

“至于碧桂园的宣传,你得到实际现场去看,视频录制只需要工作几分钟就可以,真实应用需要全天候使用,不同的项目中使用。不对应用场景做极大的简化,技术上实现起来不可能。”李淼坦言。

2022年能否盈利成谜

杨国强寄予重望的机器人业务到底进展如何?

碧桂园最新发布的2020财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千玺机器人集团已经开业70家机器人餐厅,投入运营583台各类型单机设备。

但餐厅盈利能力成谜。

资料显示,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中餐厅花城汇店占地面积为600多平方米。按照中原地产销售人员潘燕琪提供的350元/平米的租金价格,单月租金约为21万元。同时,燃财经在“店长直聘”网页上看到,该餐厅前厅经理梁海敏今年1月还在发布招聘信息,拟招聘8至10名服务,每名服务员工资在4500元/月到6000元/月之间,按照4500元/月计,8名员工每月的人员支出需要3.6万元。

餐厅客人寥寥。当天燃财经到达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中餐厅花城汇店时,餐厅仅燃财经一桌客人,稍后有两桌客人进入餐厅,即19点30分至22点闭店时间,只有三桌客人。其中燃财经点的煲仔饭机器人客单价仅需21元;另一桌客人点了煲仔饭、紫苏炒黄瓜和XO酱爆炒顺德鱼面,客单价约80元。

从经营情况来看,其收入并不足以覆盖支出。

在建筑机器人方面,燃财经根据博智林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信息梳理,截至2021年4月2日,博智林共计向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交付了9款43台建筑机器人,向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4款30台建筑机器人,向沈阳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2款8台建筑机器人,向安徽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7款建筑机器人。

从机器人类型来看,楼层清洁机器人和测量机器人的交付频率最高。

同时,燃财经查阅工商信息发现,广东腾跃、沈阳腾跃、安徽腾跃均为碧桂园旗下负责建筑施工的子公司。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告诉燃财经:“虽然碧桂园的建筑机器人是交付给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用在自己的建筑工地上,但这也算是商用。”

从财务数据来看,四年已经过去,重投入的机器人业务,在碧桂园的业务构成中,也几乎形同“透明”。碧桂园2020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碧桂园共实现4628.6亿元总收入,其中,机器人业务所在的其他项仅贡献47.36亿元,占比约为1.0%。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项”包括了物业投资、酒店经营和其他。智能制造、机器人餐饮、新零售及现代农业等业务又涵盖在这个“其他”里。也就是说,仅对碧桂园集团收入贡献1.0%的其他项收入里,号称投入800亿元的机器人业务并不是唯一、也可能不是主力。

至于盈利则更是道远且长。

“报表上的盈利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我们都知道,报表盈利并不能说明公司的健康盈利。”高庆一也认为,“要真正实现健康盈利还是需要依靠好的商业模式和交易结构。而目前建筑机器人能否有好的商业模式和交易结构?我认为有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除此之外,对于碧桂园造机器人的目的,业内也是质疑声不断。更多的声音认为,与许多房企发展“副业”之心类似,碧桂园造机器人,同样有变相拿地之嫌。在燃财经《房地产做不好副业》中就曾指出,碧桂园2018年9月以底价13.4亿元拿下广东顺德23.3万平方米地块,楼面价仅1530元/平方米,计划投资800亿与2023年建成机器人谷。其中,有10.3万平方米地块为商住用地,拟建10栋住宅与2栋服务型公寓。

对于以上疑问,如机器人餐厅租金、人员、物料等成本,以及营收情况;还有建筑机器人的研发成本、商用情况、作业效率、回报周期等问题,燃财经试图向碧桂园了解。但截至燃财经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文中欧师傅、萧声、林菱、泡芙为化名。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