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LP,满足1000万的起投,却发现光有钱不行

创业
2021
10/03
10:35
亚设网
分享

做个人LP,光有钱是不行的。

近日浙江Y市的X女士,向我讲述了在作为个人LP投资时遇到的种种遭遇。“鄙视,我已经体验到,作为个人LP有点势单力薄。”X女士说。 

一家投资机构的风控总监告诉我,作为地方上的中型机构,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只要是合格投资者都会接触,不过陌生的LP没有投资案例,一般情况下还是建议通过私人银行,或财富管理机构等渠道,单打独斗还是很少的。  

但新入场的LP当中,像X女士这样的财富人群又是典型,对于有着多年经商经验的家族来说,“自己的钱自己管”是颠扑不破的理念。 

对于GP,尤其是小型机构来说,当中大型机构的超募变成日常,机构LP剩余的份额,不能满足募资需求时,如果能另辟蹊径开拓出个人LP的投资路径,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峰瑞资本刚成立时,就通过降低个人LP投资门槛(高势能LP计划)、Carry分配计划等颠覆式玩法,扛起了VC2.0的大旗。 

所以,连接财富人群和GP的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潜藏着机会,X女士的故事也并非她个人专属,对于当下准备持币入场的新晋的个人LP来说,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投资故事。不过,尼采说,“凡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加强大”,毕竟总是会有问题存在,X女士的乐观和进取精神值得参考。如果你有更多关于投资方面的故事,也欢迎在文末,联系投中网或留言,说出你的故事。

以下是X女士的自述。 

Y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中国排名前列,而且在股权投资领域尝试比较早,大约2005-2006年开始的,Y市的国资委,以及上边的省金控都算是中国股权投资领域的先锋。 

Y市最早做股权投资的这一批个人,则是从2009年到2012年间开始的,多数都是通过机构的形式去投GP,我家里也是Y市最早一批手上有钱去做投资的,当时接触了几个Y市的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但没通过他们去做股权投资,而是投资了家族里亲戚的企业,也经历过钱收不回来的情况。 

2017年,我半只脚跨进风险投资,因为之前办过几个创投峰会,当时连FA是什么都不懂,我就帮着两个美国名校毕业生的企业去找融资了,当时找到了一家能够上投中榜单的的天使投资公司(就叫A机构吧)。 

去年下半年,我开始跟A机构深入沟通,跟一个合伙人聊了十几次,也陪着看了几个项目,然后把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和Y市的高净值圈子里的一些人对接给了这个合伙人。

最初考虑做他们的LP,我也是冒着胆子一问,因为LP门槛(1000万人民币)我也是能进,正好一期基金的数据出来了,二期今年年底要交割,我就详细了解了一下。

这支基金北京办公室的合伙人是清北毕业,非常优秀,团队人数不多,接触下来,真的感觉有点傲娇。现在即使你能满足他的起投金额,能从1000万-2000万起投,但想做一个自然人LP,无论在尽调上、谈判上都非常弱势。

个人LP就真的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比如我需要看财报,但是他们只对机构LP开放。我要做访谈,他们没时间,当然我也能理解,如果有10个我这样的,他就要回答10个人的问题,作为机构太累了,财报也一样,不能人人都给你看。  

我猜,A机构可能也觉得我身价没达到几十、上百个亿,所以无所谓。但其实Y市LP的圈子还可以,每个小财团的份量也挺高的,比如我哥哥就是非常强的,在北京二环里面,有一条街上10个亿的商铺都是他家的。

我确实得正视差距。虽然我也是海归,但这么多投资人接触下来,能看到无论是思维、逻辑还是实力,都跟人家有差距。 

但是机构这边,募资也有他们的问题。 

我当时去做尽调,好多机构都不对个人LP嘛,我通过A机构某期基金的一家母基金LP,拿到了他们的基金数据。

这时候我发现又面对一个问题:财报给了我,也不具备参考意义。 

第一,财报可能有水份; 

第二,我没有非常强的财务、审计背景,财报有水分也看不出来。

我作为一个LP来说,基金信息一定要知道得越多越好,风险投资本身已经是高风险的投资了,而且我和GP的交流过程中,并没有感知到能获取自己应该有的知情权限,这会让我觉得又增加了一层风险。

后来那家母基金的人跟我讲,A机构创始人跟XX大学的团队谈判的时候都照样很强势,更何况对着你一个小姑娘。

后来,有人推荐我买C机构的基金,非常巧,C机构做募资的人以前是A机构的合伙人,所以我发现他们圈子很小,所以更想把信息和认知这两块短板补齐,就能把变现能做得更扎实一点。 

A机构的意向函我收到了,回报率不是很高,我对DPI不太满意。我认为A机构已经从黑马变成白马了,团队也更大,开始投B轮,已经不像一个天使基金,而是一个早期VC了。那我就看看应该参考些东西,比如你们的榜单或者其他信息。

那家母基金的人也给了我很多新视角,比如你说你很好,但为什么以前的老LP没有成为你下一期基金的LP呢?这不就是实力打脸? 

头部机构也接触过,也不满意。我哥哥和一位顶级投资人吃过饭,他觉得这笔钱投进去回报率不够高,因为越大的基金,它的回报率就越难做得很高。 

我是体验到一些鄙视,作为个人LP确实有点势单力薄。有些人希望你把钱放到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再投出去,但我们的财富是不会让别人管的,我们自己管。 

现在我在考虑是不是成立一家公司,几个人拼在一起,跟机构B2B地谈判,它说只能对机构尽调,那我就成立一个机构。如果你募5个亿,我能给你1个亿,那在谈判桌上面就能有点分量。

我有一个哥哥已经从Y市国资委出来了,正好大家可以各司其职,聚在一起做事情。成立公司的话,后续也可以拿到一些比较好的项目,当然我们不会自己做GP。

接触下来,我发现GP自己也面对很多问题。以前别人来融资,话语权是在GP手上。现在很多好项目,GP也要跪很久才能拿下来,现在创始人实力都很强,已经过了以前那种一个名校毕业生凭一个想法、一个PPT,一个梦想就开始来拿天使的钱,所以听说现在天使基金的募资也都不是很好做。

另外他们的名片有时候也有水分。比如一个很基层的岗位,但名片上面会印成副总裁、总监,不知道这算不算水分?我有朋友去了一家不太有名的医疗基金,他的title是董事总经理还是VP,但按说他也并非那么高职位的人。

单飞的基金合伙人也越来越少。我接触过一家头部机构的合伙人,我只知道他的收入是3000万,但这笔钱基本上把人“买断”了。因为即便他自己出来做基金,也不能保证你每年的收入能到3000万,毕竟平台价值跟个人价值是两码事。

我今天跟你讲的,是我做个人LP遇到的不好的处境,但好处也有很多,有一家基金的合伙人给我的感觉就很好。

当时交流完,他给了我非常高的评价,他对我人品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肯定。我当时还说,我们只是短短接触了几次,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他说以他看人的眼光,我做出来的每个行为细节都在为别人着想。这我才知道投资人的火眼金睛,在这个点上被肯定我是没想到。

他也给了我非常高的尊重和信任,我甚至可以打开他的书柜看书,从个人LP的角度来说,红杉、高瓴的档次我不去比,在同级别的GP里,我觉得它就是top 1,是最棒的基金,然后我也介绍了Y市的几位上市企业老板和Y市首富给他。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