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博士开公司一年亏掉7个亿,机构争着做股东!

创业
2021
10/16
16:35
亚设网
分享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潘蕾伊。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癌症作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对生命有时候可以直接造成不可逆转的威胁,人们常常也把癌症与“绝症”、“死亡”等词汇画上等号,因此攻克它可以说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

近日,专注开发小分子肿瘤药物的创新药企和誉生物已经结束为期7天的招股期,原计划于10月13日正式登陆联交所,但受台风天气影响,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今日暂停交易。

01创立5年 年亏7亿

成立于2016年,和誉生物是一家研发驱动、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重点聚焦小分子肿瘤靶向和肿瘤免疫药物研发,开发新颖及高潜力药物靶点的FIRST-IN-CLASS 或 BEST-IN-CLASS创新药物。

创立五年以来,和誉生物已建立14种专注于精确肿瘤学和肿瘤免疫治疗综合组成的研发管线,包含9项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5项全面的小分子免疫肿瘤治疗。

目前,该公司在全球三个国家及地区已取得7项IND批准。其中10种处于临床前研究,4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分别是CXCR4拮抗剂、FGFR1/2/3抑制剂、FGFR4抑制剂、CSF-1R抑制剂。

具体来看,招股书显示,和誉生物2019年、2020以及物2021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分别为1270.5万元、1883万元、198万元。

2019年、2020年和誉生物的亏损分别为1.34亿元、7.06亿元;和誉生物2021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23亿元,2020年同期的净亏损为5648.9万元,同期净亏损增幅接近117%。


和誉生物解释称,2020年亏损之所以扩大,主要是计入了5.71亿元其他开支,其中研发开支为1.33亿元。2020年由于和誉生物更多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及临床阶段研究,增加了研发投入。

和誉生物的小分子肿瘤免疫候选药物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因此也无法成功开发或商业化有关产品,其业务及财务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阶段及临床前阶段候选药物能否成功,亦无自产品销售产生的任何收益,亏损主要来自研发投入、行政开销以及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

根据据Frost&Sullivan的资料,全球小分子肿瘤免疫市场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截至目前,全球有三种获批准的泛FGFR抑制剂(Incyte的培米替尼、Janssen的厄达替尼及QEDTherapeutics的英菲格拉替尼)及合共16种泛FGFR抑制剂候选药物处於不同临床开发阶段,包括ABSK091 (AZD4547);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就FGFR4及通路而言,并无任何已上市的FGFR4抑制剂,全球仅有九种候选药物处于不同临床开发阶段,包括ABSK011。考虑到选择性FGFR抑制剂已在市场上开发数年,且仅有为数不多的产品获得批准,开发选择性FGFR抑制剂可能对和誉生物构成重大挑战及障碍。

02创始人经验丰富 股东阵容豪华

虽然财务方面的表现谈不上亮眼,但是和誉生物的创始人以及股东阵容上可以扳回一局。

三位联合创始人徐耀昌博士、喻红平博士及陈椎博士均有着分丰富的新药研发项目经验,这无疑是这家公司最为亮眼的光环。在三人的合作下已经成功实现了阿美替尼、度洛西汀、厄达替尼、拉米替坦、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瑞博西尼、氟马替尼及维奈托克等药物的商业化。

和誉生物研发团队目前约有90名成员,逾80%成员获得研究生学位,逾30%成员拥有博士学位。已于16个国家及地区,拥有65项专利(包括具有全球权利的许可专利)及108项专利申请。

董事长兼创始人徐耀昌博士拥有超过25年的新药研发和管理经验,曾在2012年至2016年期任职于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豪森医药集团上海新药研发中心的总经理,这家公司是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任职期间,徐博士亦担任恒瑞-豪森医药研发委员会主席。不仅如此,徐耀昌博士还参与过约50个项目的药物发现过程,并促使其中6种药物成功实现商业化。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IPO前,徐耀昌博士家族基金持股为12.51%,喻红平博士持股为1.76%,员工持股平台持股为14.88%。

三位联合创始人对创新药物研发全流程的熟练掌握,以及所拥有的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和团队间形成的极高的默契,这也相应的吸引了众多资金争相入场投资和誉生物。

天眼查公开信息,截止2021年1月8日,和誉生物已经完成了1.23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本华平投资、凯雷投资集团、奥博资本、清池资本与某波士顿知名投资机构共同领投。D轮融资完成后,和誉医药累计融资金额达到2.63亿美元。公司表示,本次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四个临床项目以及多个临床前项目的开发与快速推进。

此外,招股资料显示,和誉生物本次赴港IPO共引入11名基石,包括LAV实体(礼来亚洲基金)、Aranda(淡马锡全资附属公司)、BlackRock、AIHC、JanchorPartners、Lake Bleu Prime、OrbiMed等,其中7家均为老股东。

股权方面,国药实体持股为5.07%,启明持股为8.65%,GIC旗下Tetrad持股为5.64%,淡马锡旗下Elbrus持股为8.28%,其他投资者持股为30.29%。LAV实体(礼来亚洲基金)持股11.16%。

对于此次和誉医药登陆港股,华平投资合伙人、中国医疗健康投资负责人方敏对融中财经表示:“今天和誉医药的成功上市是公司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一方面彰显了中国及全球肿瘤治疗药物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公司自身的领先优势。华平投资高度认可和誉医药在肿瘤小分子领域的研发能力,并坚信公司的产品管线拥有成为全球重磅药物的潜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誉医药的未来发展,力争用创新与突破造福更多患者。”

华平投资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最大、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之一,持续深耕产业近20年,投资了诸多标杆企业和创新公司。目前,华平投资已累计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超过130亿人民币,被投企业总市值超过6000亿人民币,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肿瘤治疗、辅助生殖、母婴、医美、流通分销等多个细分领域。

03行业首创 增速可期

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于2020年达到1503亿美元,并预计2025年将达到30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2%,其进而预计2030年将达到4825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6%。

值得注意的是,和誉医药采用的肿瘤精准治疗在2020年占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最大份额,按收入计占总市场份额的60.4%。预计从2020年至2030年,每种治疗的市场规模将以绝对数额增长,预计到2030年,肿瘤精准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将合共占全球肿瘤市场约90%。

据悉,颠覆性的肿瘤精准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精準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颠覆了癌症治疗方法,预计将进一步带动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通过靶向特定致癌通路并且选择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肿瘤精準治疗一般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及更好的安全性。肿瘤免疫治疗旨在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產生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由于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起作用,因此產生的副作用低于传统肿瘤治疗,如化疗及放射。

值得一提的是,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和誉生物还拥有全球最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管线组合之一,其中就包括公司核心产品FGFR4抑制剂ABSK011和泛FGFR抑制剂ABSK091。

ABSK011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FGFR4(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抑制剂,通过与FGFR4的激酶结合域结合抑制其催化活性,阻断下游通路激活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截止目前全球还没有一款FGFR4抑制剂上市。

目前全球还没有已上市的FGFR4选择性抑制剂,约有8种处于不同临床开发阶段的候选药物,包括ABSK011。进度相对靠前的有云顶新耀从诺华引进的FGF401,以及基石药业从Blueprint Medicines引进的Fisogatinib(BLU554)。与ABSK011一样,它们均被设计开发为治疗肝细胞癌的药物。

据了解,公司已在中国台湾启动晚期实体瘤的Ib期临床试验,并已提交ABSK011联合罗氏的抗PD-L1抗体阿特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II期临床申请。

作为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之一,2020年中国新发肝细胞癌病例数达到37.86万例,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7.34万例,其中FGFR4过表达的患者数量约占总数的30%,且治疗需求未被满足。所以说FGFR4信号通路是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开发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ABSK011已在国内启动Ib期临床试验。

Frost&Sullivan预测,2025年到2030年全球FGFR4抑制剂市场将会由2.32亿美元达到24.3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60.1%,全球FGFR4抑制剂市场会迅速扩张。

ABSK091A是FGFR亚型1、2及3的高效及选择性抑制剂。ABSK091(AZD4547)具有化学结构不同于其他具有类似抗肿瘤活性的FGFR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ABSK091在各种实体瘤中具有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包括尿路上皮癌、胃癌及胆管癌。

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FGFR的变异及异常激活与多种癌症的发展有关,约7.1%的实体瘤(包括胆管癌、乳腺癌、肺癌、头颈癌、胃癌及尿路上皮癌)中发现FGFR异常。2020年全球FGFR相关实体瘤的总体年发病率达到120万,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至180万。中国方面在2020年达到45.84万,预计到2035年达到约65.22万。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