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为资本,坚守在“科技+”的路口,等风来

创业
2022
02/21
14:48
亚设网
分享

【猎云网(微信:ilieyun

众为资本,坚守在“科技+”的路口,等风来

)北京】2月21日报道(文/silence)

在自己工作之余,于晓璐喜欢去关注和了解各式各样的科技知识:韦伯望远镜的部署进展、量子力学对于经典物理的挑战、汤加火山与生物演化周期等等。

可能也是在哈佛和多伦多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的经历,宇宙、时空以及光电磁场等看似与投资不那么直接相关的学术信息,于晓璐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在她看来这些知识“就是长在自己的兴奋点上”。

“当你用一个宇宙公民的立场去思考一些问题,这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时空观,角度也会变得更加多维。”

作为众为资本合伙人之一,在过往十年投资生涯中,于晓璐都聚焦在清洁技术、半导体、AI等前沿科技项目上。事实上,科技项目的周期往往很长,用她的话来说,“科技投资是一件需要坐‘冷板凳’、不那么性感的事情”,但她从未想过去更换赛道。

过去一年,科技投资是创投圈的绝对高频词。疫情催动全球供应链的重新配置,国内新基建加速前行,“双碳”战略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都将科技投资推至台前,而长期关注科技项目的投资机构也随着浮出水面。

于晓璐认为,不同于C端项目,主要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企业,它们的成长周期会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初期会经历一个长时间平缓曲线。但经历若干年的积累,一旦技术成熟的拐点到来,企业各项指标会随着加速向上,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坚守“科技+”的投资理念,众为资本希望更早地预判科技企业成长拐点到来的时机。

一家投资机构的产业基因

众为资本创始人张永汉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过往的创业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未来投资行业不仅仅是资本因素的单一竞争。在互联网的下半场,“烧钱”不再是新兴公司竞争的决胜因素,创业者更需要的是能够提供更多产业资源,帮助他们将科技创新同产业融合的投资人。

2015年,众为资本正式成立。作为覆盖中早期及成长期投资的双币基金平台,迄今为止管理规模折合人民币超100亿元,共投出近15家独角兽企业。2021年,新一轮七亿规模的美元基金关闭之后,目前第一期人民币基金募资进展也非常顺利。

资料显示,众为资本基金发起人构成除FOF、家族办公室、TMT行业巨头企业外,还包括不少各个产业端优秀的创业者及企业家。

产业基因,深深刻在这家投资机构的DNA里,也正在高效赋能其诸多的被投企业。

包括云豹智能、主线科技、乐言科技等在内的几位创业者,谈及与众为合作的过程,都对猎云网提到了众为产业资源深厚、投资决策速度“快”这几个特征。

主线科技创始人张天雷提到,众为资本的“快”是指他们已经对产业积累了深厚的认知,非常明确他们想要寻找的投资标的,而自己作为创业者则专注于技术这一侧,于是双方很快匹配到一起。

作为自动驾驶卡车公司,主线科技一直倾向于找有产业背景的投资人。张天雷介绍,因为自动驾驶最关键的是要在场景中不断迭代产品,最终形成高效的数据闭环。

去年11月,主线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众为资本是联合投资方之一。目前主线科技深耕于港口物流枢纽与高速干线物流两大自动驾驶场景,希望推动NATS新一代人工智能物流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让张天雷比较意外的是,在投资流程完成前,众为资本就已经陆续介绍了和记黄埔等港口码头资源,顺丰、德邦、极兔等物流企业,高盛、摩根等投行资源,可见众为产业网络铺设的广度和深度。

众为资本也参与云豹智能的A轮投资之中。DPU概念的火爆,让云豹智能备受关注,创始人萧启阳坦言,现在的确有很多投资人找上门来,但是云豹选择投资机构的策略是“考察”投资机构的品牌力,看投资人是不是真正懂行业,能不能给项目导入产业资源、给业务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众为资本,坚守在“科技+”的路口,等风来

另一方面,将科技项目放归于产业周期中进行思考,也是众为资本科技投资的投资逻辑之一。于晓璐认为,科技项目投资一定要尊重行业周期,形成产业链思维,“我们习惯性地沿着产业链去寻找项目。”

她进一步阐述道,科技项目投资不能“碰运气”,而是需要从产业整体格局、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硬科技浪潮下,投资机构需要警惕的是因“头脑发热”而忽视行业周期,“科技,归根到底只是工具,最后需要回到它所在的产业里面去思考,正所谓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

技术工具的价值创造需要结合这个行业的商业逻辑、行业周期、增长动力等因素,从自身所处的产业链环节从而优化上下游结构,赋能整个产业的创新。

于晓璐认为,科技产业的投资机会,存在于两种状态。一种技术创新型突破带来新业态的诞生,比如,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带来了AI发展的浪潮, “AI四小龙”等创业公司在2015年前后纷纷崛起,带起了一波投资热潮。

当一个全新的技术出现,新的商业形态随之伴生,这其中一定会有一些优秀的投资标的,但受制于未来发展前景难以预料,新的商业形态尚未成熟,从既有的投资模型中很难有参考,因而投资的侧重点会放在考察创始团队及技术实力上。

而另一种是技术创新对既有产业的革新与演进。

以于晓璐投资地平线为例,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面: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车规级芯片,这三个方向都符合当时的科技发展趋势,但最重要的还是地平线要凭借自动驾驶去赋能和革新汽车行业。

如果说初期轮次的投入是看重创始团队的优秀素质和技术实力,但后续轮次的持续加码,于晓璐认为就是基于地平线与车企的多年磨合,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逐渐具备了为传统车企转型赋能,进而重塑汽车产业的硬实力。

从“征程2”到“征程3”再到“征程5”,地平线的车规级芯片功能性呈现一骑绝尘的态势。而特斯拉以及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不断狂奔,拉动整个汽车产业真正进入了智能汽车的新时代。地平线在软件层面的“AI+算法”以及硬件层面的车规级芯片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地平线的高速成长让于晓璐之前的趋势推测不断得到验证,也让她想起多年前在硅谷参加科技会议,当时与会前沿科学家正在讨论DSA架构将是未来AI芯片设计的主流,软硬协同优化的能力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正是这些知识的储备与梳理,让她能够与坚持自研AI芯片的余凯达成共识,形成认知上的同频共振,从而携手共创。

寻找科技驱动的商业化拐点

徐薇是众为资本内部培养的第一位合伙人,见证了这家投资机构从零到一逐渐崭露头角的快速发展历程。自2015年成立以来,众为资本始终坚守在“科技+”的投资方向上,徐薇相继投资出第四范式、乐言科技、依图科技、树根互联、convertlab等明星企业。

她认为,众为资本的投资逻辑是两点——一是研究驱动,重视技术和产业的双向研究;二是寻找科技创新的商业化拐点。

“这两者的关系也是彼此共生的,商业化的拐点是需要对产业和公司的深度调研来发现的,进而确保我们的投资收益能够最大化。”徐薇说。


众为资本,坚守在“科技+”的路口,等风来

2019年众为资本创始人张永汉在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见面之后,坚定的做出了投资决策。彼时,这家企业已经估值逾10亿美金,但驱使众为资本此时入局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BOSS直聘“移动+智能匹配+直聊”模式,能够抓住移动互联网转型红利,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定位;二是基于众为资本自己内部的深度研究,经过长期追踪AI技术在各个产业的落地表现,认为招聘是其绝佳的应用场景之一,一定能够带来正向价值。

当时招聘行业的上市公司市值没有一家超过六十亿美金,众为内部认定“BOSS直聘是有机会去突破行业的天花板的”,时至今日,当初的投资判断已经得到很好的验证。去年,BOSS直聘登陆纳斯达克,市值超百亿美金,股价表现稳定,成为监管之下中概股当中的一枝独秀。

与大多数的被投企业不同,众为资本投资乐言科技的过程却显得很“漫长”。

作为企业服务领域聚焦AI电商客服的优秀团队,2017年徐薇就与乐言创始人有过接触交流,但直到一年后双方才达成合作。

徐薇回忆,“在这一年时间里,众为资本一直在调研NLP技术最佳商业化落地方向,最后相信电商智能客服领域有着大量真实的企业需求,随着电商平台各种层出不穷的大促活动以及直播电商的盛行,电商平台的流量波动加剧,电商卖家急需提高流量波峰期间的客服服务能力,而AI电商客服顺应这个趋势,解决了卖家的痛点,销售收入顺势而上。更让人欣喜的是:乐言科技也在不断打磨产品,通过与客户互动,积累数据改善算法,不断更新迭代产品,实现了产品的高度标准化,部署简单,客户易学易用。”

2018年,乐言销售数据增长趋势即将爬升,徐薇和众为一直期待的商业化拐点终于到来,“这就是我们理想中的AI技术在产业应用的最佳实践,必须坚定下注”。

乐言科技创始人沈李斌回忆称,B轮融资时,乐言与众为资本和另外一家机构都在对接谈判,但那一家先行放弃,但众为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投资,相信乐言能够带来创新价值。

徐薇表示,乐言科技在众为资本投资后,不仅电商客服业绩快速提升,基于电商场景不断探索出新的产品和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更大惊喜和想象空间。众为资本坚信通过扎根产业,深度研究和理解科技公司给产业赋能的可行性,进而判断商业化拐点,争取早于行业一步挖掘出赛道潜在冠军,陪伴优秀企业一同浮出水面,助力其成为真正的独角兽。

创业者需要手里有锤子,眼里有钉子

随着科技创新浪潮加速到来,越来越多的名校大学教授、实验室的科学家也转身投入创业大军。

众为资本也经历了很多科学家创业项目,徐薇的一个普遍感受是科学家技术能力非常强,但产业认知还有待于提升,众为还是更青睐手里有“锤子”,也明白“钉子”在哪里的创业团队。

拥有斯坦福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在麻省理工担任讲座副教授,同样作为学者转型的云豹智能创始人萧启阳就具有深厚的产业经验,他认为一家企业成功,技术只是最基本,懂管理、懂融资、懂市场以及综合管理的实操经验和分寸感都非常重要。

这些产业经验源自于他首次创立的芯片公司RMI,后被世界芯片大厂博通收购的创业经历。之后,从技术发展趋势、客户实际需求的角度,他认识到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对算力的要求将迎来爆发性增长,便坚定了DPU(数据处理器)这一创业方向。

这对科技创业者在技术和商业能力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用徐薇的话来说,就是有“商业能力的科学家”,而落实到具体个人创业者,她认为优秀的创业者应该经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浸润。

科技能力是基本线,人文视角则是放大器。

徐薇表示,“乔布斯曾经说过,单靠科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让科技与人文科学尤其是人性相结合。因为科技的成果必须能够让用户产生共鸣,才能带来真实的需求与购买。”

而聚焦科技的投资人则应该像“一扇门”。

科技行业的创业者在技术层面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于创投市场上的风向变化、融资节奏起伏、资本市场对接都不可能做到及时更新,还有许多的学者型创业者在知识变现上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这时候,投资人需要向外打开这扇门,成为他们在这方面的信息、能力和需求的进口。

另外一方面,创业维艰,尤其是在科技行业的创业者们更能有体会。

于晓璐认为,“有时候,投资人的角色能够让创业者们稍微透露出自己不那么强悍的一面。当创业者有面临心理压力、碰到挫折困难,需求解决方案的时候,一位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可以成为一扇向内打开的门,让创业者得到支撑和安慰,成为创业道路上相互携手的伙伴。”

而这一点也成为众为投资人们与创业者交流的常态。

主线科技创始人张天雷调侃地说,众为的投资人就像免费的“咨询顾问”,虽然经常是在半夜的时间电话“沟通”,但还是会从商业及资本运作方面给出很多很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结语:

如今,科技投资的浪潮下,大量机构投资涌入各个细分赛道,但对于项目估值一二级市场存在明显分歧,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出现“上市即破发”现象。

风口之下,坚守“科技+产业”的既定路线,众为资本开始探索一些 “专精特新”赛道。这些细分领域虽然可能不是动辄千万亿的规模,但所处产业链的环节至关重要,行业地位牢不可破,北交所等也逐渐为这些优秀项目开辟了更多的上市通道。

在时代红利之下,遵循产业发展周期,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寻找商业化高速增长的拐点,不断为产业转型和升级带来创新价值。

对于众为资本,这家坚守在“科技+”路口的投资机构而言,正迎来难得的春风。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