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宣称不投“病毒共存”的投资人挺幽默的

创业
2022
04/05
16:42
亚设网
分享

你交过酒肉朋友吗?

我倒有几位,交这种朋友好处颇多,互没牵扯,话凭良心,着比说某个酒腻子忍了我几年以后得出结论:文人看谁都是傻逼,朋友也是傻逼;商人看谁都是朋友,傻逼也是朋友。

这句话功能多全面啊!桌上是祝酒词,纸上是金句,工作上是识人工具。他前半句用来招呼我,后半句则老被我拿来招呼人,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会认为,物尽其用是优秀商人的标准。

所以如下图,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简化点说,就是一位投资人把公共信息物尽其用了。

那位宣称不投“病毒共存”的投资人挺幽默的

这番话还真引起不少争议,也让我不得不修正那把“标尺”,暂且提几个问题:

这位投资人讲得正确吗?

讲得合理吗?

应该怎么理解这段文字?又怎么理解这番发言?

这番发言恰当吗?

本文试着回答一下,但毕竟是抱着“修尺心”而来,我不保证对,只保证绝对主观,很有偏见。

作为编辑,我先说这文本不及格,这段话与任何人达不成任何程度的共识。

语言文字作为介质的功能是什么?是沟通,人与人之间不沟通就不需要话语和文字。一段旨在“敬告每一个创业者”的文字,摆了沟通的架门儿,却由始至终没有沟通意愿,所说的话无法证实,无法证伪。

翻译一下“不投支持病毒共存的创业者”这句话,我将其理解为:支持清零才是正确的,能在这个简单的二元问题上做出正确判断的人才是优秀的人,优秀的人才值得投资。

但问题是,如果想要在“不投”这个点上与他人达成共识,首先要在“支持清零的正确性”上达成元共识,而这个要点被完整地忽略了。一旦避开它不谈,还有任何人能在“不投”上达成共识的话,那必然是假装出来的共识。为什么论坛里“懂得都懂”的贴子不招人待见?就是这个理儿。我司张楠老师也喜欢写论述体文章,如果怹交出这么篇稿子,我担保当场毙掉。

那么,怎么理解出现这段话的意图和意志呢?

先说结论,我十分不喜欢这段话的意图和意志,此外,我认为即便忽略“防疫问题”这个前提,单纯按投资策略来看,这段话也讲不通。

至于理由,从个人对投资职业语言体系的理解谈起:

投资人群里沉默的是大多数。一级市场资产不是标准化,还保留着某些语言文字的沟通需求,二级市场交易工具更完善,讲话的人就更少。所以你看,一来是职业属性所致,投资人作为资本工具的使用者,对商业主体的行为没有充分的解释权,即为“你投了美团,带几万人‘打仗’的也是王兴”,干脆把话语让渡给企业;此外职业观念上说,少说话、多做事也算美德,当然了,媒体靠讲话写字吃饭,这美德对我们肯定有影响、干扰,烦了我也抱怨,也说片汤话,但总地来说,我对他人选择沉默保有基本的尊重。

投资人也不是没有话语体系,这个体系门槛不高,多年来框架稳定。它干瘪单调,还不难学,年轻人看两遍也会谈“当军师、当副驾”,也能讲“long china”,是目的性比较强的一类语言。强目的性当然会导致文化上的无趣,但也没办法,因为它合乎商业逻辑,投资离钱太近,钱的反义词本来就是趣味,而且工作嘛,有趣无趣的也不大紧要。我将这类从需求出发的语言归为“不得不表达”,其实按照王小波的说法,它甚至称不上“话语”,它只是一种语言形式的上税,并且是富人税,没点本事轮不到你缴。这套体系也属于可以理解并且接受的范畴,毕竟我吃这碗饭。

还有一类是体系外的语言,是媒体更喜闻乐见的信息。媒体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必须代表大众趣味,所以它更有趣、更有传播价值乃至留存价值。这种语言类型有个现成的例子是朱啸虎,为什么我之前写文章将朱老板称作“他者”?因为他从语言趣味上不屈从于安全、实效的框架,比较少见一点。我并不是说他从没有目的性,当年吆喝“共享单车3个月解决战斗”其目的就昭然若揭,但更多时候,他的话来自饭桌上、谈话中的反应,比如“不投xx后”、“古典投资人”,而这些信息也给他的品牌传播带来的裨益不小。这类信息,是我一个闲散人最感到有趣味的类型。

那位说,你究竟在谈什么问题?不好意思,我的意思是,那位投资人的一番剖白,真没法儿归到上述三类,所以读下来十分拧巴,并且道理不通。


首先,它打破了沉默;其次呢,这话原本可说可不说,不属于“势必要讲”;第三,它也不是朱啸虎那种趣味驱动的言论,反而有模仿的嫌疑,很有“发表”的意味。所以,它是第二类和第三类言论混合起来的结果:正式发表的抖机灵,强行上税——这是拧巴。

另外,如果忽略前边提的元共识(防疫观念),只按投资策略分析后边的部分,这段话成立吗?持有某种防疫观念的创业者,一定是不动脑、没担当、易被蛊惑并且不值得投资的吗?要知道,当下某个个体对防疫持有何种观念,是在海量信息和个体境遇的驱动中持续变化的结果,这老兄却把它当成了静态的结论——这是道理不通。

那位又说了,人家这番话拿来律己不行吗?人自己的投资策略,投谁不投谁能向LP解释得通不就好了?对不起,我仍然不这么看,我认为最基础的公共话题里的非共识,不适合用来构建投资策略。

防疫为什么这么难?因为现代社会早就被信息变革去中心化了——起码在意见场域内是这样,防疫之难,就难在缺乏共识。

现代人嘛,很多职业靠非共识揾食,这我懂,有两个现成的例子:写稿佬靠独立见解获得眼球,投资人靠非共识做投资——起码是做募资。所以抓住机会就要展示独立之精神,这也没错。但我不懂的是,防疫这个岌岌可危的公共话题,适合用来展现你的非共识吗?尤其是还以构建投资策略为目的?冲击一个社会根基问题的共识,能为你这份现代化塔尖上的职业赢得更多回报吗?

那位还说了,你通篇学王二谈趣味,这位投资人这番话,展现的不正是你从未见识过,突破框架之外的语言趣味吗?

怎么说呢。趣味倒是有,但不在语言而在行为,就是说挺黑色幽默的。(文/董力瀚 来源/投中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