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鹰资本迟景朝:跟产业离近一分,我们心里就更踏实一分

创业
2022
06/15
10:42
亚设网
分享

2016年开始All in科技制造,天鹰资本是国内最早聚焦这一赛道的投资机构之一。

六年后,中国科技制造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工业互联网、芯片和半导体、碳中和各大细分赛道风起云涌。经过六年打磨,天鹰资本也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

一方面,天鹰资本大批项目进入收获期,4月,恒烁半导体、美腾科技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即将成为天鹰资本新增的俩个IPO项目,今年同步将有多个项目进行IPO申报;另一方面,天鹰资本精心经营的“科技制造产业生态圈”日臻完善,在这个资本内卷时代成为天鹰资本的扩张利器。

近些年,所谓市场化投资机构受到产业资本越来越强烈的挤压。很多投资机构都对此深感苦恼,与此同时也纷纷开始强调产业资源。然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产业”二字从招牌到落地并不容易,尤其是难以得到创业者的认可,常常沦为投资机构的自说自话。

而天鹰资本则找到了一条破局之道。

在创业者们越来越“现实”,不看广告看疗效的时候,天鹰资本敢于喊出“投资全周期赋能”。天鹰资本创始合伙人迟景朝有些“凡尔赛”地向投中网表示,现在的市场现状是:“不带着订单去,根本没有机会。”

天鹰资本迟景朝:跟产业离近一分,我们心里就更踏实一分

天鹰资本创始合伙人迟景朝

在多数投资机构宣传产业资源还停留在晒“朋友圈”的时候,天鹰资本已经远远不满足于此,提出要建设“精益化服务的数字体系”,这样的探索放眼全行业都难以找到可以借鉴的先例。

当下一级市场寒风瑟瑟,此时不妨解码一下天鹰资本,看看一家市场化投资机构,是如何把“产业”二字融入基因里的。

资本内卷时代的入场券:产业

2021年12月28日,高端半导体显示屏幕驱动芯片设计公司晶瞻科技宣布完成由天鹰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晶瞻科技此前已经成功流片国内第一款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端到端国产化的笔记本TED整合型显示芯片,这轮融资之后,晶瞻科技将向着产品量产迈进。

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显示面板是在中国生产的,但显示驱动芯片这一核心零部件却高度依赖进口,据估算每年的采购额高达约60亿美金。近些年国内虽然在显示芯片上有一些进展,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在中高端领域依然是完全空白。而晶瞻科技的产品,将实现高端显示芯片国产化的历史性突破。

可想而知的是,这样一家初创企业,在当下的创投市场上是一等一的“抢手货”。晶瞻科技CEO吉礼明告诉投中网,在刚跟天鹰资本相遇的那个时间点,他们已经做出了全球第一款TED芯片,在业内有了一些名气,想进来的投资机构很多。但是,天鹰资本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显示芯片这个领域在国内被重视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但天鹰资本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对整个产业看的非常深入,对一些细节的理解让我很吃惊。”吉礼明回忆道。他发现,天鹰资本与行业内规模较大的、标杆性的企业基本都接触过,对晶瞻的产品、团队的判断非常客观、全面并且成熟。天鹰资本的团队没有拘泥于纸面的尽调资料,而是跟吉礼明一同走访了行业内企业,广泛接触产业界的朋友,这也让吉礼明觉得天鹰资本跟一般的投资机构不太一样。

晶瞻科技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在这个资本内卷的时代,为什么天鹰资本总拿到好项目,并大多能抢占领投方的位置。迟景朝向投中网坦言,在半导体这样的热门赛道,竞争对手全是“国家队基金”等大家伙,如果不能在产业上打动对方,就“根本没有机会”。

因此,“带着订单去谈判”几乎已经成了天鹰资本在看项目时的标配,在这个意义上,天鹰资本虽然是一家财务型投资机构,却更像是产业战略投资者。吉礼明向投中网表示,无论是下游的屏幕厂、品牌厂、系统厂,还是产能方面,天鹰资本一直在持续的帮他们对接资源。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天鹰资本的过往投资中不胜枚举。

2021-2022年间,天鹰资本投资聚焦全系云边端AI算力公司算能科技,帮助它对接了在工业自动化、能源、数据中心等多个行业的客户。

2017年,天鹰资本投资了AI视觉公司菲特检测。当时菲特检测专注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投资后不久,天鹰资本就帮它对接了中国化纤行业的龙头客户,帮助它打开了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当下的创投行业越来越强调产业资源,几乎所有投资机构都会跟创业者谈论它的资源如何强大,但要真正打动创业者却并不容易。用迟景朝的话来说就是,现在的企业家都很“现实”,你说你资源多,能不能先展示给我看?

因此,天鹰资本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谈论一个概念,叫做“投前赋能”,意思是在投资之前就已经在帮助创业者对接资源了。

而一家投资机构要能够做到“投前赋能”,前提是必须拥有一个足够强大的产业资源网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清楚天鹰资本的这张网络是如何打造的,才是理解天鹰资本的关键。

网罗数百家企业,产业生态是如何织成的?

2021年,天鹰资本与研华科技达成合作,后者向天鹰资本管理的一只物联网基金出资,这也是研华科技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只全资LP基金。研华科技已经有40年历史,是一家在工业界大名鼎鼎的公司,是全球领先的AIoT 物联网厂商,也是唯一一家跻身世界自动化厂商50强的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业的很多工业电脑、工控机都来自研华。

天鹰资本与研华科技合作的缘起,其实是一次偶遇。研华科技工业物联网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蔡奇男告诉投中网,他最早认识迟景朝,是在四年前深圳的一次产业论坛上。当时他们二位都是演讲嘉宾,蔡奇男坐在台下听迟景朝演讲的时候,感觉这位投资人“跟一般的投资界的人士说的内容不太一样,蛮有深度的”,于是演讲完两人就交换了名片。没想到,这一次照面后来会促成双方的深度合作。从微信、打电话,再到约线下碰面,两人越聊越投机,越来越发现双方的理念契合,蔡奇男形容“好像亚当遇到夏娃”。研华科技一直专注于物联网领域,并提出了“WISE PaaS 共创商业战略”的战略构想,有意通过投资布局打造物联网生态圈。而天鹰资本与研华科技理念一致、资源互补,于是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对研华科技而言,与天鹰资本的合作是其物联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奇男表示,天鹰资本是研华科技的资本合作伙伴,在研华的全球300多个合作伙伴中是级别最高的一层。天鹰资本非常了解研华科技的战略需求,进一步为研华在智能制造、能源等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天鹰资本有时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发现对方有一些特定 AIoT产品或方案需求,天鹰资本也会立刻把这一市场机会对接给研华科技。另一方面,研华科技凭借自身的行业地位、技术能力,也对天鹰资本的投资企业们进行赋能。

可见,双方合作的紧密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LP与GP之间的关系。自从双方合作以来,天鹰资本与研华科技的“双周会”制度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双方会第一时间沟通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和最近的业界动态,探讨合适的投资项目。

类似于研华科技的合作,与产业链中的核心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是天鹰资本打造其产业生态网络的重要手段。目前天鹰资本的LP中有多达数十家上市公司,像研华科技一样,这些产业龙头都是天鹰资本生态圈的一部分。

但天鹰资本的产业生态并不只有LP而已。迟景朝向投中网表示,很多大型的产业公司、传统企业也需要一些外部资源的输入、嫁接,或者做数字化升级。天鹰资本跟它们的合作并不只是资金上的,也可能是赋能于它们的数字化转型、生态打造等。

天鹰资本迟景朝:跟产业离近一分,我们心里就更踏实一分

天鹰资本投资人于自动化产线前

为了打造这张产业生态网,天鹰资本花费了很多精力,想了很多“招”。据迟景朝介绍,天鹰资本的第一步是“建面”,也就是首先追求覆盖面的足够广。例如,2018年,迟景朝发起成立了长江商学院智能制造学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商学院下属的智能制造学会。这个学会集结了360多位制造业的企业家,包括四五十家上市公司,十多家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面”足够广之后,第二步是“建链”。随着天鹰资本的投资组合越来越庞大,赛道也越来越精细化。在某一个细分赛道,天鹰资本会打通上下游,形成一条链。

第三步就是“结网”了。如今的天鹰资本,可以在LP、被投企业、政府资源等各类合作伙伴间灵活对接,各方资源共享、业务互通、长期协同。

用心与不用心 会反应在业绩上

2022年以来一级市场陷入资本寒冬,大家都说投资越来越难做。谈到对当下市场的看法,迟景朝的回答是一句话:“深扎产业、弯腰干活,跟产业离近一分,我们心里就会更踏实一分。”

简而言之,天鹰资本应对当下市场变局的核心策略就两个字:产业。

从2016年开始,天鹰资本进行了一场专业化转型,把投资范围聚焦到科技制造赛道。迟景朝回忆当时的想法,就是要专注一条赛道,做深做强。近期,天鹰资本内部又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复盘和梳理,提出天鹰资本的核心壁垒就是“产业生态网”。

当然,要在一篇文章中完整阐述何为天鹰资本的“产业生态网”是不可能的,但这里可以抓几个关键点。

在天鹰资本提供给投中网的一张图谱中,可以看到天鹰资本把一般所谓的赋能分拆成了“基础服务能力”和“长期价值创造能力”两部分。前面提到的对创业公司的产业资源对接,在天鹰资本看来仅为基础服务能力,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天鹰资本拿到投资的“入场券”而已。

更重要的是长期价值创造能力,这其中又包含了精益化服务的数字体系,这是当下的创投业界最前沿的探索。

迟景朝向投中网表示,天鹰资本刚开始聚焦科技制造赛道的时候发现,科技制造与消费互联网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如果只是向创业者提供资金的话,企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很慢。因为它的技术突破需要时间,客户培养也需要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很多投资机构不投科技制造业的原因,因为制造业确实太慢了。”迟景朝表示。

因此,要想在科技制造赛道取得成功,天鹰资本必须要通过持续的产业赋能,帮助被投企业更快、更好的成长。也就是说,天鹰资本必须要用产业投资的方式,去赚到财务投资的钱。

投完之后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是天鹰资本的特色。吉礼明对这一点也颇有体会,他告诉投中网,他与天鹰资本的投资人几乎每两三天就会通一个两小时的长电话,谈话内容几乎无所不包。除了产业资源对接外,天鹰资本还帮助晶瞻科技梳理了核心股东的股权结构,建立股权激励机制。虽然晶瞻科技的产品才刚刚流片,还未量产。但吉礼明表示,他“非常仰赖天鹰在整个产业中的资源”,等到公司进入客户拓展阶段,相信天鹰资本的很多资源都可以帮到他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鹰资本提出的“数字体系”。大多数投资机构的产业资源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合伙人手中,这一方面容易出现“人走则茶凉”,另一方面也导致所谓赋能往往比较随意,并没有机制化的保障。而天鹰资本则尝试把投后赋能进行数字化管理。

迟景朝向投中网表示:“因为我们产业资源方的数量非常大,每个资源方能够贡献的资源,我们也会进行数字化的管理,然后共享给项目经理,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于什么样的项目有什么样的资源。”

虽然很难对赋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量化,但迟景朝认为所有这些精力、成本的付出都非常的有价值。他说道:“我们的经验是,对一个项目,你用心还是不用心,它们估值和业务的增长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文/陶辉东,来源/投中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