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记:湾区国资创投超八成投硬科技 亟需趟出赋能产业新路

创业
2022
09/02
16:07
亚设网
分享

伴随南都·湾财社即将推出“大湾区产业投资热度榜”,通过前期数据分析发现,上半年投资广东创新创业项目最多的前两家投资机构均为国资机构。以它们为代表,在创投市场整体热度下滑的背景下,国资机构的出手积极性仍在稳步增加,并更加对一些比较迷茫的社会资本起到引领作用。

虽然社会资本投资机构普遍看来,国资机构募资压力上较小,“不差钱”,但国资机构也面临财政出资可持续性问题、如何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更好撬动社会资本提高积极性等诸多挑战,转型压力不小。

作为揭榜前的系列观察报道,本期将继续以2022年上半年大湾区创投交易数据为主要依据,聚焦观察上半年在大湾区活跃度较高的国资投资机构。分析显示,硬科技投资项目是当前国资机构的一致偏好,大多数机构投向这些领域的项目占比超八成。

上半年国资机构投资广东热度居前

上半年,国资创投冲劲十足。

南都·湾财社创投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有9家国资投资机构在广东的项目投资热度居前,这9家机构合计参与了至少85笔创投交易,占到上半年广东创投交易总量的约15%。

具体来看,国资机构在上半年广东创投交易这个样本范围中整体数据上并不突出。事实上,这也符合国内创投市场的整体情况。

一家深圳投资机构投资人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从各类型基金的数量及规模来看,市场化的私募股权基金仍然占国内创投市场主流。

不过该投资人同时表示,近年来国资机构在募资阶段优势比较突出,国资占比较高已成为当下国内创投市场的募资特点。相比今年以来不少社会资本机构为募资难而“挠头”,导致投资热度有所降低,国资机构出手的积极性仍在稳步增加。

回到广东样本范围,上半年参与创投交易数量最多的前两名分别为深创投和深圳高新投,均为深圳代表性的国资机构。其中深创投上半年在广东投资交易至少24笔,深圳高新投至少17笔,它们是上半年广东创投热度的领跑者。其余7家机构则相距不大,在上半年都参与了多笔广东创投项目投资。

从地区分布来看,9家国资机构中有5家总部位于深圳,占比过半,广州和省外机构各两家。整体上出手广东项目最多的国资创投机构以深圳机构为主。省外国资机构中,中金资本在广东活跃度较高,上半年出手至少7笔。

转型记:湾区国资创投超八成投硬科技 亟需趟出赋能产业新路

这些机构多数为比较单纯的国资投资机构,不过也有4家具有更丰富的行业背景。其中广汽资本具有汽车制造业的产业资本属性;力合科创和国科投资分别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具有产学研背景;中金资本则背靠中金公司,具有更多投行和中外合资背景。

国资创投深度研究国家战略产业走向

南都·湾财社统计分析投资项目后了解到,上述国资机构投资偏好十分明显,基本都投向了国家战略明确支持的硬科技领域。这些机构上半年在湾区的至少85笔投资中,硬科技领域项目整体占比超八成。

例如,深创投上半年在广东至少24笔投资中,超过20笔都投向了硬科技领域。其中,半导体芯片赛道投资项目就包括IC设计、DPU芯片、功率半导体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多个方向。也有多笔投资投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传感器、智能电源、动力电池等方向。

据了解,深创投内部要求投资经理紧紧跟随国家的战略布局,一定要研究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或者更远期的一些规划,并对相关政策充分了解,以作为投资的指引。

相比深创投,深圳高新投相对“低调”,少见其高管公开介绍投资策略,但其投资项目选择同样很“硬”。在上半年至少17次出手中,有14次都投向了先进制造或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等科技创新领域。

转型记:湾区国资创投超八成投硬科技 亟需趟出赋能产业新路

梳理9家机构投资项目可以发现,除投行属性较重的中金资本外,其他国资机构上半年在广东投资的硬科技项目占比均达八成以上。其中,力合科创、深圳天使母基金、越秀产业基金和国科投资基本全部投入了硬科技领域。

“我们在跟不同属性机构投资人交流和做问卷调查时发现,上半年国资机构的投资偏好一致性相当高。”一位FA机构分析师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说,整体来看,在一些国家明确支持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国资机构的活跃度相当高。

在一些技术和市场发展已较为成熟,以加强行业监管为主基调的领域,比如电商平台、本地生活、连锁餐饮、游戏娱乐等,国资机构的投资兴趣相对不高。

此外,对于一些政策层面尚不清晰、一些地方开始试水支持的领域,比如区块链、Web3、元宇宙等,国资机构目前主要以学习了解的心态为主,投资出手也相对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符合上述全国国资机构的偏好特征,在投向国家战略方向的基础上,本地国资机构投资布局当地重点发展产业的偏好也愈发明显。

前期调研过程中,多家国资机构都表示将围绕广东“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布局或深圳“20+8”产业布局展开投资。

例如,广汽资本是9家机构中唯一一家具有地方产业集群“链主”企业背景的机构,其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投资热度突出。上半年,其在广东的至少8笔投资均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包括汽车芯片、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等。

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在大湾区正在打造的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及加速发展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背景下,整个汽车产业和汽车产业投资机构迎来了“黄金机遇”。

他认为,广州汽车产业在整车制造上全国领先,而在汽车产业链零部件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广汽资本在投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现和投资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汽车“新四化”领域相关企业,并把这些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上能够形成“合力”的关键企业、总部企业带到广州,一起深度参与广州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观察:湾区政府引导基金如何求变

湾区国资投资热度高,成为全国国资投资趋势一个典型表现,这种热情直接展现了全国政府财政引导基金动向。

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国有超40支总规模百亿元以上母基金设立,涉及至少19个省、直辖市,加码设立大额政府引导基金一时风靡全国。

在深创投总共4200多亿的管理规模中,有一千亿为纯深圳市财政出资的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据了解,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是国内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引导基金之一。

据倪泽望介绍,深圳市引导基金的出资有政策性和市场化子基金两个方向。

总体来看,从2016年10月深创投受托管理深圳市引导基金以来,其一共出资设立了143支子基金,总规模大概4700亿元,较好实现了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放大作用。

这些直投子基金已投项目超3000个,其中,获得后续融资的项目超过700家、上市1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0多家、独角兽170多家。

不过,亮眼成绩的背后,外界也有对深圳引导基金能否常态化出资的担忧。

深圳市人大代表王启文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深圳市级政府引导基金结余已不大,难以常态化出资。近年来外地引导基金出资活跃度超过了深圳。

2019年开始,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多次公布清理子基金和缩减规模子基金名单,合计收回认缴出资额超200亿元。

由此动作也可以看出,深圳引导基金已经从上规模开始向追求更有效管理上转变。事实上,“引导基金看上去规模很大但实际投资活力不高”一直是创投市场对引导基金的诟病所在,如何更好发挥引导基金支持创投发展、产业发展效能上,还有很多转型之路需要探索。

深圳市人大代表郭晋龙认为,要解决好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的资金属性矛盾,建议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树立“担风险、重引导、尽职免责”的运行理念。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继朝则认为,深圳市区两级引导基金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引导作用弱,各级引导基金的协同发展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

他建议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强化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激发引导基金活力;同时放宽子基金中各层次、各级别财政资金和国有成分资金的出资比例限制,突破个人投资人直接作为子基金出资人的限制。

据深圳市引导基金总经理张键介绍,当前深圳市引导基金也在做出不少变化。

一方面是在遴选管理结构的标准上,除了基金业绩要求还会更多从丰富深圳创投风投生态圈的角度考虑,比如通过考核引导管理机构更多服务于深圳“20+8”的产业战略,对于一些卡脖子和特别需要的关键领域,在市场化机构不愿意投的情况下政府要更多给予专门的扶持。

另外在产业赋能方面,当前深圳母基金除了赋能子基金,还会培育新兴产业链及细分的优质企业,不光帮助它们完成融资,还可以帮助对接客户、对接政府产业政策,帮助产业落地,这些将是深圳引导基金未来很重要的赋能举措。

“现在政府财政部门对引导基金的政策性指导会更强,也会要求引导基金直接下沉干,做一些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契合的直投。”一位深圳区级引导基金相关人士也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从9家机构中包括前海母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越秀产业基金等也可以看出,对于投资湾区硬科技项目,母基金直投已从原先的试水到现在越来越活跃。

该人士同时表示,现在很多投资者发现,项目方除了需要资金之外,还希望投资方能提供其他的赋能支持,而对此地方引导基金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可对接地方产业园板块和提供政府部门协调服务等。

他认为,引导基金现在会更多向提供政府综合性服务方向发展,既是金融平台,更加是一个全方位的产业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