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已经占据了全球80%的圣诞用品市场。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作者: 肖望,编辑:杨布丁,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11月12日,义乌金福源圣诞市场门口,兴荣工艺品公司店主胡光明正将一批圣诞饰品打包装箱。这批货物将发往广西防城港,然后由贸易商分销至东南亚各国,为当地居民和商场烘托圣诞气氛。
“再晚就来不及了。”胡光明介绍,发往欧美的圣诞用品,在今年9月末、10月初就已基本发货完毕。因为圣诞用品普遍单价低、自重轻、体积大,海运是最具性价比的方式,货柜紧俏,还需要预留半个月的提柜时间,加上疫情扰动因素,今年的圣诞用品销售旺季较往年有所提前。
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各种大小的圣诞老人、不同造型的圣诞树、圣诞袜、灯球等琳琅满目,但商场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义乌的“圣诞节”已经基本过完了。
没有人能说得清,在义乌,第一家做圣诞用品的是谁?但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义乌已经占据了全球80%的圣诞用品市场。“义乌可以离开圣诞节,圣诞节离不开义乌。”
少有人注意的是,尽管早已是全国闻名的小商品之都,但义乌出口圣诞商品、成为“全球超市”是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才开始兴起繁荣的。20年间,义乌的圣诞用品市场从一片空白发展成年产值超30亿元的产业,带动众多小商户致富,成为义乌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中国制造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
义乌金福源圣诞市场内,各种规格的圣诞老人。作者拍摄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我能买上车,还能有一间自己的工厂。”在义乌市苏溪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办公室内,港恋圣诞工艺品公司总经理周秀英对作者表示,这一切仿佛是在做梦。毕竟,6年前的自己,还只是义乌商贸城一家圣诞用品档口的打工妹。
帮她实现这一切的,正是义乌的圣诞用品生意。
毕业后,周秀英就来到了义乌打工,从服务员做起,卖衣服、卖包包,“打工的事情很多都做过”。再后来,她进入到一家圣诞用品公司开始做文员。
在圣诞用品公司期间,老板觉得周秀英聪明好学,就派她去义乌商贸城的店铺做店长。第一年,周秀英就让店面的业绩翻了一番多,从此前一年100多万元营业额涨到了300多万元,此后逐年增长。
后来,周秀英怀孕辞职,复工后换了一家公司继续做店长。期间,她将一些圣诞用品挂到淘宝店上,“根本都没怎么管”,没想到销售特别好。“竟然有这么好的事,比上班轻松,还有钱赚。”她回忆说。
一个重要原因是,同样的商品,周秀英总能给出更便宜的价格。其他的淘宝店都要从义乌批发进货再加价销售,而周秀英和附近的工厂非常熟络,去随便拿几个也都是批发价。
后来,她在职的圣诞工艺品公司老板投资失败,公司倒闭。怀揣3000元开店押金,失业的周秀英干脆专职做淘宝店,这一年是2015年。
淘宝店顺风顺水,2017年,周秀英开始租了个小仓库,一部分自住,一部分放货物。来订单了,就去商贸城的市场里随时补货。
慢慢地,周秀英感觉到,淘宝店的流量开始被天猫瓜分走,但天猫店过高的门槛令她望而却步。在向做电商的同学请教后,周秀英意识到,依托自己熟悉的工厂资源,完全可以开线上批发店,而且不必像淘宝店那样一件一件地处理订单耗费精力。
今年开始,周秀英决定开办自己的工厂。一方面,“这么好的生意,不如自己做”;另一方面,她坦言“义乌的圣诞工厂太卷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在线上开设批发店,周秀英的价格优势不再,“不然就得亏本卖了”。
于是,周秀英干脆租下了一整层仓库,仓库面积从去年的800平扩大到了4000平。由于义乌的圣诞商品竞争太激烈,外贸商也会货比三家,圣诞商品的利润被压到很薄的水平,稍有不慎便可能亏本。于是,周秀英陆续拓展了春节和其他西方节日如万圣节、爱尔兰国庆日等节庆用品,尽管这些节日产品需求没有圣诞节大,但由于厂家还比较少,利润率能有保障。
“的确非常卷,但还是有得赚。”周秀英告诉作者,圣诞用品仍然是公司的主要产品。
去年,她的公司营业额超过了2000万元,今年尽管挑战重重,她预期营业额能达到3000万元。
周秀英告诉作者,自己根本没时间过圣诞节,每年圣诞节前的几天,内销更是爆单,全是加急快递,经常打快递单到凌晨三点。而她对圣诞节最大的心愿是:赶紧忙完好好睡一觉。
周秀英正在打印订单,身后墙上是公司的主打产品圣诞花环,作者拍摄
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不到500米的金福源市场,如今是圣诞用品商户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这里聚集了100多家专营圣诞用品的商户,但张兰芳的亿航圣诞用品店铺在其中仍然足够抢眼。店铺的两面墙挂满了各种款式的圣诞袜。
张兰芳家是义乌最早一批做圣诞用品的商户。20年前,做小商品生意的朋友接到一批圣诞用品订单,但自己人手不够,生产不过来。朋友找到张兰芳希望能分担一部分订单。
彼时的张兰芳对圣诞节知之甚少:“我们农村人,根本没怎么听过圣诞节,更不知道圣诞节需要什么用品。”
就这样,张兰芳从朋友那里拿来材料,带着家人一起开始做圣诞用品。没想到,这一做,就是近20年。
时间太过久远,一些细节在记忆里早已模糊,张兰芳只依稀记得,当时做的是圣诞服。在那个人均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张兰芳家从这笔订单里挣到了上万元。做圣诞用品竟然这么赚钱!拿到这笔钱的惊喜她记忆犹新。
从家里几个人上阵,到如今拥有百来位工人的工厂;从最初只做四五款商品,到如今拥有数千款不同品类的商品;年营业额也从最初的上万元,增长至如今的数千万元。
从义乌的农村起步,如今,张兰芳家的圣诞商品销往全球。圣诞袜、苹果袋、圣诞帽是至今最为畅销的品类,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欧洲国家和南美洲尤其受到欢迎。
尽管做圣诞用品的商户换了一茬又一茬,圣诞用品的利润率也不断下滑,但张兰芳家至今仍然只做圣诞用品。她坦言,“圣诞用品都还供不应求,暂时没有精力去拓展其他节庆用品”。
做圣诞用品这近二十年里,张兰芳印象中,圣诞商品的生意似乎从来没有不好过。即便是在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圣诞用品的订单也十分火爆。
或许,在经历一年的压力和失意后,人们更愿意用热闹喜庆的饰品点亮圣诞气氛,驱散一年的郁闷不快。
每年客户们到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哪些新款?张兰芳告诉作者,圣诞商品的款式每年都要更新,有新款海外客户才会下单。今年受疫情影响,海外采购商无法到义乌实地看货选品,因此影响了不少新增客户。好在有很多老客户通过微信、邮箱联系,由于自家圣诞用品的品种多、款式新,也有不少海外采购商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直接下单。
时下,圣诞用品的销售旺季已经过去,但张兰芳根本闲不下来。“现在就得着手准备明年圣诞节的货品了,已经有客户打招呼准备明年的采购了。”
圣诞用品店内琳琅满目的圣诞袜,作者拍摄
媒体报道中,可以窥见义乌圣诞用品产业的发展轨迹:从2001年入世之初的一片空白,到2008年时提供全球一半的圣诞用品,到如今占据全球圣诞市场80%份额。
义乌官方信息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义乌约有600余户圣诞用品商家,涉及圣诞玩具、圣诞树、圣诞服饰、圣诞灯饰等上万个品种,年圣诞用品生产总值超30亿元。这还不包括玩具、化妆品、小家电和自行车等最受欢迎的圣诞节礼物。
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勤亮介绍,2020年疫情第一年,义乌圣诞用品海外订单整体下滑50%左右;2021年市场爬坡,大概恢复到疫情前七八成,到了2022年基本已恢复元气。
据义乌海关统计,2019年1到10月,义乌市出口圣诞用品总计19.2亿元,同比增长23.9%。今年1-7月义乌市圣诞用品出口17.5亿元,同比增长88.5%;其中,7月份出口8.5亿元,同比增长85.6%。
在蔡勤亮看来,义乌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各式各样用品的行业协会,圣诞用品只是众多行业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草根生长,不需要刻意扶持,早已融入义乌的经济生活中。同时,每年有人退出也有人进入,在正常地新陈代谢。
在义乌,作者遇到了来自浙江瑞安、河南南阳等多地的圣诞用品厂家。蔡勤亮介绍,圣诞用品目前在浙江瑞安、浙江台州、广州、河南及山东等地都出现了一些产业集群,但无论在哪儿生产,厂家们不约而同将销售据点放在了义乌。
蔡勤亮表示,义乌国际商贸城在小商品方面有着最广的辐射面,方便全球客户采购,产生了集聚效应。越来越多的商家到这里从事小商品生意,才造就了今天的义乌。商家、小商品和义乌之间相互成就。
“在义乌,没有人想一直给别人打工。”在义乌开出租车的马占武告诉作者。
马占武的女儿去年毕业,原本给一家生日蛋糕卡纸公司做跨境电商工作。但今年,看到市场机会的女儿和同学合伙,自己当起了老板。“一张卡纸只赚4分钱,但架不住量大啊,一箱利润也有200多元。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卡纸竟然也能做大生意。”
马占武表示,义乌种类繁多的小商品,给想创业、能吃苦的人提供了许多人生进阶的机会。
尽管疫情对小商品的销售带来扰动,但多位受访人士都表示,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抢不走义乌的圣诞用品乃至其他小商品产业。
“抢不走!到哪里找这么物美价廉的东西呢?”周秀英笃定地说道。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