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人1000亿美元估值求OpenAI老股了

创业
2023
11/20
11:31
亚设网
分享

已经有人1000亿美元估值求OpenAI老股了

 作者丨王满华

 编辑丨张丽娟 

前不久我刚写了明星项目甩卖老股的选题,朋友提醒我可以去关注一下OpenAI的老股交易。一番了解之下,的确火爆异常。

热度有多高?几个纬度可见分晓:

首先,机构竞争激烈,即使是明星投资人也不一定能拿到入场券。据说在上一轮公司Tender offer交易中,“木头姐”凯茜伍德都没抢到份额。

其次,估值持续攀升,年初还是290亿美金,如今已经达到860亿美金,一年时间翻了3倍。而在老股交易中,更有买方直接喊出1000亿美金的估值,为的就是拿到一张入场券。

不只国外风投,国内也是趋之若鹜。

这里分享一个观察到的细节——在某创投平台开设的股权转让线索专栏上,今年以来,“求购Open AI公司股份”的信息几乎每一期都位居头条位置,与之并列的是求购马斯克的Space X股份的消息。

OpenAI老股在资本市场的火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AI已经成为时下投资市场的绝对顶流,而OpenAI在行业里更是“睥睨天下”的存在。对于投资人而言,某种程度上,能拿到OpenAI的股份,就等同于握住了未来的确定性。

不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创新的回报策略,以及狂飙的估值,成为大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的根本原因。而在上周末,OpenAI “灵魂人物” Sam Altman在24小时内接连传出“被罢免”和“即将回归”的消息,更是给投资者心里种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

绝对的卖方市场

Dyllan(化名)是从去年开始转型做老股转让交易的,OpenAI正是其手里的项目之一。据他描述,过去慕名前来的投资者不在少数,类型覆盖了家办、美元基金、高净值个人、上市公司等等。

受限于某不可抗因素和项目的特殊性,他无法提供企业相关资料(企业也不会给出相应的尽调材料),也不会保证能够拿到的具体份额,甚至不会承诺是否真的可以达成交易,一切全凭“信任”和买方购买的意愿程度。

即便如此,主动上门寻找份额的买家依然不断,更有甚者愿意支付额外费用,金额能达到3-5的百分点。

事实上,投资者对OpenAI有多狂热,从公司今年以来狂飙的估值,就可见一斑。

今年1月底,微软正式向OpenAI投资数十亿美元,当时公司估值略低于300亿美元;随后9月,《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OpenAI正在与投资人就现有股票出售进行谈判,交易达成之后,OpenAI估值将达到860亿美元。也就是说,一年时间不到,公司估值已经翻了超3倍。

而我听到的消息是,在老股交易市场,有些买家为了更顺利拿到OpenAI的股份,不惜在本就高昂的估值上溢价交易,有的已经喊到了1000亿美金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因为项目火爆、需求过剩,OpenAI的老股交易形式也与传统交易有所不同。

我在《明星项目也开始5折“甩卖”老股了》一文中曾提到,通常情况下,老股转让是一个非标市场,交易的定价主要是由买卖双方协定的,依据就是企业的基本面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火热的明星项目或许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价格预期,但仍然很难做到完全公允。

然而,一位接触过OpenAI融资交易的业内人士表示,OpenAI的老股交易则是由公司统一估值、统一定价,统一转让。“这即使放在美国交易市场也不常见,像马斯克的Space X就是采取类似的方式。”

特殊交易模式的背后,展现的是公司对于融资的绝对主导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交易不再是买卖双方独自决定的事,难度也会随之增加,除了资金实力之外,“接盘者”的专业度、资源,甚至是一些潜在风险,都会被列入考量范畴。

“现在很多国内风投也想投进去,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信息平台挂了那么多求购诉求,成交概率也微乎其微。”

“投资下一个共识”

OpenAI老股的交易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为何仍然有那么多投资者前赴后继?

“就像在20年前投资腾讯、阿里一样。”Dyllan表示,“大家投OpenAI,其实是在投‘下一个共识’,因为大家相信人工智能代表了未来,而OpenAI又是最可能跑出来的。”

的确,无论从市场空间、公司核心竞争力、还是成长性来看,OpenAI都足够让投资人疯狂。

首先来看市场。目前,全球的AI(人工智能)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很多国家都在大力支持产业的发展。根据沙利文报告,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到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了23901亿元,同比增长了26.69%,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802亿元,同比增长28.87%。

从外界的反馈来看,市场对于AI未来发展所产出的经济价值也是寄予厚望。比如高盛经济学家Joseph Briggs和Devesh Kodnani就曾在一份团队报告中写道:“在广泛使用后的10年里,它可能会使全球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普华永道则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世界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

这一语境下,投资AI,已经成为一级市场的共识。据国外风投数据分析公司PitchBook的数据,2023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共计发生融资1387件,筹集融资金额255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达2605万美元。

而放眼全球AI创企,OpenAI从创立之初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一经发布,瞬间就引爆了整个科技圈,被视作是“继互联网和iPhone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比尔盖茨也直言:“ChatGPT是1980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近期GPT-4的发布,更是将外界对OpenAI的“恐惧”推至顶峰。

从事AI创业的Jayden(化名)就曾对我打趣道:“4.0发布的那天晚上,我朋友圈一片哀嚎,尤其是刚拿到融资的企业。”

小饭桌在《“看完OpenAI大会,很庆幸没拿到融资”》一文中曾提到,一位应用开发者直言:“OpenAI的这次更新,基本宣告了大多数应用层公司上半年的探索,只是在做无用功,因为功能上大家用ChatGPT就够了,而比用户增长,谁又比得过ChatGPT呢?”

“现在AI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目前AI创企做的全是OpenAI玩剩下的,至于OpenAI还没做的,也不代表做不了,只是人家不愿意做。” Jayden表示,“更何况OpenAI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想必即将发布的5.0版本更是憋了一个大招。”

当“OpenAI正在杀死创业公司”的言论充斥在一级市场,人们对于OpenAI本身的渴望就会更加强烈。

不过从可查的公开资料来看,目前能拿到OpenAI股份的,依然是在全球享誉盛名的大家伙们,埃隆·马斯克、微软自不必说,其他投资者还包括红杉资本、老虎环球基金、硅谷知名风投A16z等。

确定中的不确定性

某种程度上,对于投资者来说,能拿到OpenAI的股份,就等同于握住了未来的确定性。

但凡事都有两面,首先,无论是市场对OpenAI老股需求的火爆,还是公司独特的交易方式,都注定了想要拿到份额并不容易。即使幸运地找到了投资渠道,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了解和接受OpenAI创立的独特的股权结构。

一直以来,OpenAI对外都宣称自己是一家非盈利组织,言下之意,公司想要保持正常运转就需要不断输血,但投资人并不是慈善家。

为了在不违背公司初衷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引进外部融资,OpenAI在2019年3月推动成立了OpenAI LP(有限合伙)。OpenAI LP被官方称为“capped-profit”company,翻译过来是“有利润上限”的合伙企业。

为了保留OpenAI的控制权,在这家有限合伙企业当中,OpenAI Nonprofit作为GP,其董事会负责整个有限合伙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LP包括投资人和员工。

已经有人1000亿美元估值求OpenAI老股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目前,OpenAI的股权结构是微软和其他风险投资VC各持49%,OpenAI基金控制剩余2%。

与一般的风投回报方式不同,OpenAI并没有上市计划,也摒弃了传统的“击鼓传花”式的退出方式,而是让投资者和员工阶段式地获得有上限的回报。另外,投资回报若超出上限,超出部分将返还给非营利机构OpenAIInc,推动公司通用人工技术的研发。

从具体操作来看,未来OpenAI LP的利润流向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满足以马斯克为首的彼得泰尔、雷德霍夫曼等首批投资者收回初始资本。2015年成立时,OpenAl起始资金来自马斯克等人10亿美元的捐赠。

第二阶段,微软将有权获得OpenAl 75%的利润,直至收回其130亿美元投资;

第三阶段,在OpenAl的利润达到920亿美元后,微软在该公司利润分配比例将下降到49%,剩余49%的利润由其他风险投资者和OpenAl的员工分享;

第四阶段,在利润达到1500亿美元后,微软和其他风险投资者的股份将无偿转让给OpenAl的非营利基金。

有业内人士曾公开评价道:OpenAI的股权投资协议设计最显著的特征是,让投资者的回报与企业的收益高度绑定,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被迫”成为耐心的产业资本,真正实现“风险共担,利润共享”。

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当一个新模式出现时,教育市场的动作在所难免。对于投资人来说,在回报方式都尚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出真金白银,心里难免打鼓。

“OpenAI的股权投资协议目前仍是个理论上的分配方式,可能随时面临调整,最后怎么操作没有人知道,就在上一轮融资时,还有机构直接给Sam Altman打电话,确认这个分配方式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一接触过OpenAI融资交易的业内人士表示。

而更令投资者感到担忧的是,OpenAI股权投资协议的缔造者之一——Sam Altman在上周末突然被传出被“罢免”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周六早上开始,就不断有投资人或者潜在资方给我发信息询问情况,大家都担心Sam的事情会影响新一轮的估值,甚至是额度分配。”Dyllan称。

话音未落,更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昨日,根据媒体最新报道,OpenAI前CEO Sam Altman正在考虑回归。而推动这位OpenAI前CEO复出的主要动力就来自投资者。

据悉,在曝出Sam Altman被“罢免”之后,包括红杉资本普通合伙人Alfred Lin在内的几位投资人就对他表达了公开支持,老虎环球基金更是积极推动OpenAI董事会恢复Altman的职务。

截至目前,Sam Altman是否能够回归还未成定论,但根据上述媒体报道可知,Sam Altman已向投资人表明,如果回归,他希望重组新的董事会和公司治理结构。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Sam Altman回归与否,OpenAI未来都将经历一场混乱,而对于渴望拿到OpenAI股份的投资人而言,这无疑会令其感到不安。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