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 2021 上海圆满召开:多项通信亮点技术值得关注

观点
2021
03/01
12:38
亚设网
分享

2021 年 2 月 23 日 - 25 日,由 GSMA 主办的 2021 MWC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这是继 2020 年 MWC 受新冠疫情影响取消后的首次回归,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象征着整个行业正在逐步走出疫情的影响,迎来全面复苏。

在这届以 “和合共生”为主题的大会上,来自 ICT 领域的 200 多家企业展示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了 5G 连接、行业智联、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有哪些优秀的展示内容,值得重点关注。

5G 云网融合一体机

随着以 5G 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通信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IT与 CT 之间的边界也变得更加模糊。

越来越多的IT企业开始加入到对通信网络的研究,提出云与网的深度融合解决方案,赋能包括运营商和广大政企用户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的佼佼者,就包括浪潮(Inspur)。

在本次 MWC 上,浪潮可谓是风头尽出,一共展示了 7 大核心业务、39 个产品解决方案,震撼发布系列新品,展示了自身在 5G 和行业数字化领域的强悍实力。

面向 5G 2B 市场,浪潮全新发布云熠 5G 云网融合一体机(iAIO), 这是 2021 年浪潮在 5G 专网领域的首次发声。

MWC 2021 上海圆满召开:多项通信亮点技术值得关注

该产品基于英特尔第二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面向行业客户不同类型的计算与网络需求,提供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云和网的基础设施灵活适配、一体化供给、一体化服务。

它极具创新地融合了 5G、NFV、SDN 和云计算技术,提供边缘计算 IaaS、PaaS 能力以及统一可视化管理,能够以更加智能、灵活的计算和连接能力支撑运营商、行业客户按需建设 5G 专网及边缘计算基础设施,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一体化设备,iAIO 最大的特点就是轻量高效。

在出厂前,产品已经完成硬件集成及软件预部署工作。包含机柜、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以及虚拟化 UPF、5GC、CU/DU 以及丰富的云网融合能力应用等软件,都可以提前安装到位。用户部署 5G 及 MEC 边缘计算时,能够实现 “开箱即用”,极大地提升了部署效率,缩短了业务上线时间。

此外,iAIO 还具备稳定可靠、高性价比的特点。客户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对设备进行半高、全高等形态定制。在部署到位后,也可以根据业务增长进行弹性扩容,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据了解,浪潮 5G 云网融合一体机此前已成功在浪潮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AIRS) 5G 科研专网、浪潮扬州东部湾 5G 智慧工厂等部署落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SR

除了 5G 云网融合一体机之外,浪潮现场展示的另一个产品,也成功吸引了在场观众的注意,那就是融合架构整机柜服务器 SR。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流行,数据中心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被建设起来,成为支撑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但是,传统数据中心却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例如,目前普遍采用分布式架构的数据中心,设备之间的带宽远远低于主板内或设备内的互连带宽,且网络协议复杂,层次众多,协议的转换和处理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严重制约了业务系统的扩展性。

再例如,对于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庞大的硬件部署非常耗时,管理和运维工作也极为复杂。

面对这些挑战,SR 应运而生。

从外观来看,新一代 SR 采用 42U 机柜,前方由上半柜 12U,下半柜 20U 的区域放置服务器节点,中间 3U 是集中管理模块 RMC,和 10 个电源模块,集中给整机柜供电,代替传统机架的分散供电。

MWC 2021 上海圆满召开:多项通信亮点技术值得关注

整机柜 N+N 冗余的集中供电设计,满足多节点供电需求的同时,均衡整个 Rack 负载输出,使整个设备满负载时电源工作在 50% 负载最佳效率点,以达到 94% 转换效率。

SR 机柜的背部,是一个整体的风扇墙。每 4U 三个风扇组成一个风扇模组(2+1 冗余),总共 9 个风扇模组。机柜可以实时监控送风口温度,动态调节风扇组转速,有效得降低散热功耗,提升散热效率。

作为整机柜服务器,SR 的服务器、交换机均在工厂一体化集成于整机柜,统一采购,部署便捷。整机柜一体化交付,极大节省上架部署实践,提高交付速度。整体独家售后服务,也大幅降低了客户的运维压力。

SR 整机柜服务器基于 ODCC 开放计算标准,通过节点组合和资源池化,完美适用于云计算平台搭建、大数据分析、分布式存储、深度学习等应用场景,安全可靠、节能降耗,能够帮助用户降低 TCO。

目前,SR 已经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通信、能源、金融、教育等行业,整机柜市场占有率高达 60%。

5G + 行业基础网络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行业专网是 5G 的重要应用方向。随着 5G 加快与垂直行业的融合,5G 专网的建设需求也在持续升温。

如何才能快速完成 5G + 垂直行业基础网络平台的建设?如何才能帮助行业用户降低网络的部署难度?面对这些问题,来自广州的老牌通信设备商京信通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们推出了基于 intel 至强 D 系列处理器及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的业界首款商用 5G 云小站,并创新构建了 “确定性 + 服务化”的高性价比 5G 端到端的基础网络平台——FleX5。

该平台由 5G 云小站、轻量级 MEC、轻量级核心网、5G CPE 终端、网管系统、泛在物联网络组成,是一个集 5G 确定性、灵活性、开放化、轻量化、云网融合以及泛在物联关键特性于一体的 5G + 行业基础网络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方案中的 5G 云小站,采用主机单元 + 扩展单元 + 远端单元组成的三级分布式架构,基于英特尔芯片强大的扩展性、先进性和通用性,能够为用户和行业带来更高性价比的 5G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业务体验,助力 5G 网络多元化发展。

方案还包括基于英特尔软硬件技术的轻量级核心网及轻量级 MEC,可以满足 5GC 基本业务,也可以提供本地分流、无线能力开放、第三方应用服务功能。

该方案可以完美支撑行业应用碎片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网络需求,支持各种应用的生态共建。

5G 云化小基站

本次 MWC 首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部分厂商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了产品发布,其中就包括 H3C(新华三)。

H3C 发布的产品中,同样有一款 5G 云化小基站,型号是 UniCell5100。

根据 H3C 的观点,未来包括超高清视频、VR/AR 在内的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大型赛事直播、VR 游戏、远程培训、远程医疗等场景。这将会催生巨大的室内流量需求。而 5G 小基站恰恰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Unicell5100 基站,采用通用 x86 架构服务器作为 BBU 硬件,以英特尔 FlexRAN 平台进行基带信号处理,并配置最多 64 个远端射频单元(pRRU)实现室内信号快速覆盖,大幅提升室内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和性能。

借助这款产品,能够高效灵活的实现 5G 网元与 MEC 及行业应用的深度结合,通过统一云资源池助力运营商为政企行业提供包括 5G 网络在内的融合 ICT 服务,为运营商未来 5G 网络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 5G 云化小基站之外,H3C 还发布了 UniServer R6900G5 服务器,采用英特尔至强第三代可扩展处理器,具备高效、敏捷、安全、可靠等新特性,可以为企业智能化创新及核心业务转型提供强大动力,助力用户业务的数字化变革。

5G 开放平台和 AI 创新技术

佰才邦(Baicells)是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一家专注于 5G/4G 无线宽带接入解决方案、业务运营平台研发、未来无线宽带技术创新的高科技创业型公司。

本次 MWC,佰才邦也带来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与英特尔下一代技术和标准部联合开发的 AI 智能 5G 开放平台——RIC(Radio Intelligence Controller)。

该平台通过标准接口开放 5G 网络的数据,再通过英特尔的 AI 云计算和存储技术提取 5G 网络数据的价值,以此实现对 5G 网络的动态优化。

MWC 2021 上海圆满召开:多项通信亮点技术值得关注

简单来说,基站数据通过标准接口上传到位于云平台的 RIC。RIC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处理后,将调整策略下发回基站,实现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佰才邦和英特尔、中国移动共同进行了 RIC 的技术实验,由 AI 控制 UE 切换门限,根据周边小区的信号,负载等诸多因素,由近实时 RIC 来精准控制 UE 的切换。实验结果显示,经过 AI 对整片的簇优化后,UE 的业务质量大幅提升,有效的降低了掉话率。

RIC 是真正意义上的 5G 和 AI 的结合,可以大幅降低运营商的运维成本。

RG-5G 多合一本地核心网解决方案

RG-5G 多合一本地核心网解决方案是锐捷网络推出的 5G 面向垂直行业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

它由 5GC/UPF、轻量化 MEC、多业务网关、交换机、BBU 五部分组成,适用于垂直行业、园区场景提供端到端的 5G 专网服务,为 5G 手机或者 5G 数据终端提供 5G 接入服务。

该方案采用 X86 架构,基于英特尔软硬件平台,所有网元均可以运行于单一的通用 X86 服务器平台,实现硬件的白盒化和轻量化部署。方案支持关键网元(AMF、SMF、UPF)的池化技术,实现网元的灵活扩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方案还支持多切片,实现不同业务,不同资源的隔离要求。

方案集合了轻量核心网 / UPF、MEC、多业务网关与 BBU 的一体柜方案,通过与无线单元配合,可以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 “5G+WLAN”专网方案。

此外,方案还支持虚拟化技术,可灵活加载边缘计算(MEC)的 APP,如定位引擎实现通信网和定位网融合,如 CDN 缓存实现应用带宽和时延降低等,满足垂直行业应用。

多合一的 RG-5G,可以满足紧凑建网需求,降低客户 5G 专网的总建设成本。

5G 融入百行千业,才可以赋能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从本届 MWC 的参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了 5G toB 行业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借助英特尔提供的强大开放平台和成熟硬件,构筑 5G 以及 MEC 边缘计算基础设施架构变得更加容易,组建 5G 行业专网的难度也大幅降低。

期待更多的行业应用场景能够落地,让我们的 5G 之花开遍每一个角落!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