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抛储即将启动 影响几何?

观点
2022
09/06
22:39
亚设网
分享

国信证券农产品分析师覃多贵认为,本轮冻猪肉储备投放的影响可能更多在心理及情绪层面,难以改变大的供需偏紧格局。 9月6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称,为切实保障中秋、国庆等节日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将于9月8日投放今年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近期加大猪肉储备投放力度。


受此消息影响,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今日下跌1.45%,收报22067.9元/吨。那么,冻猪肉抛储的影响究竟如何,是否会改变猪价的中期趋势呢?


国信证券农产品分析师覃多贵分析称,考虑到2021年下半年猪价进入熊市底部后,中央储备收储成交率都不高,实际收储量大约只有10万吨左右,目前中央储备可供投放的货源是否足够充分亦存在疑问,这决定其未必能像2019-2021年上半年那样维持连续密集的投放。


因此,覃多贵认为,本轮冻猪肉储备投放的影响可能更多在心理及情绪层面,难以改变大的供需偏紧格局。


1、更可能是“预防式抛储”在猪价上涨过快时,冻猪肉抛储是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有效供应、保障价格总体平稳的重要主要手段之一。具体而言,覃多贵总结道:


当猪粮比价连续2周处于10:1-12:1,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30%~40%之间触发猪价过度上涨二级预警,政府启动猪肉储备投放;


当猪粮比价高于 12∶1,或 36 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40%时为一级预警,政府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


根据发改委官网监测信息,截至8月24日,全国生猪价格为22.37元/公斤,玉米价格为2.86元/公斤,猪粮比价为7.82,低于三级预警的临界值9:1。而从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来看,截至8月26日,36个城市平均零售价为20.11元/斤,较上年同比为19.7%,亦未达到二级预警的同比涨幅30-40%的标准。


因此,覃多贵认为,本次冻猪肉抛储政策的出台并非真实达到预案所确定的触发条件,而更可能是预防式抛储:


一方面,从农业部监控批发市场白条均价来看,截至8月29日,全国均价为29.57元/公斤,同比涨幅已经达到39.4%。考虑到批发价到零售价的传导存在一定时滞,若猪肉批发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后期零售价格同比涨幅进一步上升到30%以上亦是可能性较高的事。


2、生猪供需格局及此轮猪肉抛储的影响结合生猪供求两方面推演,覃多贵认为,从目前到春节期间,国内生猪供需总体呈现出较8月更为偏紧的格局。不过,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风险点:


一是疫情反复冲击及整体经济环境较差,后期猪肉消费季节性走强的程度可能弱于往年。


二是由于行业二次育肥及养大肥猪的广泛参与,这可能会减少9、10月实际供应,但缓解11、12月的紧张格局。


从冻猪肉抛储来看,覃多贵表示:


考虑到2019-2021年猪价高位运行期间,中央储备猪肉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放, 2021年下半年猪价进入熊市底部后,中央储备虽然进行了多轮收储,但收储成交率都不高,实际收储量大约只有10万吨左右,目前中央储备可供投放的货源是否足够充分亦存在疑问,这决定其未必能像2019-2021年上半年那样维持连续密集的投放。


综上所述,覃多贵认为,本轮冻猪肉储备投放的影响可能更多在心理及情绪层面,难以改变大的供需偏紧格局。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国信证券9月2日研报《猪肉抛储即将启动 其影响会有多大?》,分析师:覃多贵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