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IT领域迎来新机遇

观点
2022
11/18
08:33
亚设网
分享

为推动“十四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制定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

业内人士表示,《规划》又一次明确了医院及公卫信息化的建设方向,如智慧医院、互联互通建设等。在顶层文件的指引下,后续信息化建设的细节性文件有望逐步落地,下游医院互联互通等需求或释放。由于疫情等因素,今年或为医疗IT行业订单、业绩的双重低谷。《规划》奠定了“十四五”期间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基调,对后续建设重点提出明确要求,在外部因素逐步平稳之后,预计在政策促进+今年订单低基数影响之下,订单拐点有望加速到来。

事件驱动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出台

2022年11月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显示,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制定并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引领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指出,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加速推进高速泛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集约共享、安全可控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光纤宽带、虚拟专线和5G等网络建设完善卫生健康行业网。全民健康信息化统筹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互通共享取得标志性进展,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数字健康服务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推动每个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若干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 “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规划》部署八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是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三是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四是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五是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六是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七是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八是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此外,《规划》还部署开展八个优先行动。一是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二是健康中国建设(行动)支撑行动。三是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四是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五是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应对行动。六是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七是“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八是数据安全能力提升行动。

行业前景 医疗信息化建设增量空间巨大

过去三年,医疗信息化建设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放缓,而此次文件的发放,对医疗IT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从政府侧平台和医院端系统两个维度共同推动医疗信息化向更高的层级发展。

2018年8月22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相比而言,本次要求进一步提升: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互联互通等级要求较复杂,本次新增2025要求并未做明确等级限定,申万宏源证券初步判断约为三级医院达到四级至五级乙等(实现核心信息区域互联),二级医院达到三级至四级乙等(实现服务信息全院互联)。

而目前医疗互联互通水平仍较低。2021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数量13400家,其中有50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通过3级及以上互联互通等级测评,我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为3级及以上医院占比仅为3.75%。申万宏源证券认为,还有约500亿以上的增量建设空间。单医院从互联互通三级升级至四级至少需要500-700万元建设费用,假设有10000家医院需进行后续升级,则对应至少500亿元以上建设空间。

整体来看,截至2025年,增量信息和建设空间约在1000亿元以上,包括400亿元以上智慧服务评级空间,以及500-700亿元以上的互联互通建设空间,若综合考虑电子病历和DRG等改造,则空间更大。

未来在《规划》文件的指导下,政府端全面健康信息平台的覆盖度将进一步提升,另外,在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共卫生信息化相关企业,将受益于政府端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投资机会 医疗IT订单拐点有望加速到来

华创证券表示,《规划》又一次明确了医院及公卫信息化的建设方向,如智慧医院、互联互通建设等。在顶层文件的指引下,后续信息化建设的细节性文件有望逐步落地,下游医院互联互通等需求或释放。由于疫情等因素,今年或为医疗IT行业订单、业绩的双重低谷。《规划》奠定了“十四五”期间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基调,对后续建设重点提出明确要求,在外部因素逐步平稳之后,预计在政策促进+今年订单低基数影响之下,订单拐点有望加速到来。医疗IT相关标的有创业慧康、卫宁健康、嘉和美康、久远银海、万达信息、和仁科技等。

天风证券则认为,9月13日,国务院第188次常务会议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中央财政对部分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给予2.5个百分点的贴息,期限两年,申报贷款贴息政策至2022年12月31日止。卫生健康为贴息贷款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在贴息贷款和行业国产化的催化下,医疗IT需求有望加速恢复。建议重点关注嘉和美康(电子病历龙头,加速布局数据中心)、创业慧康(公卫信息化龙头,互联互通引领者)、卫宁健康(全面布局医疗大数据及互联网+)、久远银海(深耕医保信息化,医院端能力持续提升)、医渡科技(头部医院医疗大数据领先)。

国联证券指出,当前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度不高,2020年我国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厂商CR5市场份额约为34.1%,电子病历系统CR5市场份额约为58.5%。行业头部企业凭借较强的营销、研发和服务能力不断跑马圈地,大额订单比例不断增加。随着行业信创的逐步推进,预计医疗信息化行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规划》还提出建成若干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和行业治理,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充分释放数据价值。预计此举将进一步扩大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对于具体投资标的,国联证券表示,看好医疗信息化行业前景,维持“强于大市”评级。推荐业务网布局完善,存量用户众多的创业慧康;商业模式丰富的行业龙头卫宁健康;以及电子病历细分领域龙头嘉和美康。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