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观点
2022
12/12
08:32
亚设网
分享

小米数字系列的产品线细分,应该是从小米 11 这代开始。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小米 11

顺应了市场潮流的大中小三杯策略,分化出小米 11、小米 11 Pro 以及小米 11 Ultra 三种定位。

大概也是同一代,小米也喊出了全面冲击高端的口号。

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小米 11 首发了高通骁龙 888,并用上了 1 亿像素和一块高素质屏幕。而小米 11 Ultra 的记忆点就更简单点,「安卓之光」就是了。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但对于小米 11 Pro,这个被其他品牌用来走量的中杯产品,存在感相当低,或许是因为与 Ultra 一同发布,也或许是与小米 11 区分度不大。

到了小米 12 这代,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小米引入了「小屏手机」的概念,直接从尺寸上做区隔,小米 12、小米 12 Pro 也成了两款不同取向的产品。

算上后续的小米 12S Ultra,整个小米 12 系列的产品线便变得清晰了不少,记忆点也多了一些。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小米 13 系列

而刚发布的小米 13 系列,又对小米 13 和小米 13 Pro 做了一个调整,不止是屏幕尺寸,也融入了不同产品形态。

就如同雷军自己说出,这一代没有了大小杯的定位区分,采用齐头并进的策略。

小米 13 被进化成直屏旗舰(也可以说是性能),三年时间,数字基础款一直在调整,找寻自己的市场定位。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小米 13 Pro

而 Pro 系列则一直维持小米数字系列原本的定位,是每年 Android 新机潮里旗舰的一个基准,也是小米的堆料水桶旗舰。

到了小米 13 Pro 这里,它还是三年之后,小米冲击高端的最新答卷。

小米也有家族化设计了

不同于直屏,且有着几乎全新设计语言的小米 13,小米 13 Pro 的整体风格几乎就是从小米 11 传承而来。

抛开摄像头模组的异同,曲面屏幕,有弧度的后盖以及金属中框,与前两代保持的四曲面立体设计保持同步。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不过,小米 13 Pro 的细节上运用了更多的曲线来增加圆润度,整体摸上去几乎感受不到「直角边」元素,这倒与小米 13 走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爱范儿内容部许多同事第一眼看到小米 13 Pro,几乎异口同声的喊出了 MIX 4。

如此的一致性,其实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陶瓷材质的运用,二是方形摄像头模组。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陶瓷的运用带来了温润的手感

之所以小米 13 Pro 在各种元素和材质连接处,加入了许多曲线,增加整体的连贯和流畅的手感,为的就是突出陶瓷材质的温润优势。

陶瓷材质最早出现在小米 MIX 中,颇受好评,但工艺、成本、重量等综合因素下,陶瓷并没有成为主流的材质。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小米 MIX4

印象当中,也只有极少数的产品配备了陶瓷,而大多出现在小米 MIX 系列的产品里,陶瓷也几近是 MIX 的代名词。

摸到小米 13 Pro 旷野绿的温润手感,脑海里自然也与 MIX 4 结合起来,如此说来,「陶瓷」似乎也是小米产品的一个家族化设计要素了。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小米 13 Pro 的主摄提升到一英寸,摄像头区域还配备了一枚 3.2x 长焦镜头和超广角。但它并没有将摄像头模组做成一个硕大的圆形,而是选择了方形。

视觉上要比圆形小一些,倘若忽略厚度凸起的话,很难把它与一英寸挂钩。而方形的风格也比较近似 MIX4,再配合陶瓷材质,第一反应是与 MIX4 相似也不奇怪了。

即便是容纳了一英寸的主摄,以及陶瓷材质的加持,小米 13 Pro 机身的厚度维持在 8.38mm(科技纳米皮为 8.7mm),重量则是 229g(科技纳米皮为 210g)。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这个成绩放在一英寸的产品当中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变得更薄,但由于陶瓷材质,也变得稍重了一些。

而「有点重」也可能是许多人的一个初级印象。

其实手机的厚度、重量,客观上是可以用数字来代表,但轻薄(或者厚重)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用数字去衡量。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小米 13 Pro 上手的感觉其实要比小米 12S Ultra 要更轻薄一点,几乎与小米 12 Pro 差别不大。

可以说这是陶瓷材质和连续的曲线所赋予温润手感带来的加成,也可以说是本来小米 13 Pro 的厚度和较小的摄像头模组带来的错觉。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小米 13 Pro 正面,依旧是一块 2K 分辨率 6.73 英寸 OLED 屏幕。不过,发光材料升级到 E6,这块屏幕的亮度最高达到 1200nit,在户外阳光下也足以能看清屏幕,并且在室内亮度全开的状况下,变得有些刺眼。

另外,这块屏幕的规格、参数依然顶级,并且在出厂时都会逐一校准,为的就是在拍摄或者视频呈现上有着更为准确的还原。

哦,对了,小米 13 Pro 也支持 1920Hz PWM 调光,在一定程度上也更护眼。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小米 13 Pro 的设计,其实不如说是小米手机设计元素的一个融合,MIX 系列的陶瓷材质,以及从小米 11 开始树立的四曲面造型。

当你端详它的时候,会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但在细节上又加入了许多优化,让小米 13 Pro 成为很有小米元素的产品。

承接自 Ultra 的影像能力

自与徕卡合作后,小米的影像一下子就有了特色。小米 12S Ultra 的配置也打上了一个「专业」的标签。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但当相同的一英寸主摄放在小米 13 Pro 上,并配上一枚 14mm 的超广角和 75mm 的长焦,对于我来说,它最大的特点其实是「趣味性」。

主摄几乎师承小米 12S Ultra,他们有着一致的表现力,并且在颜色表达上保持着相同水准。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主摄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3.2 倍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2 倍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3.2 倍

大底带来的物理虚化,和夜晚成像的纯净度,依然是目前站在前列的影像能力。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左:徕卡经典,右:徕卡生动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左:徕卡经典,右:徕卡生动

同时 ,小米 13 Pro 同样提供徕卡经典与徕卡生动两种影像风格,相对来说,徕卡经典整体的对比度稍高,且色彩稍微收敛,而徕卡生动则更为跳脱。

小米 13 Pro 的直出影调呈现,或者说美学的表达方式也与这两种模式的选择有关。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并且,自小米 12S Ultra 开始,这种影调风格也成为小米影像的一个品牌特色。即便没有所谓的徕卡相框,小米手机所呈现的色彩影调也足以成为一个大众记忆点。

除了小米 12S Ultra 主摄影像能力的下放,之所以说小米 13 Pro「趣味」,其实要点还是在那枚 75mm F2 的长焦镜头带来的两种玩法。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75mm 焦段,其实也就是 3.2 倍的关系,并没有潜望结构,也没有所谓的 100 倍超远拍摄能力。

但在这个镜头里,小米做了一个「创新」,利用相机镜头当中的「浮动结构」,引入了两种效果,一是普通的 75mm 焦段带来的长焦视角,另一个则是切换后的「特写(10cm 微距)模式」。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原本中长焦很适合日常记录,利用较窄的视角去排除杂物,获得一个较为干净的画面。

再加上一个特写,算是打开了一扇「好奇心」大门,每次记录的时候,总会先调出特写的功能,看看会不会有更好的取材角度,可以说这枚 3.2 倍(75mm)中长焦镜头的调用频率相当高。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单论焦段的小米 13 Pro 是少一枚 2 倍(大概 50mm)的镜头,以及更远的拍摄能力。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左:2 倍,右:10 倍

2 倍的问题依靠主摄裁切,充分利用一英寸主摄的性能。后者,其实在实测中,在日常光线下 10 倍焦段依然画质可用,甚至在 20 倍所得照片也足以用在社交网络当中。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除了焦段外,小米 13 Pro 的趣味点也包括一些类似于「胶片」色彩的滤镜,和徕卡的大师镜头包。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即便抛开小米在主摄上附加的许多专业级的功能外,这些色彩、滤镜、镜头包也给日常的拍摄、记录带来了相当多的可能性、趣味性。

在体验小米 13 Pro 的这段时间内,我拿出手机用其取景框观察世界的频率明显提升,即便摄影水平依然有限,它依然激起了用手机持续创作的热情。

而这也是手机,或者说移动影像,给许多普通人带来了更强的创作欲望,让随手拍,变成了认真拍。我想这才是小米不断在影像上发力,而终于在今年有了明显进步,并取得了一个阶段性成果。

MIUI 14,不再一味的做加法

小米对于 MIUI 14 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自信。

这种自信在于,前后大概体验了接近两周的小米 13 Pro,系统软件大概都更新了一轮,但其版本号依然停留在 MIUI 14.0.4。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往常来说,在上市前,新产品会有着十分频繁的固件更新。以往的提前体验过程里,固件优化往往会有几轮关键的更新,解锁性能、影像的表现。

小米 13 Pro 这种出厂即是「成熟」版的 MIUI 14,且没有后续更新,属实少见,或者说更像是一种自信。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在这种自信下,小米 13 Pro 的影像表现十分扎实,即便是 75mm F2 这枚长焦镜头在频繁的调用、切换过程中,软件上几乎没有出现 bug 或者卡顿。

而 MIUI 14 本身,也有着相当的「稳定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的话,小米 13 Pro 就好像是一台发布了半年多,与软件系统达成了一种足够默契的产品。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MIUI 14 的稳定性有着很高的优先级,其次便是流畅度。小米表示在 MIUI 14 里对架构和调度极致进行了调整,并引入了全新的 MIUI 光子引擎。

直观上,在小米 13 Pro 中,整个系统的响应度和流畅性不能说是新机潮里的最佳,但它却有着如一的稳定表现。

在大负载(游戏),长时间负载(持续拍照、聊天)等场景中,MIUI 14 的表现几乎相同。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对于系统而言,稳定性和流畅度,其实是两则基本功,在前几个版本中,MIUI 表现的不尽人意。

此前 MIUI 一直是在做加法,动画、过渡形式、动态模糊、大小功能、互联形式等等,都加到了 MIUI 当中。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如此,也拖后了 MIUI 系统的响应度、流畅度和稳定性。也是许多普通用户寻求内测版、公测版的直接缘由,最终也造成了口碑问题。

MIUI 14 迷途知返。

「MIUI 14 更新了什么?」许多同事得知小米 13 系列会首发 MIUI 14 时,他们所急切想知道的。

但,MIUI 14 本身其实并没有为系统风格、动画等改头换面,MIUI 14 的诸多改进、变化几乎都是围绕着「精简」、「流畅」、「加速」这些定制系统的基本功来展开,变成了减法。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因此,当初次上手小米 13 Pro 时,除了在引导激活过程里,有着明显的「MIUI 14」外,无论是外观还是一些功能性上,很难察觉 MIUI 14 的存在感。

MIUI 14 注重的是内在的升级。

从定制系统「大而全」的趋势,转向了使用体验为第一优先级。

MIUI 14 几大板块的升级或者改变,也是围绕着更顺畅、更好用为重心。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至于那些大文件夹,大图标,或者说是其他的互联新功能来说,我觉得这些都是 MIUI 14 锦上添花的功能,更稳定、流畅且顺手的 MIUI 14 才是其最大、最有诚意的改变和升级。

游戏手机成为伪命题?

在预热阶段,卢伟冰并不罕见的帮着小米转发和宣传小米 13 系列。

且他直接在微博上表示「2023 年你已经不需要一部电竞手机,电竞手机注定要消亡。」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Redmi K50 电竞版

有趣的是,在小米和 Redmi 的产品规划当中,有着那么一部电竞定位的 K50 电竞版。主打的就是强性能、强散热和硬核配置。

而小米 13 系列,不仅是小米 13,小米 13 Pro 依然在性能表现上有着「电竞级」的表现。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小米 13 Pro 搭载的是新旗舰的性能铁三角,高通骁龙 8 Gen 2 移动平台、LPDDR5X 运存与 UFS4.0 闪存。

配合 3400mm² 的散热 VC,小米 13 Pro 的规格配置也几乎就是「强性能、强散热」。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具体在《原神》游戏中,画质拉满的情况下,在「璃月港」无规则跑图的测试中,插上电源并用 5G 的状态下,30 分钟内,小米 13 Pro 平均帧率为 59.5fps,且 perfdog 得出的 1.5 稳帧指数也几乎是目前最前列的表现。

最为惊喜的是,在画质全开情况下,小米 13 Pro 对于《原神》的渲染分辨率直接来到 1920×864,此前 Android 旗舰们往往是以 1800×810 分辨率运行。

在更高画面精度,和长时间的运行当中,小米 13 Pro 仍旧能保持着很稳定性能输出。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再查看 CPU、GPU 调用,他们一直维持在一定的占用率,并不会因为机内的积热而出现降频或者降低占用率。

而在《王者荣耀》里,小米 13 Pro 依旧能够开启极高帧率且配置超高分辨率,画质和帧率都拉满。帧率也一如既往的稳定在 119.7 帧,稳帧指数为 0.8。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为了验证小米 13 Pro 性能铁三角配置的上限,在运行安兔兔跑分时,我也用 perfdog 记录了下功耗表现,小米 13 Pro 整机峰值功耗在 10W 左右,但整个流程下来,平均功耗在于 5.3W。

相对于前几代旗舰来说,小米 13 Pro 的峰值表现变化不大,但在整体功耗当中有所收敛。

这也意味着在高负载下,要更为省电,积热情况也表现的更好,往常需要外置风扇等被动散热的手段,如今一台旗舰手机即可达到。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 Redmi K50 电竞版

同时,它也有着更为标准的外观,甚至有着更好的影像功能,更高分辨率(2K)的屏幕,和独特的材质。

电竞或者说游戏手机,也正在被传统的水桶旗舰渐渐取代,小米 13 Pro 就是一个例子,它在高负载(原神)之下,已经显得有些游刃有余,持久性也达到了新的水准。

或许在看到这种表现之后,卢伟冰也发出了「电竞手机消亡」的观点。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而小米 13 Pro 也足以替代一台电竞取向的产品,当然了前提是你能接受曲面屏。

哦,对了关于续航,小米 13 Pro 内置了一块容量为 4820mAh 的电池,并内置了澎湃 G1 电池管理和澎湃快充双芯。

具体表现当中,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小米 13 Pro 能有着多长的续航力,而是系统带来的「安全感」。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即在熄屏之后,系统对于后台 App 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并不会偷电。

在我日常使用状况下,小米 13 Pro 往往有着超过 25 小时的使用时间(亮屏大概是 5 小时 30 分钟),在白天和晚上静置手机时,耗电曲线几乎平直,极少因为后台频繁调用而导致非常规使用时间内造成耗电。

这大概是 MIUI 14 稳定性和 G1 电池管理芯片带来的增益。

更沉稳的小米数字系列

在没有细分产品线之前,小米数字系列其实承载了相当多,既要是水桶旗舰,也要是探索性,既是六边形战士,也得有着足够的特色。

如此,也让小米数字产品变得难以定义。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米冲高」关键产品,小米 12S Ultra

而随着细分产品线,大中小杯策略展开,小米数字系列的产品也有点过于类似,开始互相影响。

当把 Ultra 产品线单独拿出,并赋予了「极致影像」的定位后,小米数字系列的三杯策略,也有了个解法。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并非像是从常规的配置规格上下文章,而是从受众人群以区分。按照这个逻辑,小米 13 系列再往前进了一步。

既然 Ultra 主打影像,那小米 13 和小米 13 Pro 则彻底摆脱大小杯的定位,以不同的形态,齐头并进。

当然小米 13 系列没有那么激进,仍然在屏幕、影像上做了些许区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开始模糊大小杯的定位。

小米 13 Pro 首发体验:一英寸大底,陶瓷机身,还有首发 MIUI 14

相对于新鲜感满满的小米 13 来说,小米 13 Pro 其实更像是小米传统数字系列的「正统」更迭版。

只不过相对于以往的小米数字系列,小米 13 Pro 显得更沉稳,少了些「探索」。

外观材质取了 MIX 的陶瓷,影像则是从 Ultra 下放,小米 13 Pro 做的就是配合新的 MIUI,成为一个新的有着堆料水桶体验的小米数字系列该有的旗舰水准。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