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临床期中结果积极,歌礼制药能否抓住NASH药“救命稻草”?

观点
2024
01/03
22:32
亚设网
分享

二期临床期中结果积极,歌礼制药能否抓住NASH药“救命稻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王健文

1月3日,歌礼制药股价高开后迅速上涨,盘中股价涨幅一度涨超11%,在触及1.45港元/股高位后,歌礼制药股价回落。午后,歌礼制药股价由涨转跌,截至收盘,歌礼制药勉强平收,股价为1.3港元/股,总市值不足14亿港元。

1月2日晚间,歌礼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一款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药物ASC41的二期临床实验取得了积极的期中结果。

歌礼制药成立于2014年2月,致力于解决抗病毒、癌症及脂肪肝疾病三大治疗领域中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被业界称为“中国本土丙肝第一家”。2018年8月1日,歌礼制药在港股敲钟,成为第一家通过港交所18A章节规则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

近年来,歌礼制药的丙肝药业务频频受挫,转而向新冠药物寻求突破。而随着全球新冠药市场萎缩,目前支撑企业业绩的新冠药利托那韦未来的市场规模或也将受限。此次取得新进展的NASH药物,又能否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二期临床获积极期中结果,但未来商业化前景待考

歌礼制药公告显示,经肝穿活检证实,每日服用一次的ASC41的二期临床试验取得了积极的期中结果。ASC41是一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产品。

具体而言,在服用ASC41片12周后,患者肝脏脂肪含量较基线的相对降幅平均值为68.2%,此外,第12周时,有93.3%的患者肝脏脂肪含量较基线相对降低30%及以上。

在肝酶方面,第12周时,经安慰剂校正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基线相对降幅平均值分别为37.8%和41.5%。同期,经安慰剂校正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较基线相对降幅平均值分别为27.7%、23.4%和46.5%。

在安全性上,ASC41片的总体耐受性相对良好。在3个试验队列中,不良事件大部分为1级。其中,在服用ASC41片的患者中,只有两名患者出现了与药物相关的2级治疗期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但并未出现3级或更高级别的TEAE。

不过,此次试验结果仅为该项试验的12周期中结果,ASC41的二期临床试验共计需要治疗52周并随访4周。

作为一种市场广阔的待解决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患病人群庞大。中信建投研报显示,目前国内共有超8000万名NASH患者。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到2025年,全球NASH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07亿美元,并于2030年达到322亿美元。

不过,用于治疗这一这一疾病的药物研发却一直进展缓慢,素有“研发黑洞”之称。目前,已有数百个用于NASH适应症的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但尚未有产品获得FDA批准。

在在研药物中,歌礼制药的ASC41在所处赛道中排行前列。此前,歌礼制药曾表示,作为治疗NASH的甲状腺激素β受体(THRβ)激动剂候选药物,ASC41在临床进度方面在中国排名第一,并在世界排名第三。

但与赛道中进度最快的产品相比,ASC41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3年7月,美国Biotech企业Madrigal旗下的THRβ激动剂Resmetirom(瑞司美替罗)向FDA申请注册上市,适应症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纤维化”。

除THRβ激动剂外,FXR激动剂、GLP-1类激动剂等产品均在开展NASH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其中,早在2021年7月,诺和诺德就开始在中国启动了司美格鲁肽用于非肝硬化性NASH的三期临床试验。而随着近年来GLP-1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投资研发相关药物。虽然大部分企业主要研究GLP-1类产品在降糖减重适应症上的应用,但目前已有部分国内药企将目光投向了NASH适应症,涉及企业包括石药集团、东阳光生物等。

也因此,歌礼制药的ASC41即使能够顺利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未来或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此外,ASC41还曾陷入过诉讼风波。2022年末,一家美国制药公司Viking Therapeutics, Inc.(下称“Viking”)曾就ASC41及ASC43F两款药物向歌礼制药、企业创始人吴劲梓及企业部分附属公司做出控告,认为上述两种药物侵犯了Viking的商业机密。

针对这一情况,2023年1月初,歌礼制药回应称,上述指控并无根据,并将就该等控告进行有力抗辩。公司还表示,ASC41及ASC43F均是使用自有技术研发的产品。

丙肝业务频频失利,新冠药成新业绩支撑点

在2018年上市之初,歌礼制药曾被称作“本土丙肝第一家”。

2018年6月,歌礼制药旗下丙肝药达诺瑞韦(戈诺卫)获批上市,成为了国内收个上市的本土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而当年年内,该款药物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7230万元。同在2018年,公司还代理了罗氏的一款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的药物派罗欣。

但在2019年,情况发生了转变。在当年的医保谈判中,3款进口丙肝直接抗病毒产品在平均降价85%的情况下被纳入医保,但歌礼制药的达诺瑞韦未能谈判成功,错失了市场先机。

而后,随着国内丙肝、乙肝治疗方案逐渐完善,派罗欣的市场地位也受到了挑战,也因此,罗氏决定将派罗欣退出中国市场。2022年8月,歌礼制药公告称,将于当年12月31日起终止提供派罗欣的商业推广服务,即停止代理该药物。

在丙肝业务上屡屡受挫后,歌礼制药也逐渐停止了在丙肝业务上的投入。在2023年6月的一份公告中,公司表示,未来将不再积极推广HCV(慢性丙肝)产品,并将会把上市募资中原定用于推广HCV产品的资金转用于肿瘤候选药物的研发。

受此影响,2023年起,歌礼制药的主要收入来源便由代理派罗欣转为了抗新冠药物利托那韦。

2022年10月,歌礼制药与辉瑞签订了中国大陆市场利托那韦授权与供应协议。根据协议,歌礼制药将授权辉瑞中国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公司的利托那韦片,用于新冠药物Paxlovid,且公司将为辉瑞生产和供应利托那韦片。2023年1月,歌礼制药又与先声药业签署了协议,将为先声药业的新冠口服药“先诺欣”(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提供利托那韦片产品。

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歌礼制药的营收达到0.47亿元,同比增长21.7%;期内亏损0.17亿元,同比收窄81.2%。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公司推广服务(代理派罗欣)收入由0.33亿元降至0元,而利托那韦的收入则由69.1万元增至了0.44亿元,增幅达到6291.8%。

也就是说,2023年上半年,歌礼制药的营收中,利托那韦的收入占比就达到了94.97%。不过,虽然利托那韦成为了歌礼制药营收新的支撑点,但未来这一情况能否持续仍属未知。

自2023年以来,新冠药的市场规模便开始逐渐萎缩。以辉瑞为例,2023年初,辉瑞发布的业绩指引显示,其预计2023年新冠药物Paxlovid的营收为80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58%。而从辉瑞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上看,今年二季度,Paxlovid全球销售额只有1.43亿美元。这或许意味着利托那韦未来的市场规模也将受限。

除了上述已上市产品外,截至2023年6月末,歌礼制药还保留着12条研发管线。其中包括5款病毒性疾病产品管线,适应症包括慢性乙肝、艾滋病、新冠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4条NASH/PBC(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产品管线,除了上文所述的ASC41外,还包括2款用于治疗NASH的产品以及1款用于治疗PBC的产品。此外,公司还拥有两条肿瘤产品管线,适应症分别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以及晚期实体瘤,以及1条适应症为痤疮的管线。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