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院士逝世,享年 93 岁

观点
2024
03/20
16:30
亚设网
分享

感谢IT之家网友 Princw、鹅鹅鹅摸摸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3 月 20 日消息,哈尔滨工程大学今天发布讣告,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IT之家备注读音:é)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 年 3 月 19 日 22 时 58 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 93 岁。

IT之家注:杨士莪是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院士。

杨士莪院士,河南南阳人,1931 年 8 月 9 日出生于天津市。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正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杨士莪感受到国家的需要,毅然选择肄业报名参军,来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带着满腔热血投身于人民海军建设事业。

杨士莪在大学时期1952 年,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开始筹建,杨士莪又奉调来到哈尔滨,扎根在这片黑土地上。

在哈军工时期的杨士莪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声学科在国内属于空白。1956 年,杨士莪接到通知,学校要派他去苏联学习国家急需的水声学,杨士莪从教授天文改行研究水声专业,一头扎进了这个陌生领域。

1957 年在苏联学习期间,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学,想从国外买,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刻骨铭心的感受让杨士莪立志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杨士莪作报告

杨士莪用日、德、英、俄 4 种文字书写的笔记“水声科学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领域,如果只是办声纳专业,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不立这个标杆,不向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更高水平。”1960 年,杨士莪回国后,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还编著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学》,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讲授并指导编写了《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课程和教材。

1970 年至 1980 年,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领导完成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的研制工作,为国家海洋工程技术相关领域发展提供了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21 世纪,“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这一项目的研制。

杨士莪院士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94 年指导南海考察(左四)1994 年 4 月,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近百名科研人员的两艘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的杨士莪十分激动,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也是第一次由我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1995 年,杨士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士莪院士扎根水声学科教育近 70 年,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工程专业,潜心培育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打造了水声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推动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发展,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

杨士莪院士长期致力于水声信道与声纳系统环境、水声目标探测与定位、水声发射与接收技术等领域研究,开创了我国深海水声定位方法和技术,成功研制一系列国际先进的水声系统,实现国家海洋装备技术的重大原始创新。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组织我国首次南海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在规划、指导、促进我国水声事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为海洋强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士莪院士两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曾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终身奉献海洋”奖章,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