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寿3亿增资落地:两股东按比例出资,“补血”以提升偿付能力

观点
2024
05/27
18:30
亚设网
分享

中华人寿3亿增资落地:两股东按比例出资,“补血”以提升偿付能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了解到,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批复同意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人寿”)增资,注册资本由26亿元增加至29亿元。

中华人寿由中华保险集团及中华财险共同持股,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80%、20%。今年3月,中华人寿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寿增资议案,同意公司增资至29亿元。中华人寿向股东中华保险集团和中华财险定向增发普通股3亿股,其中向中华保险集团定向增发2.4亿股,向中华财险定向增发6000万股;增资价格为1元/股。

对于增资原因,中华人寿在相关公告中提及,是因发展需要。

透视中华人寿当前的发展表现来看,成立于2015年11月的中华人寿,总部设立于北京,目前已在新疆、北京、河北、四川、天津开设分支机构。

业绩方面,中华人寿在2021年保费收入突破50亿元,次年保费收入增长至65.14亿元,但在2023年,保费收入有所收缩,仅实现57.39亿元。对于保费下滑,中华人寿直言,“由于公司属于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公司,处于业务的发展期,公司与行业保费增速偏离度较高。”

保费收缩因中华人寿主动进行新业务限制,背后受到偿付能力承压影响。

近年来,中华人寿偿付能力逐步下滑,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21年末的115.85%、156.83%,逐步下滑至2023年末的71.18%、126.84%。明显低于人身险公司2023年末110.5%、186.7%的平均水平。

背后不可忽视的是,亏损扩大导致的净资产减少。从利润表现来看,成立8年多的中华人寿暂未进入盈利周期,且近三年亏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2021年-2023年分别净亏损0.68亿元、2.51亿元和6.23亿元。对于2023年公司增亏,中债资信提出,主要是受到投资收益下降及承保亏损加剧共同影响。

其中,在营业支出项内,中华人寿退保金支出明显增长,从2021年的1.66亿元,增至2022年的4.38亿元,再至2023年,增长至11.44亿元。

也是在亏损加剧影响下,中华人寿2023年末净资产13.57亿元,同比下滑了28个百分点。

为恢复业务发展增速,对于中华人寿而言,亟需提升偿付能力。此次增资,也是有效提升偿付能力的重要一步。事实上,中华人寿一直在寻求外源性资本补充,早在2017年,中华人寿曾提出向中华保险和中华财险申请15亿元增资,注册资本拟增至30亿元。但该增资方案在当年10月即撤回。

2019年,中华人寿获批增资3亿元,注册资本提升至18亿元;2021年,中华人寿再度启动增资,并在同年末获批,借此,其注册资本增至26亿元。

此外,中华人寿还推进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先后发行“20中华联合人寿”“23联合人寿资本补充债01”,两度发债额度均为6亿元。

此次3亿元增资落地,中华人寿外源资本补充再进一步,但对其而言,更为关键的,还需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提升内源性资本的创造能力。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