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视越来越智能、画质越来越清晰时,电视背后缠绕的线缆却成了科技进步的“反讽”。一根电源线、一根HDMI线、一根网线……这些物理连接的存在,让现代家居的简约美学与功能主义始终难以调和。
与此同时,在汹涌的数智化浪潮下,电视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超高清内容爆发、AI场景延伸、多屏生态融合。遗憾的是,HDMI、DisplayPort等传统接口技术受制于能力短板,难以承载起这场技术迭代的野望。
当传统接口仍在为带宽、供电、交互等掣肘时,近日一项由中国主导的接口标准——GPMI(通用多媒体接口),正式发布。它不仅以最高192Gbps带宽和480W供电能力刷新行业上限,更以“一线通联”的极简理念,重构电视作为家庭智能中枢的美学与交互逻辑。
笔者认为,新一代的GPMI接口技术,将彻底终结“线缆丛林”的电视旧时代,应该且必然成为新一代电视的标准配置,从而让电视从单纯的显示设备进化为家庭智能生态的“神经中枢”,开启电视价值升维的新纪元。
GPMI横空出世,破解电视进化的“三重枷锁”
“如何完美隐藏电视线路”“电视机电线隐藏大法”“不预埋也能轻松隐藏电视线”……在小红书上,有很多有关如何在装修中隐藏线缆、让电视背景墙变得简洁干净的帖子。这些奇思妙想的背后,折射出一个窘迫的产业现实——现在的电视接口与用户需求严重错位。
如今市面上的电视,音视频流传输、数据传输、网络连接、控制信号传输以及供电等功能,需要多个接口或线缆来支持,这不仅让布线变得复杂、客厅显得杂乱,更让电视的进化升级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近年来,为了突破增长瓶颈,电视产业谋求一系列变革,主要的演进方向有三个:一是超高清化,去承载大量4K、8K内容和服务;二是AI化,创造更多“用”电视的应用场景;三是生态化,实现大小屏等跨终端的智慧联动、生态资源共享。
然而,传统接口技术却成为制约进化的“暗礁”。以当前电视搭载的HDMI2.1接口为例,其满血版48Gbps带宽虽勉强支撑8K@60Hz内容,却无法满足8K@120Hz或16K的未来需求。2022年发布的DisplayPort 2.1虽将带宽提升至80Gbps,但供电能力也仅为240W,难以支撑大屏电视与高性能外设的协同运作。
更关键的是,二者均囿于单向传输逻辑,无法实现设备间的双向控制与数据交互,导致AI语音助手、跨屏协作等场景始终停留在“半智能化”阶段。
如何承载指数级增长的超高清内容?如何融入AI驱动的交互革命?又如何成为跨设备生态的核心枢纽?电视产业要想实现新一轮迭代升级,亟待跨越这三重挑战。
近日,由50多家中国公司组成的深圳8K超高清视频产业合作联盟,发布了共同研发的新一代GPMI接口标准,为电视产业跨越挑战带来了希望。笔者了解到,GPMI分为Type -B与Type-C两种类型:Type-C版本与现有USB Type-C接口兼容,最高可支持96Gbps的数据传输和240W的电力传输;GPMI Type-B版本接口较大,能提供高达192Gbps的带宽以及480W的电力传输。
新一代接口的出现,打破了困扰电视产业升级的桎梏。仅通过一根线,GPMI就能确保4K/8K超高清画面稳定传输,还能为外接设备提供充沛能量;双向控制协议的引入,则让电视不再是信号接收终点,而是可以反向操控游戏主机、智能音箱的指挥中枢。
这些技术突破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当用户仅用单线连接电视与其他智能设备,就能同步实现4K/8K画面传输、480W供电和多屏交互时,传统接口堆叠的复杂连接方式便显得笨拙而多余。这种“减法式创新”不仅简化了物理连接,更释放了电视作为智能终端的可能性边界。
七大技术优势,奠定GPMI“标配”实力
平权普惠,是创新科技的终极追求。成为行业标配,实现亿级电视用户的广泛覆盖,是GPMI的必然发展方向。
据笔者了解,新一代GPMI接口拥有七大核心优势——双向多流、双向控制、高功供电、生态兼容、极速传输、快速唤醒和全链安全,可以说重新定义了“超级接口”的技术内涵,这也为其成为新一代电视的标准配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以双向控制为例,GPMI允许电视向其他设备发送指令,由此用户可通过电视遥控器直接操控手机应用,或将电视算力共享给智能家居设备。这种交互逻辑的革新,为AI电视的场景拓展打开了新空间。
在传输性能维度,GPMI Type-B 192Gbps的带宽是满血HDMI 2.1的4倍,足以支撑未来5-8年超高清内容传输需求;在供电能力上,GPMI Type-B 高达480W的功率输出让外接设备摆脱独立电源成为可能,不仅可以简化设备连接,还能支撑分体电视实现灵活升级;生态兼容性上,GPMI与主流接口协议生态融合协同,全面兼容USB接口标准;而极速传输、快速唤醒和全链安全等特性,共同构建起用户体验的完整闭环。
这些技术特性在具体场景中转化为了革命性体验。比如,在家庭娱乐场景中,GPMI可实现电视、音响、游戏主机等设备的“一线串联”,组网节点数高达128个,时延降至毫秒级,对比传统方案中需要独立布线、信号分配器的复杂架构,GPMI不仅将安装成本低,更让多设备协同如“意识流动”般自然。
标配GPMI,不仅可以解决当下的电视线缆多、交互差等痛点,更能兼容用户的未来体验。比如,GPMI Type-B接口预留了充足的带宽与供电余量,可兼容未来16K、VR/AR等新兴技术。这意味着,现在购买的GPMI电视在5年后仍能与新技术无缝对接,彻底解决消费者的“过时焦虑”。
在笔者看来,具备七大技术优势的GPMI接口是新一代电视的“必备要件”,电视产业应加速拥抱GPMI,通过技术迭代带动体验升级,从而推动电视产业重回增长区间。
普及GPMI电视,重构产业价值的“连接革命
在笔者看来,接口标准的升级从来不只是技术迭代,更是产业话语权的重新分配。当某个技术体系能够同时满足消费体验升级与产业链成本优化、安全诉求时,其成为行业标配便成为必然选择。
从消费者视角看,新一代接口的普及意味着“永不过时”的设备兼容性。用户无需担心新购置的游戏主机、流媒体设备与电视的连接适配问题,单线全能的特性让电视始终处于技术生态的兼容核心。这种“面向未来”特性,正在成为高端电视市场的关键购买决策因素。买电视优先选GPMI电视,相信会成为一种消费风潮。
对制造端而言,接口标准的统一将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原本需要为不同接口配置的电路模块、散热结构和工业设计,现在可以集中资源进行单接口深度优化。另外,自主技术标准的建立,使得产业不必再为国际标准的专利授权支付高昂成本;同时因为GPMI自主可控,也大大降低了国际政经局势复杂多变而外溢的产业风险。
笔者注意到,2024年底,海尔已推出全球首款搭载GPMI技术的AI智能电视,后续创维、海信、TCL、康佳等国内电视主流品牌大概率都会加入GPMI联盟,陆续发布自己的GPMI电视新品。近年来,中国主流电视企业都在积极谋变创新、以突破增长瓶颈,标配GPMI对他们而言将是一次产品迭代、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
当标配GPMI成为一股产业洪流,电视的角色定位将发生本质转变——从显示终端进化为智能生态的核心节点,从消费品升级为可持续迭代的智能平台。这种价值重构,或许才是接口革命最深远的产业意义。
结语:连接简史与空间进化
人类技术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连接简史”。从青铜时代的绳结到5G时代的无线传输,每次连接方式的革新都深刻重塑了文明形态。今天,当物理接口开始承载数据、能量与控制的三重流动,我们正在见证空间智能化的关键一跃。
新一代接口标准的意义,不仅在于终结电视背后的“线缆丛林”,更在于为家庭空间注入新的交互可能。当所有设备通过单线实现能力融合,当电视突破物理界限成为家庭智能中枢,技术终于回归其本质使命——让复杂隐形,让体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