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业陷入“烧钱大战”,互联网巨头们“降维打击”传统菜贩

快报
2020
12/04
16:32
亚设网
分享

“微信收款4元”“微信收款30元”……

早上7点到10点的菜市场,耳熟能详的到账提示音此起彼伏。随着太阳升起,菜市场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激烈的“战场”。

而另一边,15元的三黄鸡、2元的吐司,手机屏幕前也有不少人掐着时间准备在网络市场上实现“秒杀”。

近日,一篇名为《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的文章引起广泛的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互联网企业都涌入卖菜,那些靠卖菜为生的小摊贩怎么活?

在这一场产生于云端,基于算法和资本的战争中,传统的菜贩们似乎毫无还击之力。

生意难做

像大多数菜贩一样,阿辉卖菜也是一门“家族生意”。在阿辉位于广州的一个卖菜档口里,容纳下了阿辉夫妻两人,和他们的两三个亲戚。

阿辉自嘲自己从小卖菜一直卖到大,初中毕业之后,命运仿佛已经安排好了一样,他顺理成章地接手了父亲的生意。“小时候寒暑假就从茂名来广州帮父母卖菜。到现在30岁了还在卖菜。”

既是老板,又是采购、物流,同时也是店长的阿辉自打加入这门“家族生意”以来,几乎每天都会在凌晨两点起床。

随后,阿辉就要开车赶往广州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有时是芳村批发市场,有时是江南批发市场,然后再把菜运回位于越秀区的档口。这一来一回的路程,需要至少两个小时。日复一日,阿辉基本上每天都是早上6点钟开档,晚上9点收档。

而在今年过完春节之后,已经十多年卖菜经验的阿辉开始隐约感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威胁。他说,现在每天的进货量都需要更加谨慎,一旦到晚上还卖不出去,等到餐厅来低价收购,那就只能做亏本的生意。

不仅如此,还有来自疫情的冲击。阿辉的菜档正处于市场的其中一个入口,坐拥着最好的人流,但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原本宽大的入口已经被围了起来,仅剩下一个两人宽的出入口。“人流对生意有影响,再加上超市、电商都在竞争。”

突如其来的疫情催生了人们新的消费习惯。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线上买菜迎来爆发性增长,每天新增用户超过4万人,客单也从50元被抬升到了70至80元。今年2月份,叮咚买菜的营收就实现了12亿元,而去年12月的单月营收仅为7亿元。

全行业陷入“烧钱大战”,互联网巨头们“降维打击”传统菜贩

图片来源:头豹研究院

与此同时,电商也在抢夺B端市场,前者有饿了么有菜、美团快驴等生鲜B2B品牌,后者有叮咚买菜正在测试的To B业务。

因此,菜档供货给餐厅、食堂的路也越来越难走,目前阿辉只能寄望于能拉到一些单位饭堂的生意。

事实上,卖菜已经不是一门发财的生意。“档口费每个月租金16000,人工费20000,小孩读书4000,停车费2000,油费3000,还有房租……”阿辉坦言,现在每个月的收入不会剩很多。

赚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对于卖了25年猪肉的老陈而言也是如此。老陈夫妻俩曾经靠着这档生意将3个子女养大成人,但要是放在今天,老陈说不敢想象。

效率革命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曾在《西都赋》中描绘了长安城作为四方物产汇聚和商人云集之地的景况,“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但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这样的场景现在已经难以见到。

如今,中间渠道多,供应链效率低的商贩交易开始与现代社会“脱节”。以蔬菜为例,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研究指出,从生产端到菜市场菜贩手中,一线城市约经手4个左右的中间商,低线城市甚至更多。

多次的转手既抬高了蔬菜价格,又提高了损耗水平。因此,有商业头脑的人们盯上了这门生意,他们砍掉低效的中间环节,试图重建一门新的、互联网化的卖菜生意。

2012年,生鲜电商兴起。如今发展出前置仓(如每日优鲜)、店仓一体化(如盒马)以及社区团购(如兴盛优选)这三种模式。

全行业陷入“烧钱大战”,互联网巨头们“降维打击”传统菜贩

图片来源:开源证券

兴盛优选联合创始人刘宇辉此前亦表示,社区电商本质上是供应链效率革命。

而社区团购更是在今年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抢占的市场,但这一模式在2018年才算正式崛起。

作为社区团购的主战场,兴盛优选、十荟团这些初创的社区团购早已在湖南无人不知。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以更低的价格以及更高效的供应链,社区团购攻陷了一大波下沉市场的消费者。

在湖南岳阳,54岁的江水英从来没有如此地迷恋电商。这一年来,她雷打不动地在晚上9点睡觉之前要刷一下兴盛优选,到了第二天早上9点,昨晚买的东西就能送到她的面前。

江水英的女儿觉得,母亲对于兴盛优选简直是“上瘾了”——她算了一下,今年以来母亲在上面已经花了超过4万块钱。

“买的都是些日用品,日积月累就多了。比如买点菜、鸡、鸭,再买点厨房用的钢丝球。”女儿笑称,兴盛优选要上市的话,少不了母亲的功劳。

“去年年底,兴盛优选还搞了一场过年直播,我妈从来不看直播的人都非常有兴致地参与抽奖,全程看完了。不光是我们村里,在城里每个社区兴盛优选都非常有市场。”

全行业陷入“烧钱大战”,互联网巨头们“降维打击”传统菜贩

社区团购的供应链。(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近年来,兴盛优选以近乎裂变的速度在扩张。根据兴盛优选副总裁刘辉宇在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兴盛优选的业务已经覆盖13个省、161个地级市、938个县市级4777个乡镇和31405个村。拓展的门店数已经超过30万,并每周新增八千到一万家。

之所以能如此扩张,“次日达”这一点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本来不觉得有需要的,刷到了就觉得自己需要了。”江水英称。

但实际上在价格方面,团购上的商品价格跟超市差不了多少。

阿辉也认为,电商不见得比线下更有价格优势。几个星期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阿辉也下载了朴朴超市。他承认,首单的价格确实便宜,但让他产生疑问的是,在吸引了消费者之后,未来还能不能做到这么便宜?

他了解电商背后的“套路”,主要靠一两种低价的商品做引流。“物流、配送,这些最终还会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阿辉的疑问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叮咚买菜在疫情期间的客单迎来翻倍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成本也在大幅增加。叮咚买菜CEO梁昌霖坦言,除了仓储等固定成本没有上涨外,叮咚买菜的采购、物流、人员等成本确实都在上涨。

作为生鲜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服务提供商,蔬东坡的产品副总陈维龙认为,在价格表现这一块,电商相对传统的菜市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整体的效率差别不是很大。

“生鲜电商是公司化的管理,而市场的个体户则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取效率上面的不足。”陈维龙向时代财经表示。

不过,今年以来,数十亿的资本涌进社区团购,连投资人都难以理解。

“老实说,我感觉圈内的人都有点懵了。因为社区团购起来太快,巨头们一上来就几十亿补贴往里砸,几乎没有给出任何机会,”一位投资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曾表示。

数以千亿计的电商市场,似乎谁也不愿意被分走一杯羹。除了今日头条、百度之外,社区团购几乎集齐了国内所有的互联网一线公司。前段时间,快手和京东也纷纷传出学习、布局社区团购的消息。

但即使是已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似乎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巨头把生鲜当做一个引流的东西来看待,在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在社区团购这里亏一点也没有关系,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回来,这是一个生态的逻辑。”陈维龙说。

转型不易

面对互联网巨头们的进军,有人选择加入,有人还在门外徘徊。

黎辉在菜市场当了5年“猪肉佬”之后,选择“跳槽”到钱大妈。虽然干的还是猪肉的老本行,但起码收入稳定了很多。

与上述的生鲜电商不同,钱大妈在电商与菜市场之间采取折中的策略,在社区开设门店,主打产地直供,并以“不卖隔夜肉”的零库存作为口号。

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之后,黎辉就要回到店里处理好这一天的来货。分宰、包装、贴上价格标签再逐一摆好货架,大概到下午两点,他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一年前,黎辉的店长周强拿着50万元的起步加盟费选择进入钱大妈,选址就在社区的菜市场附近。再加上另外4位年轻的小伙子,6个人就是这家不大的店面全部的人员。

现年36岁的周强之前在湛江从事种植业。他向时代财经表示,一般的加盟店能在一年内实现回本,最快的可以在半年,不过遇上团队管理不好的情况,也有亏本离场的。

据36氪报道,钱大妈的门店毛利率在20%到25%,由于门店进货的价格包括总部抽成6%到8%,钱大妈单店实际毛利率在26%到33%,远高于永辉生鲜。

新的机遇十分诱人,还在菜市场卖菜的阿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转型。疫情之后生意受到影响,他也考虑过转去加盟钱大妈,但因为需要50万元的加盟费而遭到妻子的反对。

转型并没有这么容易。陈维龙认为,菜市场的工作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即使未来要转型也是放到同类的岗位里面去,比如快递员。“在整个社区团购的生产链条里面,快递小哥们也会走到它的后端去,向仓库、配送这一块去。”

事实上,当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社区团购的同时,也在大量地搜刮人力。

在长沙地区的58同城上搜索“兴盛优选”,页面上会出现超过40条关于招聘分拣工、司机等岗位的信息。

时代财经以应聘十荟团分拣工的身份咨询了一名负责人力外包的HR。她表示,该中心仓预计招募500名分拣工,现在有差不多300多人,平均每天能有五六十个人入职。而分拣工的工作包括蔬菜的分拣、打包和扫描,将会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实行两班倒。她还透露,目前长沙的其他社区团购电商均处于满员的状态。

不过,时代财经在查阅网上信息的时候也发现,有短期工在社区团购电商工作时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

全行业陷入“烧钱大战”,互联网巨头们“降维打击”传统菜贩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指出,个体商贩中有少数人可以转变成互联网公司的员工,比如社区服务站的管理员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机会。尤其是当前正处于经济下行期,这部分人的处境更会雪上加霜。

一个良好的市场应该有多元的选择

在理想的情况下,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中介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从而使交易双方受益。

陈阿姨清晰记得自己在朴朴超市下的第一单:1斤虾、1斤8两的菜心还有1条白鲫鱼,总共25.7元。作为首单的奖励,陈阿姨还获送了8只鸡蛋。

全行业陷入“烧钱大战”,互联网巨头们“降维打击”传统菜贩

生鲜电商在微信上的广告。(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这样的价格太有竞争力了,但却并非由于供应链的优势,而是因为资本,全行业陷入了一场“烧钱大战”。

据36氪报道,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首批补贴金额接近10亿元。目前,多多买菜采取高补贴、强拉新、快入驻打法切入华中、西北地区城市。

网约车“一哥”滴滴的CEO程维也放下狠话,表示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全力拿下市场第一名。

在资本面前,卖菜商贩毫无还击之力。谈话中,阿辉多次提到,卖菜是一个“夕阳行业”,但眼下除了继续坚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广州市肉菜市场协会的数据指出,目前广州共有菜市场620余家,每年会有5家左右的菜市场消失。每一家菜市场的消失,意味着一个熟人社区的“肢解”。

时代财经在走访时发现,菜市场里一个60多岁阿伯卖的菜特别受街坊欢迎,档口前面围满了人水泄不通。中午不到,阿伯早已把菜卖清。

询问隔壁档主时才得知,阿伯卖的是本地菜,街坊们识货都认准了去他那里买。

“本地菜有本地菜的好,外地菜有外地菜的好。本地菜新鲜但难保存,外地菜更好吃。”钱大妈的一名职员认为,一个良好的市场应该有充分多元的选择。

(应采访对象要求,黎辉、周强为化名。)

( HN66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