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空CEO吴龙江:“还有12亿人一年也没坐过一次航班”

快报
2020
12/04
20:32
亚设网
分享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4日电 (张燕征 实习生 张瑶)“目前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网络覆盖率不足,机场容量饱和度较低和大众出行普及率不高的现状有一定改变,但东西部的差距依然很大。”12月3日,在第六届智慧城市博览会期间,华夏航空(002928,股吧)CEO吴龙江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专访时如是说。

而博览会期间,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也显示,从胡焕庸线两侧看,东侧城市旅客通达体验度起点高、增速快,西侧起点低、增速慢,东西两侧差距呈现逐年扩大趋势。

华夏航空CEO吴龙江:“还有12亿人一年也没坐过一次航班”

华夏航空CEO吴龙江 来源:主办方供图

“东西部的差距依然很大”

中新经纬客户端:本次发布的《2020年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有哪些特点?

吴龙江:这次报告我们更多的是从中国支线航空通达性改善与发展的角度,寻求该指标的驱动要素。比如支线航空通达性,从旅客体验的角度看,旅客最关心的通达时间指标来分析三个驱动要素分别是覆盖城市、航班频次和均衡度,另外此次还增加了城市航空辐射度指标来评价一个城市对支线航空通达性的获得感等。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副省级以下城市航空网络覆盖率不足,机场容量饱和度较低和大众出行普及率不高的现状有一定改变,但东西部的差距依然很大。比如从通达时间看,2019年中心城市为5.3小时,副省级以下城市为14.4小时,相差9.1小时,短期内差距难以弥合。

中新经纬客户端:你怎样看待近年来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

吴龙江:长期以来,各民航企业把重点放在中心城市,也就是一二线城市上,副省级以下的城市,特别是三四线的中小城市,大家往往不太重视。实际上,这些中小城市非常关注跟中心城市的连接紧密度。而随着国内大循环的推进,城市群和城市圈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此次也总结分析了1000公里之内城市之间的相互连接情况,在部分区域迅速改善,体现在支线航空领域就是支持航班的开通。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越来越能感受到一部分城市希望能成为航空次枢纽,这也体现了城市领导者的眼界与雄心。

中国现在经常乘坐飞机的只有2亿人,也就是说还有12亿人一年也没坐过一次航班,而这12亿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山区。从修建成本来看,公路、高铁的费用都很高,要加快人员等要素的快速流通,在这些地区修建两公里的支线航空跑道,便可连接整个世界。

所以,无论是从中小城市的发展意愿来说,还是潜在的12亿人次的中小城市的出行市场规模,现在都是发展支线航空的最好时机。

“买飞机”和“卖飞机”

中新经纬客户端:近日,华夏航空与中国商飞正式签署100架飞机购机合同,其中50架为ARJ21系列飞机。大规模采购飞机有哪些考量?

吴龙江:买100架飞机背后有两层原因,一是中国90座级飞机的市场是充分的,ARJ21飞机技术日臻成熟,恰恰是满足这个市场的。另外一方面我们积攒了多年的小众机型运营经验,希望与中商飞共同打造支线航空运营生态,用国产飞机来打造和验证自己的支线模式。

华夏航空作为一家支线航空的领军企业,大部分使用的是小众进口机型。对于我们来说,零部件供应、训练、维护等由于没有成熟的运营生态,保障成本很高。比如一款小众机型要检修,我们只能去世界各地找相配套的维修能力和训练能力。

后来,我们逼着自己建立小众机型的训练和维护能力。十四年来,逐渐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支线航空的培训体系、训练维护能力,包括软件系统、运行系统等,我们认为这些系统可以应用到新引进的机型上。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3日,华夏航空宣布拟以3.64亿元向衢州市信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售3架飞机,计划交易后将租回继续使用。做出此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吴龙江:作为航空公司,飞机是最重大的运营资产。不过,把大量的资金用在购置飞机上,确实会占用相当一部分现金流,为了做到兼顾支线航空的外围发展,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华夏航空就同浙江省衢州市进行了合作。

另外,今年10月,我们就已和衢州市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合作内容包括成立衢州航空公司、共建四省边际航空枢纽、建设国际航空培训学校等,这次向他们出售飞机也有利于搭建当地的通达性网络,发展当地的航空产业,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

“支线航空的发展后劲依然很足”

中新经纬客户端:在双循环尤其强调内循环的背景下,华夏航空面临怎样的机遇?对于未来的发展布局,有何规划?

吴龙江:对于航空业来说,我认为有内循环两层含义。一是从国家层面看,保障航空供应链安全;二是推动内部要素的流转速度。我们今年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说都在响应这个政策。比如我们购置国产飞机可以推动国产民机供应链加速成熟;和各地方政府合作打造通达性的区域支线网络,有助于打造城市间的航空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区域支线航空网络连接,帮助这些城市形成辐射周边城市的次枢纽。随着后续疫苗上市,航空业也会恢复到正常阶段,支线航空的发展后劲依然很足。推动以网络化出行的支线航空模式是长期的,不同的城市用不同的模式打造自己的通达性。(中新经纬APP)

( HN66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