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阿里是怎么做到的?

快报
2021
02/03
22:33
亚设网
分享


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阿里是怎么做到的?

编者按:北京时间2月2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阿里三季度营收为人民币2210.84亿元,同比增长37%。对此看懂君特邀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孟庆斌就阿里这份财报进行了解读,以下为孟教授口述解读内容。

根据财报,从大数来讲,营收是2210亿,同比增长37%。净利润592亿,同比增长27%。

像阿里它不是一两百亿营收的中型公司,作为每年净利润一两百亿的公司,每年增长30%、40%正常,因为企业发展周期不一样,中小型公司,成长期过程当中,增长30%不稀奇。但是像阿里这样的公司,市值已经很大了,5万亿市值的公司营收能增长37%,将近40%,净利润将近30%,这个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从小羊长成大牛,这个阶段需要长得快一点。从牛长成象,这个速度就应该有所下降,从大象增长成恐龙这个速度相对比较慢,其实大部分公司到不了这一步。阿里现在应该已经属于恐龙中的霸王龙了,它仍然保持这么长的增速,说明这个公司本身是挺有活力的。

财报我们不一项一项说了,我们主要说亮点,或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它这几个个亮点的话,我们把它分开来看。

第一个饿了么,注册商家数量同比超过30%,十二月份日均付费会员同比增长30%,这是很大的增长。第二个菜鸟增长很快,菜鸟现在应该已经转正了。阿里云的话,161多亿,也打平,赚了几千万。还有阿里特价版用户超过一个多亿,我先说一下,然后一个一个来看这几个。

饿了么保持比较快的增长,当然我们看到饿了么跟美团相比确实差距很大,但仍然有增长。实际从竞争格局离开,基本就美团、饿了么,之前有糯米,现在糯米基本没什么声音了,对百度的收入比较小。还有大众点评,也就剩下这么几个头部公司,这个的话,相当于是什么问题,互联网公司发现一个行业,就这么一个巨头加两个小伙伴,其它公司都被挤兑死了。这个问题是互联网无成本、低成本的扩张性,基本上一个指头把客户黏附住了。所以说饿了么现在相当于跟美团的竞争过程当中虽然被落下了,但并没有被淘汰掉,这个我觉得是挺不错的一件事。

天猫增长60%,阿里特价版1亿,似乎可以看成天猫网购跟京东竞争,阿里特价版是跟拼多多竞争。互联网销售基本是三强格局,三强格局之后,拼多多在下面,京东在上边,阿里在中间。之前阿里不断受到档次的挤压,现在开始往两边扩张。

而且这个扩张是有效果的,淘宝特价版一亿多客户,虽然用了一些营销手段。但无论是饿了么、天猫还是淘宝特价版,其实是得益于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帮助互联网销售公司培养了一些在线销售,进一步培养消费者的习惯。从这一点也能看到,阿里腾讯这些头部的公司在抵御自身流量向下扩张是有一定的冲击力的。

跟上边几个相比,我个人觉得是比较亮眼的。一个是菜鸟网络,现在四通一达属于阿里系,相对高端顺丰,京东现在在做,但相对比较少。快递的话,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不断向龙头集中、头部企业集中、不断烧钱,现在来看,基本上顺丰差不多烧出来了,四通一达里面,可能几年以后发现市场剩下一个顺丰、一个中通,一个韵达。

其它的企业,可能在烧钱大战中逐渐被淘汰掉了,目前来看,这种竞争格局烧出来了,这个差不多了,从菜鸟来看的话,阿里可能也会走到最后。

云计算这一块现在打平,从上个月财报中看到,当时亏一个点,现在基本打平,还赚了2000多万。这个挺了不起的,这个是向科技转型、面向未来的技术,现在开始实现盈利。几年以后,向阿里云这样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和科技含量更高业务,现在基本上是起步阶段,未来这部分的增长还有更大的空间。

为什么阿里有这样的成绩?

第一点,虽然新冠疫情在中国首先爆发,但中国最早走出去,中国强劲的经济的恢复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底、带来了增收。

第二点,相当于疫情对整个国家经济是冲击,但对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服务类的公司来说,可能是一个契机。

第三个,中国这些年来不断积累不断做大做强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对新基建的大量投入,从现在来看,给中国带来了阿里、京东这些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那你说有没有风险或隐忧呢?可能也会有一些。前段时间反垄断调查就有这样的问题,包括蚂蚁集团上市遇阻,也是一个问题。

蚂蚁集团这事,可能之前如果没上市或不清楚上市的进程,监管层从来没有发现过在传统金融体系外还有这么一块体系。这一块有风险漏洞,虽然里面做了很多创新业务,虽然对客户画像可能更准、客户实际违约率更低。但通过层层嵌套,可能把风险放大了,这一块可能发现这么严重问题,我觉得不用过度解读为监管层的过度打压,是整个监管层由不熟悉到熟悉,逐渐再认识,认识清楚以后终究会得到一个合理的处置。

再比如前段时间对互联网平台公司反垄断调查,这些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什么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等,尤其是对这种互联网公司来说,它比传统企业垄断更容易。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最后,依然是向头部集中。比如说石油发展到最后,它就这么一个,它就可以通过提高下沉,获得更多的竞争利润。相当于是这么一个问题,互联网公司比传统企业更容易的原因,是它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传统企业的话,组建生态是需要自己花钱。

所以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发现了,传统企业从竞争到垄断,传统行业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坑,传统企业经历过几十年上百年才发展到垄断阶段。互联网公司的话,阿里才出来多少年,包括美团才出来多少年,就已经可以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一开始都是自由竞争,美团刚出来百团大战、乱团大战,到现在的话基本就剩下美团这么几个公司,它就可以实行垄断,因为边际成本很低,扩张的话成本不增加,用户流量、利润大幅度增加。这种行业他具有反垄断的这种属性,所以对他们的垄断调查其实应该有这么一回事,而且现在调查总比闯更大祸以后调查更好。

我们看到虽然阿里、美团这样的公司已经很大了,但是从财报里面看,还是这么高的净利润增速、仍然是高速增长的企业,总比已经大到十几万亿、几十万亿这么大的时候,再对它进行反垄断调查,可能对整个企业、整个经济的伤害要小一点。

所以说现在这种反垄断调查,从短期来说的话对公司利润 、公司业绩、公司骨骼架构有打压,但长期来看,可以更好的形成更规范的竞争,长期发展更稳健,同时对国家的利益,对消费者的福利可能是更好的保护。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阿里是怎么做到的?

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阿里是怎么做到的?

看懂小程序APP

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阿里是怎么做到的?

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阿里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kdjjbeibei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fuxuejun1234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存折是怎么没的?

2、平安银行开创上市银行2020业绩开门红,它是怎么做到的?

3、互联网顽疾:深层次探讨大数据杀熟

你“在看”我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冉笑宇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