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园:2021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

快报
2021
02/04
18:33
亚设网
分享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4日电 题:《熊园:2021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

作者 熊园(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截至2021年2月3日,29省市已开“两会”(河北、黑龙江推迟),全国两会计划3月4-5日召开。总体看,2021年地方“两会”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基调,产业布局围绕“十四五”规划,有9大信号:

信号1:各省份均设定GDP目标,平均为7.2%以上,大部分为“6%-8%”以上、1省份9%以上、2省份10%以上;据此看3月全国“两会”大概率也会设定GDP目标;各省总体下调物价目标,就业目标保持正常。

2021年各省CPI目标多在3%左右,低于2020年平均目标的3.5%;各省继续稳定扩大就业,失业率目标总体在5.5%左右,与2020年基本持平。

信号2:科技创新重要性凸显,几乎所有省份都将科技创新摆在“C位”。按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任务出现的顺序,除贵州外(放在第六项),其他所有省份都将科技创新摆在前三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引进、专利制度完善等是各地关注的重点。

信号3:产业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是三大方向。

先进制造业:根据当地已有的优势产业链进行拓展和延伸,强调集群发展。主要集中在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与“十四五”规划基本一致。

现代服务业:主要以各地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云南突出旅游业,重庆、四川强调金融发展,北京关注文化、科技、旅游融合。

数字经济:多数省份对数字经济有要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看点。

信号4:促消费的重要性提升,关注三大抓手。各省普遍增加了消费方面的论述,主要有三大部署:新能源汽车、家电、家具家装、电子产品是重点行业;农村消费、公共消费是重要的消费增量来源;多省市提出推进建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信号5: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有所下调,传统基建投资退潮,新基建和轨道交通是主方向。各省固投目标增速为8.5%左右,基本持平2020年,去除低基数效应后实际增速下滑,结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21年交通固投预计规模也有明显降低,预示传统基建投资退潮。结构方面,传统“铁公基”项目仍是主体部分,但重要性下降,同时各省都普遍继续强调加码新基建,以及更加注重都市圈下的轨道交通建设。

信号6:房地产政策有所收紧,旧改、棚改的投资规模可能收缩。

房地产:2021年重提“房住不炒”的省份比例明显增加,整体政策倾向温和收紧。

旧改:2021年多数省份“旧改”目标规模有所下降,考虑到2020年实际“旧改”规模基本符合年初目标,我们预计2021年全国实际“旧改”规模可能也收缩。

棚改:2021年多数省份在回顾2020年“棚改”成果后并未提及2021年“棚改”计划,同时考虑到“2018-2020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已完成,全国层面已不再制定具体的开工计划,我们预计2021年全国“棚改”规模可能继续收缩。

信号7:改革红利、制度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各省继续深化改革,普遍继续以深化国企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多省还强调要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

信号8:近半省份强调化解地方债务,预计2021年地方债务监管可能趋严。29个省份中14个对化解地方债务提出要求,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的表述,2021年对于地方债务的监管可能趋严。

信号9:其他关注点,包括都市圈、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等。

(1)区域协调发展:2021年各省份持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除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之外,还涌现了川渝自贸试验区、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哈长城市群、兰白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区域一体化战略,相关地区发展可能提速。

(2)生态环保:2021年各省份均对生态环保提出了任务要求。其中碳达峰、碳中和是多地关注的重点,多省份提出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未来绿色产业发展有望加速。

(3)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之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各省份均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农村水电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营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粮食安全、种子安全、厕所革命等问题是各省关注的重点。(中新经纬APP)

熊园:2021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

熊园

( HN66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