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难题:社区与商业化“左右手互搏”

快报
2021
04/07
20:33
亚设网
分享

B站难题:社区与商业化“左右手互搏”

公众号 | itlaoyou-com

来源 | 地歌网

作者|韩志鹏 米海哲

靴子落地。

3月29日,B站顺利在港二次上市,股票代码为9626,当日报收800港元/股,总市值超过3000亿港元。这也是自2019年以来,第五支成功回港上市的中概股。

B站之前,阿里、京东、网易和百度等公司,都是上市接近十年的老牌中概股公司,但B站在美上市也不过三年时间,作为一支新生力量,B站迅速完成了回港上市的“使命”。

除却中概股回港潮的原因,B站“快速回归”又有何种缘由?

成立十一年,B站反倒没有走向增长停滞的饱和阶段,而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多次破圈,一路增长,不断打破“小而美”的自我标签,跻身互联网新贵之列。

B站的成功得益于时代。近两年5G商用化的深入推进,让B站、快手、抖音等视频公司迎来“爆发期”,但速度不能掩盖一切问题,成立十一年后,终于走上“发展快车道”的B站,是否会有“脱轨”危险?

暗流涌动

从2019年起,B站就开始“大举破圈”。2019年跨年晚会,B站鸣响“一记重炮”,在用户知名度提升的同时,市值一夜飙升50亿元,圈中人戏称:“B站跨年夜值50亿”。2020年五四青年节,B站唱响一曲《后浪》,视频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迅速点燃舆论场,“前浪”“中浪”等衍生词层出不穷。这一次,B站市值又高涨34亿元。一时间,B站“加冕荣光”。业绩方面,B站很快看到破圈成效。2020年第四季度,B站月活跃用户达到2.02亿,两年之前,这一数字还是7000万,用户平均在线时长超过80分钟。用三年时间,B站的月活用户人数翻了近三倍。在一众平台增长逐渐停滞时,B站却逆势上扬。实属不易。外部,B站增长奇迹的出现,得益于“时代馈赠”。由于5G商用化进程的加速,视频赛道迎来爆发,再加之新冠疫情刺激数字娱乐业发展,B站也是受益者之一。在内部,2020年底,B站创始人陈睿回应“破圈”时曾说:“如果B站不是向前发展,那么它就一定会越来越衰落,直至灭亡,永远不可能停留在那个大家认为的不大不小刚刚好的那个阶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互联网公司没有所谓“不大不小刚刚好的阶段”,即使原地踏步也是倒退,陈睿也曾表示:“小国寡民是开心,但世外桃源也会被坚船利炮干掉”。这是B站能“奋进破圈”的内在逻辑。从最初的“造梗” “二次元”,到如今涵盖音乐、科技、生活、知识等泛娱乐内容,B站已从小众二次元的“后花园”,转身成为综合泛娱乐内容的“游乐场”。同时,B站深受年轻人追捧,截止2020年第四季度,平台35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86%。抓住年轻用户这波红利,辅之以优质的社区氛围,B站很快拥有一批年轻拥趸,这支撑起了平台的持续增长。增长奇迹绝非“空穴来风”。不可否认,市值过千亿、在两地上市的B站,已经是小众内容平台中最成功的玩家,更多新用户还在涌向这家“游乐场”。但荣光背后,也是暗流汹涌。2021年,B站上线热门番剧《无职转生》,作为B站Q1的主力番剧,动画开播却引发两极化评论,“二次元老粉”认为作品表达出了真实与深刻,也对动画内容加以引申解释;但新观众却认为《无职转生》存在三观不正的导向。直到拥有900万粉丝的UP主LexBurner点评该剧,将矛盾推向极点,分裂不断加深。最终,B站不得不做出封禁Lex账号、下架《无职转生》的决定。当曾经的小众平台被推向“大众舆论场”,割裂与冲突在所难免。对B站而言,让内容更符合大众口味,改变平台原有的调性存在必然性。但随之而来的是老用户的群体特征被弱化,甚至流失,而新用户还未与平台建立起“强连接”,向心力不足。长此以往,B站或将面临用户“青黄不接”的挑战。

社区氛围是B站的根基,但也是B站的软肋。“极度尊重、极度苛刻”的用户,是今日B站优质社区的“奠基人”,但在持续破圈的过程中,有极强向心力的社区氛围,往往会给B站带来新的问题。

比如商业化。

商业化命门

垂直社区如何“攻略”商业化命门?

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B站游戏收入11.297亿元,同比增长30%;增值服务收入12.427亿元,同比增长118%;广告收入7.224亿元;同比增长149%;四季度电商及其他收入7.408亿元,同比增长168%。

熟知B站的人,必然会发现其财报中“去游戏化”的趋势。在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B站收入中有71.1%,53.1%及40%都来自于移动游戏。到四季度,B站总收入中,仅有不到三成来自移动游戏业务。

“去游戏化”几乎是必然,B站也不想做“披着弹幕外衣的游戏公司”。在商业逻辑上,游戏是产品导向型模式,虽然赚钱,但即使是爆款产品也有生命周期,再加之行业竞争激烈,游戏很难成为B站的支柱业务。

在“去游戏化”之后,B站其它业务板块的收入正在持续增长。第四季度,B站的增值服务收入首度超过游戏收入,占总营收比重33%,成为B站第一大收入来源,这之中就包括大会员以及直播业务。

大会员业务上,自2020年起,B站接连引进哈利波特、教父等经好莱坞典影视作品;直播方面,B站在去年成功签约“斗鱼一姐”冯提莫、拿下英雄联盟(LOL)全球总决赛中国地区三年独家直播版权。

内容库得到扩大,B站找到了“源头活水”。

实际上,无论大会员还是直播,模式上也各有难点。比如付费会员,用户“跟着内容走”,只要平台有爆款内容,用户就会“充值刷剧”;再比如直播,用户“粉”的不是直播平台,而是大主播,粉丝与主播的关系紧密程度,也直接影响平台收入。

增值服务模式中,平台与用户始终“隔着一堵墙”。

B站自然也会面临类似难题,但陈睿曾对B站用户有过如下总结:B站用户也是粉丝,但他们“粉”(追捧)的不是明星,而是B站本身。

一语道破天机,浓厚的社区互动氛围下,用户对B站有极强的归属感,而平台只要运用好这一特征,放大内容(付费会员)与创作者(直播)的商业属性,用户就愿意为兴趣付费,这种兴趣一方面是追捧优质内容或UP主,另一方面是认可平台。

陈睿也提出,未来B站会是多元化的收入模型。而B站在最新招股书中还表示,平台可能会推出新的产品及服务以扩大收入流,包括开发或经营经验很少,或此前并无经验的产品及服务。

因此,在走向多元化收入的道路上,B站不仅要扩张业务版图,还要持续引入新用户,这也就是为何B站会“奋进”破圈的重要原因。要走出小国寡民的状态,就要内容与商业化两条腿走路。

不过,问题再次回归原点,B站如何平衡社区氛围与商业化?

新用户涌入,必然会让B站的“商业化雪球”越滚越大,但如果坚守不住社区氛围,B站极有可能沦为平庸。对垂直平台而言,商业化与社区氛围有其对立性,过度商业化会颠覆高粘性社区,但极度克制的社区也会束缚住平台商业化。

保持平衡绝非易事。

微博的发展就是“前车之鉴”。在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时,横空出世的微博,点燃了社会舆论场,但由于刷量、“买热搜”等无节制的商业化动作,让微博逐步走向深渊,商业化和用户增长都一蹶不振。

这与商业化本身无关,这是战略节奏的问题。在持续破圈与维系社区之间,B站还面对诸多问题,比如用户群体的多元化、新老用户的摩擦,大大小小的矛盾依然缺少最优解。在平衡战略节奏上,B站还有功课要补。

况且,内部矛盾待解,敌军却已经“打到家门口”。

兵临城下

早在2020年,西瓜视频就开始对B站“釜底抽薪”。

“签约后视频收益能增加10-20倍”,今年2月,在B站有80万粉丝的游戏UP主“阿神”收到了西瓜视频投来的“玫瑰枝”。另外,即使是在垂直分区创作、粉丝过万的尾部UP主,西瓜视频也能给到“预期4—5倍的收益”。

“发视频的话,西瓜推荐量会比B站多。B站的剪辑高手太多,内容高产,自己做的视频很多被埋没了。”一位B站UP主如此表示,“B站竞争大,涨粉也慢。但在西瓜视频,由于算法推荐机制,即便前期粉丝少,也能得到一定的曝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从2019年开始,大量“顶流”UP主出走B站、投向西瓜视频的怀抱,他们分别是B站“骨灰级”游戏UP主敖厂长、老四赶海和渔人阿峰等UP主组成的“赶海天团”、头部财经UP主“巫师财经”……

在字节系的逻辑中,一切能与用户产生强连接的产品,字节跳动都会持续加码。尤其当下视频赛道火爆,西瓜视频正是以技术和强运营做支撑,缺失的环节就用大量资源去补足,“大力出奇迹”。

对创作者来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在西瓜视频的流量与现金扶持下,长期“为爱发电”的部分UP主正走向新的归宿,这不得不让B站有所警惕。

但也有UP主选择坚守。

即便开出20倍收益,阿神还是选择留在B站;出走一年的“敖厂长”,也在去年7月回归B站。不止一位UP主告诉地歌网,选择留在B站,正是因为优质的社区氛围。

无论外部力量如何冲击,UP主生态一直是B站的“源头活水”。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B站91%的视频播放量来源于PUGV(专业用户创作视频)。UP主创作的高质量内容,构成了社区内容生态的基石。平均每月有190万的UP主活跃在B站,月均视频投稿量达590万。

UP主创作与B站社区氛围相辅相成,互有促进;这也是西瓜视频难以“攻略”B站头部UP主的重要原因,但B站所遭遇的外部对手,可不止西瓜视频一家。

爱奇艺的随刻、微信视频号,以及快手抖音在尝试的中视频……在5G风口之下,中视频赛道被点燃,一众玩家争相入局,有着高用户粘性、并且押中年轻人兴趣的B站,正成为赛道领军者之一。

现阶段,B站还在加速破圈冲锋,并且有着“星辰大海”的野望,“在2023年,B站的用户量将达到4.5亿。”陈睿说。

但冲锋势头能延续多久?

天平的一端,内容与商业化的持续破圈,不断拉升B站的商业价值;天平的另一端,优质的社区氛围提升着用户粘性,让B站更加“小而美”。但往往,社区氛围与商业化是左右手互搏的。

内容社区与商业化并非天生对立,但B站要保住天平两端持续加码之下的平衡,这极度考验平台对发展节奏的把控能力;一旦天平失衡,B站极有可能沦为平庸。

B站还需苦练“平衡术”。

排版 | 俞钟恺    责编 | 陆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T老友记。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