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深圳两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应如何弥补创新短板?

快报
2021
05/20
16:33
亚设网
分享

今年的深圳两会上,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高频词。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对于如今的深圳具有特别的战略意义。

5月19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根据公开信息,新当选的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与新闻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时,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绿色发展以及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等方面的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覃伟中表示,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这里集聚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本土成长起来的世界知名创新型企业,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很好,创新创业的要素比较全,是一片适合创新创业的沃土。

同时,覃伟中也指出,深圳的创新发展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产业链、供应链存在“卡脖子”风险等。

他表示,针对这些短板和不足,市委、市政府作了系统性的谋划和部署,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接下来,深圳将对创新生态链每一个环节不断完善提升。

在基础研究环节,一是布局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二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中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比,三是充分调动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高科技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极性,等等。通过以上办法,力争未来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R&D支出比例大幅度提升。

他说,通过持续的努力,深圳的创新发展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迈上新的台阶。

为弥补深圳创新短板,代表委员在本次两会上也纷纷建言献策。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锻长版”与“补短板”并重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和2021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对此,代表委员们表示赞同,他们认为只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市人大代表、深圳光峰科技(68800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薄连明认为,40年来深圳积累了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优势长板,但也面临着基础研究、核心设备、核心材料等方面的短板问题。为此,他建议,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要“补短板”与“锻长版”并重,把相对长板变成绝对优势,将和补短板同样重要。薄连明建议,深圳可以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指引中,通过罗列产业长短板清单进行对比,以做到政府报告提出的“着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在市人大代表李学金看来,深圳整个创新生态链是良性在建的状态,科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目前要向引领创新的阶段发展。他建议,深圳目前必须要保证科技资源配置的均衡和优化,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资力度,重视 “政产学研”的合作,才能打破创新成果转化的诸多壁垒。市人大代表、鹏城实验室主任助理周辉则重点提到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问题。他表示,这涉及到创新资源、人才组织、政府管理等多方面,建议针对深圳的优势产业,设立创新联合体,打造产业生态链;加快打造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帮助有技术有人才但没有资本的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培养从“0到1”的创新型人才

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代表委员认为,深圳在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扫除“实施更开放人才政策”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认为,要把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关键靠人才。深圳应率先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使深圳形成鲜明的人才特色。

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表示,目前深圳组建了各种科研机构,已具备科技研发的优势,但在协同创新生态链上还难以形成合力。陈湘生认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需要联合政府、高校与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链。同时,要培养更多从“0到1”的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深圳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可利用人工智能新基建这个契机,在智慧教育领域先行示范,为深圳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本土人才。”深圳市政协委员黄鼎隆建议,鼓励企业研发与素质教育相关智能化创新产品,加强对老师 AI 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同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金融是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催化剂

近年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企业正在成为金融活水浇灌的重点,资本力量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一把密钥。

在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左丁看来,科技与金融是能量巨大的翅膀,两者同频共振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才能始终保持发展优势。他建议,深圳可以通过安排财政预算用于政府引导基金持续注资,扩大引导基金规模,也可以通过增加增信、担保、贴息的方式鼓励优秀的创投机构发行中长期债券,吸引更多的创投机构落户深圳,助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股权投资机构和高新技术项目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妹,共生共荣,需要从政策上支持股权投资机构的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促进会会长李继朝等10多位人大代表也同样关注到科创型企业融资难题。他们表示,唯有提高股权投资直接融资的比例才有可能大力促进新型高科技产业发展。建议深圳应从政府政策层面制定企业直接融资整体比例目标,并逐年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并由科创委制定“卡脖子”技术清单和黑科技类清单,吸引更多资金投资深圳未来科技产业。

5月15日提请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关于2020年深圳市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1年,深圳将在科技产业创新领域加大投入。据悉,为了推动创新驱动城市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2021年,深圳市本级科技投入安排379.4亿元、增长66.9%,推动加快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其次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后是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安排各类人才专项经费83.1亿元、增加26亿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