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垒特斯拉13年,比亚迪成全球第二个新能源车“百万先生”

快报
2021
05/21
20:32
亚设网
分享

在2008年首辆新能源车对外销售后的第13年,比亚迪宣布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5月19日,时代财经在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现场看到,象征比亚迪达成百万辆里程碑的下线车型为一辆红色的汉EV,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亲自登台为车主何猷君——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儿子,颁发了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纪念牌。

“很兴奋,很想快点能开这台车炫耀给朋友看”,何猷君在下线仪式现场表示。

对垒特斯拉13年,比亚迪成全球第二个新能源车“百万先生”

图片来源:比亚迪

值得关注的是,在达成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后,比亚迪的国际化战略也在提速。时代财经获悉,比亚迪计划在年内向挪威交付1500台唐EV,首批100台下线,月底发运,三季度交付当地消费者。

驶入“百万辆俱乐部”

伴随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正式下线,比亚迪也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结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目前仅特斯拉达成这一成绩。

去年3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该公司迄今已生产了100万辆电动汽车。

对垒特斯拉13年,比亚迪成全球第二个新能源车“百万先生”

图片来源:比亚迪

梳理比亚迪的历史,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轨迹与特斯拉有相似之处,但又各有不同。

2003年,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以2.69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后,正式切入汽车行业, 同一年,特斯拉在大洋彼岸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立,次年,马斯克在领导A轮融资后进入该公司,并在随后多年主导了这家公司的沉浮。

在特斯拉首款产品Roadster发布的2008年,比亚迪的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F3DM双模电动车正式上市。据公开资料,几乎同时上市的两款车,在定位上有着极大的不同,F3DM起售价14.98万元,而纯电动跑车Roadster的售价则达到10.9万美元,之间价格差在5倍左右。

基于发展思路的不同,双方开始走上了各异的道路。

公开资料显示,相比特斯拉瞄准的高端豪华电动车路线,比亚迪一开始主要将纯电动车定位为出租车和公交车之用,走的也是高性价比、亲民化路线,如比亚迪2010年推出的比亚迪纯电动车e6,成为了出租车市场的“宠儿”,直至2013年推出王朝系列车型后,双方开始有了不少交集,而彼时的特斯拉也刚凭借第二款车型Model S 走出破产危机。

同年,王传福甚至对外表示,家庭消费一旦起动,比亚迪“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而两年后的2015年,比亚迪确实在销量上反超特斯拉,并在次年起连续三年稳居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榜首之位。但2019年,特斯拉瞄准主流价格市场的Model 3迎来爆发,该车持续热销下特斯拉再度超过比亚迪,当年特斯拉销量为36.75万辆,而比亚迪仅22.95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再度易主。

而在2018年特斯拉与上海政府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用一纸协议开启了国产化进程后,双方竞争也开始升级。这从原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赵长江(目前已调任比亚迪高端品牌项目)的微博就可窥得一二,其在19年曾称“期待唐EV、秦Pro EV与特斯拉Model X的PK”。到了去年5月,赵长江更表示“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轮到我们出牌了”。

不过,目前,比亚迪与特斯拉的比分还未追平。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80413辆,同比增长128.53%;特斯拉中国1-4月累计销量就达到95125辆。

对垒特斯拉13年,比亚迪成全球第二个新能源车“百万先生”

图片来源:比亚迪

比亚迪的挑战

“比亚迪肩负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的责任使命。”王传福在下线仪式现场称,对于比亚迪来说,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事实上,无论是品牌向上,还是对垒特斯拉,去年以来,比亚迪确实打出了不少不错的牌,包括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外供与上市进程,以及比亚迪汉EV、DM-i系列等具爆款潜质的车型推出,但期间也遭遇了发展路上的“烦恼”,如产能爬坡等问题。

展望整个新能源车市场,在百年车企开始加速反扑,以及新势力不断入场下,率先达成百万战绩的比亚迪未来也必定要面临更多强劲的对手。

以老牌传统车企发布的时间表来看,均期望在规模化生产下,短期内达成百万产销,如大众此前规划,今年电动汽车的交付量将达到100万辆;而宝马,同样将实现百万新能源车交付定在今年年底。显然,百万辆俱乐部下一个阶段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比亚迪也在加速国际化战略。在交出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答卷时,比亚迪带来了另一个重磅消息: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将正式布局欧洲市场,开启电动化出行新征程。

与蔚来、小鹏汽车等新势力车企一样,比亚迪选择切入欧洲乘用车市场的首站,也选在挪威。对于背后原因,业界认为,首先,挪威并无本土汽车工业,对于电动车进口采取了“免关税”政策,车企整车出口的成本较低,无本土建厂的压力。

同时,挪威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充电等补能设施上的布局完善,有利于电动车品牌的进入。另外,在当地政策引导下,挪威电动车的用车成本相比起燃油车有大幅的优势,市场对于电动车的认可度也较高。

按照比亚迪的规划,100台全新一代唐EV将于5月底启程挪威,于今年第三季度交付当地消费者。2021年年底前,比亚迪计划向挪威交付1500台唐EV,这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