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多国呼吁加强对WHO支持,疫苗可及性需大国合作

快报
2021
05/25
06:31
亚设网
分享

瑞士日内瓦当地时间5月24日,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开幕。WHO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将在塑造未来全球卫生架构方面和在加强世卫组织能力以履行其使命和任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卫生大会开幕之时,全球疫情仍在传播。由于疫苗问题,各国疫情发展情况也有差异。

谭德塞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经持续了17个月,但世界仍然处于危险之中。迄今为止,与2020年全年相比,2021年报告的新冠病毒病例和死亡人数更多。“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三周内死亡人数将超过去年的总死亡数。”

谭德塞呼吁,新冠疫苗制造商在新冠疫苗数量上给予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优先购买权,今年或将其产量的50%用于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

WHO或将成立独立小组

正值世界卫生大会开幕之际,WHO起草了一份决议草案,提出将寻求加强大流行应对,稳定世卫组织的资金,并确保更广泛的医疗保健,包括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疫苗、测试和治疗。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开幕式上表示,“我们必须有一个机构来执行使命,实现我们的目标。”他强调,WHO在应对紧急情况和危机时必须“稳健”和“灵活”,“为了确保人们信任这个组织,它必须完全透明。”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此也表示支持。她同时指出,各国领导人应向WHO提供“永久的财政和个人支持”。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此次疫情让世界各国充分意识到了各自的优势与脆弱,意识到了相互依存的重要性,多边主义才能建立一个更健康、更安全和更公平的世界。

据悉,该决议将在为期八天的大会上审议。一旦通过,将设立一个6人的独立小组,加强WHO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和反应。

全球防范工作监测委员会(以下简称GPMB)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感到鼓舞的是,关于需要采取大胆、果断和紧急行动以结束这一流行病并保护世界免于下次流行的共识正在形成。”该委员会还对成立独立小组表示了赞同和欢迎,“我们特别欢迎独立小组提出的明确、大胆和及时的建议。”

疫苗短缺与各国疫情发展

WHO在其官网表示,过去一年,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增加了40倍,达到1.62亿例,死亡人数增加了11倍,达到330多万例。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经严重打击了所有国家和地区,但是这种打击仍在持续。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5月24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68亿例,累计死亡348万例。5月23日,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7.89万例,新增死亡病例9924例。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目前全球人均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据统计,今年5月,全球31%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发生在该地区,而其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8.4%。

分析指出,南美洲的疫苗接种落后于世界很多地方。据Our World in Data统计,在南美洲,只有15%的人至少注射过一剂,而欧洲和北美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8%和34%。而亚洲和非洲的比例更低,分别为5%和1%。

泛美卫生组织(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批评称,与美国相比,拉丁美洲在获取Covid-19疫苗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迄今为止,美洲已接种了4亿剂疫苗,其中美国占了最大份额。

另外,根据印度卫生部5月24日公布数据,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23万例(连续一周单日新增保持在30万以下),新增死亡病例4454例;截至北京时间5月24日17时,印度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75.2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30.37万例,是继美国、巴西后第三个死亡病例超30万的国家。

据悉,印度多个邦因疫苗供应短缺,无法为45岁以下的民众接种疫苗。由于高流动性、疫苗接种比例较低、新变异毒株具有更强传染性等因素,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比重在上升。

与拉丁美洲和印度形成对比的是,美国疫情正在缓和。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汇编的数据,截至5月20日,7天平均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约为29100人。这是自2020年6月22日以来,该平均值首次跌破3万。

记者观察发现,这与美国疫苗接种率提高有关。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美国平均每天注射180万支疫苗,48%的人口接种了一次或多次疫苗,38%的人完全接种了疫苗。在18岁及以上的人群中,60.5%至少部分接种了疫苗。

虽然当前美国的疫情已经初步得到控制,但是谭德塞强调,除非每一个国家的疫情传播都得到控制,否则疫情不会结束。“无论接种率如何,任何国家都不应认为自己已脱离险境。”

中国社科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吕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全球约有80亿人口,想要实现全球免疫的目标依旧漫长。“在明年之前,从全球角度来说,疫苗总体上会处于一个短缺的状态,还需要有关的大国要进行更多的合作。”

疫苗可及性需大国之间更多合作

目前,全球抗疫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疫苗的进展令人关注。

拉马福萨称,发达国家有大量富余的疫苗,而贫穷国家的数十亿人仍在等待疫苗,这些人面临着疾病和死亡。作为一个全球社区,希望各国领导人加深全球团结与合作,共同面对未来。

谭德塞呼吁,WHO会员国应支持“sprint to September”计划,即在9月之前为每个国家至少10%的人口接种疫苗,以及“drive to December”计划,以实现在年底前至少接种30%疫苗的目标。

在5月21日举行的20国集团全球卫生峰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乔治耶娃提议,到今年年底为全球40%的人口接种疫苗,到2022年年中为60%的人口接种疫苗。

不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的疫苗剂量仍严重不足。迄今为止,COVAX已向124个国家和经济体运送了7000万剂疫苗,但这只够这些国家总人口的不到0.5%。

此外,谭德塞指出,WHO当前有三个关键需求,为“ACT加速计划”提供充分资金、共享疫苗剂量和扩大疫苗生产。

GPMB也呼吁WHO成员国加大合作推进新冠疫苗可及性力度,包括为COVAX基金提供充分资金。除此之外,至关重要的是,今年通过双边协议获得供应的各国政府现在应通过COVAX分享疫苗剂量,并在其国家推广的同时制定增加供应共享的路线图。

疫苗共享,中国体现了大国担当。5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健康峰会上表示,中国已向全球供应3亿剂疫苗,将尽己所能对外提供更多疫苗。中国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

吕祥认为,“大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科研和生产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地让这种能力能够分享给其他国家。大国要尽可能务实,比如WTO专利豁免等谈判,过于耗时耗力,不如大国自己考虑直接豁免。”

吕祥对记者表示,中国当前疫苗的生产能力没有问题。他建议,中国可以与一些国家进行合作生产,将有关技术直接引入当地进行本土化生产。“这是非常好的举措。截至目前,中国比美国在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疫苗方面,贡献要大得多。”

(作者:施诗 编辑:林虹)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