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上涨3.4%,符合华尔街的预期,但也是1992年4月以来的最快涨幅。
美联储表态称能容忍更高的通胀率,因此市场不该指望美联储会提前削减宽松。不过,在美联储不断给市场灌输“通胀暂时论”这颗定心丸之际,却不断有机构投资者提出反对意见。美国银行(BofA)全球研究部门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日前表示,此次通胀飙升绝对不是暂时的,相反,可能会持续4年之久。
Hartnett预计,“只有市场崩溃才能阻止全球央行在未来6个月内收紧政策。”
美银之所以发出如此严重的警告,一方面是美国货币严重超发,当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突破8万亿美元,而在2020年3月这个数字还只是4万亿美元。美银还强调,近日美国内部达成的1.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也将推动其通胀持续飙升。
为何?因为本财年美国财政预算已经达到2.06万亿美元,唯有借钱。
同时,美国债务总额已经飙升至28.4万亿美元,且美财政部债务上限生效日期是7月31日,在这之前该部门若没有还清部分债务,将无法借更多钱。
为此,6月底,耶伦还恳求美国国会宽限时日,不然美国将在8月发生债务违约。
另一方面,为了不让美国“薅羊毛”,美国印钞大家也跟着印,这就造成了全球货币超发、通胀加剧。据美银统计,过去15个月,全球财政刺激计划总额已达30.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中欧GDP之和。
稍早前,鲍威尔誓言,“不会仅仅因为担心即将到来的通胀而过快加息”。这些言论被视为安抚投资者神经的举措,因为上周整体偏鹰的货币政策会议暗示,美联储官员们认为最快将于2023年升息,可能比预期提前一年。
目前,美国银行的客户仍大量投资于股票,现金配置比例远低于11.2%的长期平均水平。
美国银行使用EPFR数据计算,在截至周三的一周里,投资者向股票基金注入了70亿美元,向债券基金注入了99亿美元,同时从现金基金中撤出了535亿美元。
在股市方面,新兴市场基金流出16亿美元,为2020年9月以来的最大流出规模。
事实上,美国通胀形势严峻现在已经引发了全球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言人日前也在一场记者会上警示了美国通胀可能引发的全球风险。
IMF发言人格里·赖斯表示:“我先说全球层面影响吧,我们认为我们看到的通胀压力大幅上涨,反映出的是过渡阶段的供需失衡,暂时性的投入缺失,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性的改变,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基于去年较低基础之上的上涨。但在此之上,确实存在通胀比预期更严重、更持久的风险,这些风险不能被轻视,因为这些风险会影响美国和全球的金融状况和活动。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