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行业如何应对数字化?

快报
2021
08/11
08:31
亚设网
分享

传统行业如何应对数字化?

刘超

交控科技(68801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传统行业如何应对数字化?

郭杏荣

蘑菇车联CTO

传统行业如何应对数字化?

蒋凡

京东智能城市副总裁

8月5日,2021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经济:通往未来之路”拉开帷幕。在“数字北京与科技创新”分论坛上,京东智能城市副总裁蒋凡、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超、蘑菇车联CTO郭杏荣共同讨论数字化转型等话题。

新京报:今年3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印发,提出了到202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的目标。未来,智慧北京、数字北京将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蒋凡:京东智能城市一直聚焦在数字城市建设领域,简要来说,就是以城市操作系统为数据底座的“一核两翼”的整体数字城市建设系统。首先,要解决城市数字信息底层汇聚、治理、分析、研判的一套完整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包括如何进行多元数据融合,如何将其转化为动态化、智能化的展现,以及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问题等。

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一核”和“两翼”的整体架构。“一核”指的是城市市域治理现代化。从“一核”延伸出来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两翼”,这也是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搭建产业互联网AI产业化的系统,帮助政府维护好当地的营商环境,提供发展当地产业的规范化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生活方式服务业,带动整个城市民生消费领域的发展。比如京东通过城市消费促进平台,帮助政府下发消费券,帮助政府收集民生需求;同时帮助商户在这个平台上推广自己的产品,在商圈、社区、交通枢纽和景区等重点消费场景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联。

刘超:未来,大家乘坐轨道交通,可以无感进站、无感安检,到站台之后,乘客还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比如下一趟车何时到站、抵达沿线各站可能需要的时间等。目前,轨道交通只有在早晚高峰充分利用运力,未来,平峰时轨道交通是否可用空闲运力来做货运,缓解公路运输压力?再往前想,还可能出现定制车厢,比如会议车厢、健身房车厢等。

目前,已有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比如在交通科技方面,北京地铁第一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线路便是由交控科技提供的控制系统,这套系统也被复制到时速160公里的大兴国际机场线。

新京报:自动驾驶系统如何与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相融合?我们可以期待自动驾驶如何用于城市公共服务?

郭杏荣:为推进企业加快数字交通升级落地,政府可加大城市级智慧道路建设和升级力度,开放更多主干路段的自动驾驶测试。可优先在公共交通领域先行先试,如微循环公交、快速公交、通勤摆渡、网约车、共享出行、旅游巴士等。

新京报:传统行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

郭杏荣:传统企业需要从心态、战略、组织、产品、研发、生产、人才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力求避开转型升级的陷阱;政府及企业也应为传统行业人才提供系统的学习、培训,打造高绩效的人才队伍,更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此外,还可督促新业态保留部分传统模式服务以平稳过渡,鼓励引导新业态针对传统模式消费者特点提供简便易行的智能服务。

蒋凡:以文旅行业为例,旅游行业其实是一个体量非常大,同时完成数字化转型压力也非常大的行业。今年,京东为首旅集团上线了数据洞察平台,就可以很好地帮助首旅各个子公司发现数字化的价值,为文旅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新京报:新技术、新业态是否会导致传统从业人员失业?从传统行业走向数字行业,我们如何处理传统行业从业者的过渡问题?

刘超:新技术、新业态并不是去抢传统从业人员的饭碗,比如轨道交通领域的自动驾驶,虽然实现了无人驾驶,不再需要司机人工操作,但是司机可以转岗去服务乘客。我们的技术给传统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从一些简单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机会。

数字化转型后,效率提高了,即便后续再扩张更多路线,也不需要很多新人加入,因为大量传统重复性工作被智能化系统取代了,原有人员便可以到上层系统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数字化转型会给从业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而不是抢他们的饭碗。

蒋凡:并不会出现新技术导致原有从业者失业的现象。在原有行业升级的过程中,高层管理方面的岗位会增多。另外,新的技术发展会提供新的就业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可能需要更大量的人加入进来。

新京报:北京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企业进行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哪里?更多靠企业家精神还是政府激励?

刘超: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自身要考虑所处行业的特点,审视技术方向是否正确,一旦走错路,便可能“万劫不复”。其次,政府也应该给科创企业提供更多从0到1的支持,让企业参与到示范工程、重大专项工程中,将实验室里的研究真正落地,企业能够获得合理利润,就能持续投入研发,雪球效应越来越大,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反之,若研究成果迟迟无法落地,企业便得不到适当的利润回报,也就无法持续投入科研,陷入恶性循环。

新京报贝壳财经 顾志娟 潘亦纯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