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艺人频繁翻车,合作方怎样写好“自救指南”?

快报
2021
09/03
08:32
亚设网
分享

?镜像娱乐原创

稿件丨但慎敏出镜丨但慎敏拍摄丨但慎敏剪辑丨但慎敏审核丨张风屹继吴亦凡、霍尊、张哲瀚翻车之后,连钱枫也被曝性丑闻。这个夏天的瓜,你吃撑了吗?吴亦凡因涉嫌强奸被依法批捕,霍尊因感情不忠及辱女言论遭强烈抵制,张哲瀚因参拜靖国神社受全网抨击。车也翻了,房也塌了,无数追星女孩的心碎成了渣渣。但心碎的可不止追星女孩,和艺人有合作的影视综制作方、出品方、品牌方都泪流成河,艺人经纪行业也受到警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许多人承受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劳动成果也惨遭蹂躏。明星真不愧是“高危职业”,凭一己之力就能危及整条产业链。但惨遭波及的利益相关方们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蝴蝶翅膀掀起飓风吗?——写好自救指南,才是唯一出路。

【视频】艺人频繁翻车,合作方怎样写好“自救指南”?

所谓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自救之前,先要看清艺人的“阿喀琉斯之踵”,明确艺人存在哪些要命的风险。通常我们会按事件属性,把艺人风险划分为——道德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霍尊、陈赫、薛之谦的“渣男”行为属于道德风险,吴亦凡强奸、郑爽代孕、柯震东吸毒属于法律风险,张哲瀚参拜靖国神社、毕福剑调侃伟人属于政治风险。但利益相关方们主要关注的是另一个维度——事件严重程度。据此可以把艺人风险划分为——无伤大雅、群起攻之和官方定性。要注意的是,舆论及官方对艺人犯错的容忍范围和容忍度并非一个常量。整体来说,社会舆论和官方对艺人的言行举止都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比如此次张哲瀚因参拜靖国神社遭行业联合抵制,但20年前的“军旗装事件”并未对赵薇当时的事业产生致命打击。但打击这不就来了吗?超话被封、出演作品下架、接连退出多家公司……(其背后原因可能更为复杂)在这些风险类型中,对于利益相关方最致命的肯定是官方定性,一旦官方下令封杀,就再无转圜余地,只能接受废墟重建的悲惨命运。比如吴亦凡、张哲瀚、郑爽。而无伤大雅的风险指的是存在一定争议,但不造成广泛影响的负面事件。如张一山开豪车违规被罚。面对此类风险,合作方通常不需要进行回应。不过如果所涉事件和项目调性差别较大,金主爸爸们可能就要重新考量人选,接受危房改造的命运。但如果明星未被明令抵制,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受到来自舆论场的疯狂抨击,利益相关方也可能出于各种考量暂缓动作,等待风头过去;不过,一旦实锤天降,口碑滑坡势不可挡,那还是得躺在废墟上流下无力挣扎的泪水。碰上艺人翻车,利益相关方们追尾姿势各不相同,但分享了相同的痛。影视综制作方和出品方心在滴血,作品被压导致前期投入大打水漂;品牌方无奈扶额,在解约赔偿还是股价跳水中努力找到更优解;其他艺人也惨遭连累,大批艺人翻车拉低了整体艺人的议价能力。首先,从影视综制作方和出品方角度看。其实完播作品受影响不大。即便要求删改,由于资金早已回收,也不会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比如已经下架的《山河令》。受苦受难的还是在拍、待播及在播项目。影视综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人员多、产销链条长。艺人作为项目核心,可替代性低,且处于上游环节,一旦出错,全体人员都要为其买单。无论补拍还是换脸,都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陡增的同时很可能还收不到预期的成效。但这已实属幸运,作品能有上线机会。而那些无限期待播和撤档的作品,大呼完SOS之后只想吸氧。“人间非酋”《巴清传》就惨遭男女主双双折戟——高云翔身陷性丑闻,范冰冰偷税被罚近9亿。这部制作成本达5.8亿,号称“亚洲电视剧制作历史单体最大投资”的项目就这样被永久封藏。主投方唐德影视经此一役,元气大伤。2020年财报显示,自2018年以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损失总计11亿。两则负面新闻最终发酵到拖累公司一年又一年,任谁看了不想说一句:太惨了!

【视频】艺人频繁翻车,合作方怎样写好“自救指南”?

再看看品牌方。虽说品牌和艺人的关系不如作品和艺人的关系绑定紧密,但仍会遭遇重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危机公关的“黄金24小时”已缩减到“黄金4小时”。公关速度稍微滞后,品牌就会收获“三连”大礼包——微博评论被冲,淘宝客服被轰,直播销量要崩。但明知公关滞后会使品牌形象严重受损,为什么有些品牌还会拖拖拉拉,迟于决定呢?说白了还是利益。这里再强调一遍“官方定性”。官方定性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那之前,一切都有余地。所以对于那些在合约中缺乏自我保护条款或与艺人绑定较深的甲方,擅自解约后万一遇上“反转”,或是发现事件没有预期严重,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不仅没能为品牌挽回声誉,还要承担大笔损失,除了赔偿,光替换地广就要耗费不少钱吧。另外,如果品牌是跨国企业,比如LV,要处理全球品牌代言人吴亦凡的合约,那还是得总部说了算。这样一级一级上报,国内报到国外,还要考虑上时差,等到决策宣布的时候,合约是停了,但骂声——不停。这个亏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啃下。因此,在惨遭艺人翻车事件时,品牌很难全身而退,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说说艺人经纪这块。微观上看,劣迹艺人倒台,很可能就把机会留给了同类型艺人,对他们而言不是坏事;而与之有合作的艺人的心情,估计和受影响的制作方差不太多。不过,在这里镜镜想从行业风险的角度强调一下。娱乐圈频频翻车提升了整体行业风险,这会使全体艺人的议价能力都打下折扣。当品牌方开始对明星风险采取应对措施,无论是明确条款,签短期约,签多人,还是直接怀抱虚拟偶像,从源头抵制翻车风险,种种策略都意味着艺人话语权的削弱。所以,某某艺人翻车不仅是对当事艺人经纪公司有所警示,对于其他艺人而言,也不能事不关己,还得居安思危。那么,这些倍受牵连的利益相关方们,该怎样写好自救指南呢?灾前预防。这似乎是一句集无奈、马后炮、“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于一体的废话,但却是利益相关方为数不多的风险控制手段和理想止损措施。对于制作方和出品方,“人设崩塌险”,你值得拥有。影视行业一直是高风险行业,从《巴清传》就能看到一家公司对单一项目的依赖程度有多高。为抵御这种风险,20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片场就孕育出了完片担保制度,使影片能有力应对制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如期交付成片。但明星人设崩塌可能带来比影片无法按期完成更头疼的结果——成片有了却没法播。而且按近些年的吃瓜频率,这可不算一个极小概率事件,以至于“人设崩塌险”近乎成为刚需。它保障的是由于不可预见的人设崩塌事件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成本。有了它,制作方和出品方也算是拥有了废墟重建资金。对于品牌方,除了完善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缩短签约时间,还可以采用“鸡蛋不放同一个篮子”策略,把眼光放到流量明星、当红艺人之外,签约多个垂类圈层的红人,压低单价的同时还能分担风险。这种情况下,品牌面对舆论压力选择与艺人割席时,不用担心流失大量高客单价客户,还有机会借此营销,吸引大批路人。当然,为了从源头防范风险,请虚拟偶像代言,或者自己打造品牌专属虚拟代言人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相较于制作方和出品方,品牌方具有一个独特的自救手段。在事发后一段时间内,品牌仍有机会借由危机公关极大地降低损失,甚至转负为正。这就需要品牌能敏锐地察觉负面新闻的严重程度,及时做出准确判断。至于艺人经纪,面对不靠谱的同行引起的行业不良风气及话语权下降状况,必须加强艺人管理,还行业一片清朗。除了满足基本的道德法律要求,还需着重关注的是提升舆论及政治敏感度。无论是政策导向、社会氛围,还是舆论环境、监管技术,都随着时代变革发生着改变。十年前被视作大新闻的事放在今天可能见怪不怪,十年前被成功压下的丑闻放在今天可能掀起轩然大波。因此,拒绝纵容,保持灵敏,使艺人犯错时别再托辞“无知”,是经纪公司亟需改善的一点。总而言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风顺水时,各利益方作为一条船上的蚂蚱,都将受惠于明星的高影响力,作品及品牌得以获得更多关注和流量。但明星一旦违背大众意愿,各利益方也须承担翻船带来的风险。这种被高度绑定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很难被改变,而依靠明星自律来保证不翻船的幻想也不现实,但通过越来越严格的明文规定来制约各方,稳住船的航向,良币驱逐劣币,逼着大家“自律”,却是一条对产业链中的任意一环都具有长远价值的发展之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镜像娱乐。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