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快手直播,吸引了150万+人的关注。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直播的主题不是卖货也不是打游戏,而是正正经经讲起了自动驾驶知识。
这场直播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的直播间展开。
从自动驾驶为什么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到汽车行业新浪潮会给老铁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胡泳教授和张一甲两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媒体人,把自动驾驶的“前世今生”唠了个遍。
并且不只是一通干说,还和快手老铁们互动得有来有回。
那架势,俨然是把清北教授的课堂搬到了老铁们家里啊。
怎么着,这年头,还真能在“娱乐平台”上学知识了?
快手上的科普直播,都能讲些啥?
出于好奇,我上快手探查了一番。还真别说,类似的知识直播可不只是一场两场:从人文艺术到科普科技,从无穷小亮到欧阳自远院士,那确实是种类丰富,大咖云集。短视频平台向来被贴以“碎片化”、“娱乐化”的标签,如今却大张旗鼓搞起了泛知识内容,并且关注的人还不少,是否有些出乎你的意料?
其实,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上视频网站学习”如今不仅仅是网友们半真半假的调侃,也早已成为各大视频平台重点投入的新战场。
一方面,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无穷小亮的爆红,还是B站知识区视频播放量占到B站总播放量将近一半的事实,都表明泛知识内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0年网络视听发展报告》也指出,短视频正承担起更加多元的角色,新闻、生活技巧、教育学习、科技等泛知识视频内容都进入到用户喜爱的视频类型前列。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则显示,93.3%的受访者喜欢看泛知识类短视频。88.9%的受访者希望看到更多优质的泛知识类短视频。
另一方面,像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在通过有趣的内容吸引用户,达到几亿日活之后,下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好地让用户留存下来。
这就需要更有价值、有用的内容。
前手机百度首席架构师李天华就曾在快手直播中表示:
从这个逻辑来说,各个平台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战略都会聚焦到泛知识上。
不过,鼓励泛知识内容有需求、有必要是一回事儿,平台是否真的能适配泛知识内容,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B站因其中长视频的基因和年轻的用户群体,早早在知识视频领域崭露头角;知乎则在图文时代就奠定了深厚的知识内容基础;百度得益于强大的搜索入口……那么像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又要如何扬长避短,实现差异化?
面对这个问题,快手手中的底牌,已经在“快手新知播”这样一场活动中呼之欲出——直播。
快手泛知识负责人也在7月13日的“快手新知沙龙”中透露:
(快手做泛知识的目的是)要传递知识,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直播是一个更丰富、更立体的形式。
直播传递知识的方式既视感更强,内容的冲击力也更强。比短视频效率更高。
更重要的是,“直播的即时性能让观众的疑问得到更直接快捷的解答,也让知识类内容创作者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大众的需求,进而为其解决更为实际的问题”。
而这又恰恰和快手的社区氛围相匹配——老铁们因为对直播专家、老师的信任而进入直播间,内容创作者们则通过解决老铁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探讨老铁们最关心的话题来回馈、巩固这份信任。
目前,根据快手官方数据,全网60%的头部知识作者均已在快手开展泛知识内容创作。
上述快手泛知识负责人还透露,在未来几个月中,将招揽更多头部知识作者加入快手。
如此看来,视频平台的泛知识内容风暴,还只是掀起了第一波浪潮,更激烈的竞争和更精彩的内容,都可以搬好瓜子板凳拭目以待了。
那么,对于这种新形态的学习方式,你又是否看好呢?
— 完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量子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