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进入健康领域是推IoT产品的噱头吗?

快报
2021
10/29
22:37
亚设网
分享

2015年,苹果将首款智能手表产品推进市场,由此打开了电子领域新品类的大门。但正如新技术或新产品推出需要市场接受周期一样,人们在进入后4G时代后,与电子世界之间的联系才愈发紧密,才有了如今繁荣的可穿戴产品浪潮。

客观来说,可穿戴类产品被定义为5G时代多终端的入口之一,抢占更丰富的入口是各大手机厂商们策略上的必然选择;但与此同时,市面上的大部分可穿戴类产品同质化严重、实际用途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沦为闲置产品。

关键突破口在于更专业化。随着整个社会消费理念的发展,实时对健康状况的检测逐渐成为刚需。但这些场景又过于精细化,并不是单纯依赖医疗机构就可以解决的,可穿戴类产品因其使用特性,成为可供考量的选择之一。

不少厂商已经在践行。典型如2020年,OPPO发布了国内首款获得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ECG(心电图)手表以及健康平台,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种专业化的演进还只是一个开始。

硬件厂商能如何将能力专业化和精细化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构建自身健康相关的硬件能力,并拥抱丰富的健康软件生态也尤为重要。

那么在“健康”赛道这一确定性的长期价值面前,大厂们准备好了吗?

为什么健康是关键一步?

作为智能手表的先行者,苹果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早就开始为产品系列增加“健康”属性。

如今是OPPO健康实验室负责人的曾子敬,就曾领导Apple Watch传感器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工作,管理健康/健身产品开发和制造的研发和工程团队。

回归国内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有感于国内可穿戴市场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此,OPPO CEO陈明永对他的表态是:“健康是可以作为一生的事业。”

手机厂商进入健康领域是推IoT产品的噱头吗?

这让他有了足够的底气。在曾子敬看来,OPPO健康的理念是改变生活方式,提倡预防型医疗(生活方式医学),也就是在生活方式中进行主动的健康管理,希望借此加大对慢性病的前置预防。

所谓生活方式医学,是指一个人的姿势和体态,正确的呼吸方式、良好的三餐饮食结构和习惯、正确的睡眠习惯,运动习惯等。

良好的生活方式医学,可以将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率降低80%以上,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90%以上;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逆转高血压早期,使收缩压与舒张压达到明显降低;通过生活方式医学,多达40-6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实际上预防型医疗的概念已经提出超过20年时间。但是各大高科技公司进入穿戴领域之后,我认为目前还没有达到预防型医疗,绝大多数还是在反应型医疗的路径上。”他如此指出。

重视预防型治疗有其必要性。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预计2030年达到16万亿。受人口老龄化、居民患病比例增加等因素影响,健康将成为重要产业。

尤其是在主流疾病中,慢性病带来的伤害较大。据统计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接近9成。这也显示出单纯依靠医院的治疗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健康需求。

“但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可以早一点发现的。举例来说,高血压在人体内的出现,其实有漫长的演进过程。是一步一步从EC变化,到血管硬度变化,再到血压上升,之后才引起不同的心血管疾病。”曾子敬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知晓自身状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并尝试将其延缓。在此过程中,可穿戴产品可供赋予的能力空间巨大。

预防型医疗正当时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如今也确实是借助穿戴类产品推行健康技术应用落地的好时候。

曾子敬认为,从行业内第一款产品发布至今,这七年间带来的最大裨益在于就技术下沉优化和应用理念的普及。

“实际上是在硬科技方面,尤其是传感器能力在不断优化。”他指出,传感器本身有着较长发展历史,如今从专业领域被带进消费电子领域,核心需要把原来点状的健康数据,变成连续性地呈现,并走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这是改变了人们对健康和健康数据的认知,有了这个基础后,才能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用七年时间建立的认知,让大家对于知晓自己目前身体状况产生了很强意愿。”曾子敬表示。

当然如今对于健康数据的检测,某种程度上来看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即通过可穿戴产品,消费者获得了不少关于自身的数据,但假如遇到突发问题,手表等产品并不能够提供即时性的帮助或者反馈。

“消费者买了产品之后,我们希望不只是戴在身上就够了,而是能够通过交互提供一些反馈,然后让消费者有一些(改善性质的)行动。但这实际上并不那么容易。”曾子敬分析道,虽然目前可穿戴领域出现同质化竞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该领域的竞争进入发展瓶颈,而更多是技术层面还没有取得进一步突破,比如目前行业深挖的领域多在心率数据,但对血氧等关键数据变化,却无法提出明确的应对举措。

对此,OPPO健康增加了一条健康数据驱动的闭环回路,凭借着长期持续的健康数据监测,为用户和医生带来长期连续的健康数据模型。并以此数据模型对用户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改善行为反馈建议,行成反馈-调整的闭环,以达到从源头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

相对来说,OPPO在可穿戴领域进入时间较晚,但在专业性方面已经在逐步落地,且多款产品已经有了一定市场势能积累。

除了前述行业首款ECG手表之外,今年9月,OPPO第二代ECG手表发布;OPPO Watch2首发当天,仅开售1分钟就刷新了前一年双11全天销售记录,获得天猫、京东销量和销售额四冠军,Watch2的销量已达到第一代4倍以上。

“OPPO虽然是健康尤其是消费电子健康领域的后入者,但提速很快。OPPO希望在三年内成为行业重要的推动者和贡献者。”曾子敬坦言,目前OPPO在连续血氧监测方面花了很大力气不断优化,并会持续在已有的工程技术基础上,保持对前代产品的继续优化。

OPPO健康的技术底色

不同于既往硬件产品简单的参数调教,健康对于硬件大厂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性命题,这将充分考验手机厂商甚至在医学工程专业领域的能力沉淀和积累。

手机厂商进入健康领域是推IoT产品的噱头吗?

曾子敬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并拥有匹兹堡大学心血管力学与血液动力学博士学位,具备专业背景,并在健康领域拥有15年的研究经验。他还曾就职于Thoratec(后被Abbott收购),负责设计和开发基于支架和小型导管的急性心室辅助装置(LVAD)的设计和开发。

据他介绍,OPPO健康实验室团队构成多元化,有来自谷歌、三星等国际顶尖高科技公司的博士;也有来自医疗器械公司的成员,对于人体生理学等方面有深入了解。

不过OPPO健康实验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其与OPPO可穿戴产品开发团队隶属不同部门,因此前者并未被设置财务层面的KPI,这让实验室本身得以从更加工程师文化的层面思考和执行。

“我进入团队以后,要求把健康APP一些内容进行了删减。因为健康领域是一个非常严肃、专业的领域。坦白地讲,我不喜欢这种纷繁复杂,各种广告、电商、互联网医院接入到APP里。”他指出,目前APP中呈现给用户的是最需要、也最准确的内容。这也是OPPO一贯秉承的本分文化,做不好就不会拿出来,做得准确、做得好才会拿出来。

据介绍,健康实验室将以60%以上的精力,为OPPO的硬件和软件来提供创新技术、打磨产品。

同时,健康实验室还与诸多外部专业机构进行了联手。据悉,OPPO相继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和国家大数据健康研究中心合作推进联合实验室,与清华长庚医院开展诸多医疗合作,与全球心血管权威阜外医院等也有开展合作。

“合作的目的,最终是要把技术转化到产品上,不论软硬件,”曾子敬表示,如此才能触达更多用户,发掘并解决更多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OPPO积累的数据和经验资源更多,才能够进一步为科研、医院、大学等诸多机构提供支持,进而形成正向循环。

曾子敬介绍道,OPPO作为一个软硬服一体化的公司,历史上已经具备硬创新优势。相对来说,纯软件公司的健康产品很难借助传感器触达用户,但传感器又是健康领域重要的桥梁,能够把用户数据收集并反馈到终端中,然后采用技术的方法给用户反馈提醒。

但仅凭借硬件产品也不够,要开展预判和反馈,就需要有连续的数据手机,所以对于终端厂商来说,在算法、数据、架构等方面也需要具备能力。

手机厂商进入健康领域是推IoT产品的噱头吗?

基于此,OPPO健康实验室特推出新的健康研究平台OPPO Health Research Kit。据悉,这是OPPO针对健康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一套完整、闭环的健康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服务触达的工具套件,构建了包括健康IoT设备库、健康行为任务库、问卷及专业量表库在内的多种底层能力。

举例来说,阜外医院成立的健康生活医学中心正是基于这些想法。此次,其与OPPO基于OPPO Health Research Kit共同开展了《高血压防控研究》课题,把专业的日常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结合智能硬件以及移动应用,致力于控制已经诊断为高血压,或者处于血压高值临界状态的人群,完善生态圈的跨界合作。据悉,这已在Health Research App上线,研究验证科学生活方式处方是否可以线上化,场景延伸化。

“穿戴的一个重要基石就是手机用户。在健康领域,手表是传感器的集成地,最终还是需要手机作为个人健康的计算中心。现在的趋势是软硬件能力越来越交叉,这也是OPPO这种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很好的契机。”曾子敬如此分析。

手机厂商进入健康领域是推IoT产品的噱头吗?

OPPO健康实验室在当前阶段将聚焦睡眠、心血管、运动健康、远程医疗等方向的深度探索和前沿技术研究。OPPO最终的目标,是要着眼健康领域5-10年的未来,通过对健康设备和健康数据的应用,真正的解决健康领域的若干核心问题。

曾子敬深觉,中国的健康管理事业还尚未达到发展高点,基于与创始人陈明永的一致理念,他承接下了公司加强健康技术力的战略布局,以构建公司核心业务能力之一的“生态能力”为使命,促进OPPO健康生态闭环。

OPPO将通过预防型医疗路径、硬科技硬创新和不断扩容的健康生态布局,为更多用户提供科技创新带来的健康服务。这可能会让他在OPPO一直待下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