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城阳区今年新设企业1.36万户

快报
2021
11/25
10:32
亚设网
分享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城阳区今年新设企业1.36万户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苟小妹 刘铁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城阳区加快建设青岛中央活力区、幸福新城阳,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惠企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让企业家感到舒服的阳光发展生态,汇聚起澎湃发展动能。今年以来,城阳区新增市场主体2.8万多户,占青岛市新增市场主体数量11.22%,其中新设企业1.36万户,占青岛市比重达13.22%,位居全市第二位。

简政放权 增强企业信心和市场活力

市场主体发展的活跃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十三五”期间,城阳区市场主体由9万户增加至18.2万户,实现翻番增长,今年以来,城阳区新增市场主体2.8万多户,占青岛市新增市场主体数量11.22%,其中新设企业1.36万户,占青岛市比重达13.22%,位居全市第二位,高光的数据是城阳区优秀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过去我们进入人防工程审批环节后,至少跑三次审批大厅、10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相关审批手续。现在我们只去了一次审批大厅,所有手续都跑完了,项目能够提前开工,实在太方便了。”青岛嘉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建伟告诉记者,城阳区审批政策的不断出台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审批服务是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城阳区通过部门联合、事项整合和转变方式,将原来的11项人防审批事项减至6项。“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合并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含人防)”,提交材料由25份压缩至15份,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实现前期服务最优、并联审批最简、后续备案最快。截至目前,共办理人防合并后审批71件。

此外,城阳区精减审批环节,推行市政建设审批改革,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和一个许可证书即可完成多项审批,办理时限由9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在全市首推告知承诺制改革,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在去年基础上继续扩大实施范围,全区19大项26小项纳入清单,将通常需要几个工作日审批的许可证件,由审批部门进行告知,企业做出承诺后便可在现场拿到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审批效率平均提速50%以上,今年以来通过告知承诺制发放相关许可证5910个。

“对于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关联事项按链条进行梳理整合,将‘多事多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首批确定‘一事全办’目录36项,第二批确定‘一事全办’目录51项,逐一编制服务指南。今年以来,共提供‘一事全办’业务咨询和办理1262余件次(不含企业设立登记)。目前,正在梳理第三批‘一事全办’目录,拟于近期公布。”城阳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综合协调科科长刘铁军介绍说。同时,城阳区还在全市首推向街道放权赋能工作,将社会救助、老年人优待、惠农政策落实等12个领域的60个事项延伸至街道层级办理,形成了具有城阳特色的基层便民服务机制和模式。

放管结合 打造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城阳区依托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汇聚监管行为4.4万件次,搭建起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了56批次的“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抽查78个事项,随机抽取检查对象8484户,涉企检查更加公平透明。在全省率先探索使用移动执法APP,打造“网上办案系统+移动执法APP+执法终端”三位一体的高效化、智能化执法办案新模式,有效破解执法取证难、效率低、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城阳区深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设立疫情期间企业贸易纠纷法律服务专线,积极探索为企业、市民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新路径,为企业提供应急法律服务120余次,解决用工、合同履约等问题50余个;搭建“互联网+法律援助”服务平台,建立快速受理机制和容缺后补制度,设立法律援助初审受理点30余个,截至目前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例2569件。

为推动解决助企惠企政策落实到位,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城阳区相继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有关事宜的通知》《城阳区贯彻落实高效青岛建设攻势作战方案》《城阳区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的措施》《城阳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试点工作方案》《城阳区流程再造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了“政策画像”平台,发布各类涉企政策、供需信息2200余条,累计兑现各类政策奖励资金1.3亿余元,惠及企业200余家。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