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快报
2022
01/01
16:33
亚设网
分享

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1月1日凌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根据协定规定,6个东盟成员国和3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提交核准书,即达到协定生效门槛。经各方努力,RCEP于2021年11月2日达到生效门槛。

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2022年1月1日起,RCEP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0国正式生效。韩国将于2月1日加入到生效实施中。剩余成员国也将在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陆续生效实施。

央视新闻报道,RCEP的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充分体现了各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将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今天起 中国全面履行RCEP所有承诺和义务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RCEP正式生效,从今天(2022年1月1日)开始,RCEP协定所有承诺和义务,中国都将全面履行,包括对大量产品立即实施零关税。

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据介绍,在市场开放方面,我国与东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均超过65%。我国与日本是新建立自贸关系,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也分别达到25%和57%。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 杨正伟:大量立即零关税产品将给贸易带来明显的机遇。在此基础上,RCEP成员将通过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90%的产品享受零关税。RCEP生效 企业和消费者获益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RCEP的实施生效,将成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与纽带,增强我国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也将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介绍,企业将在“扩市场”“固链条”“享服务”方面获益。

“扩市场”,就是RCEP生效标志区域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转,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企业的市场空间将显著扩大。

“固链条”,就是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以及服务贸易和投资双向开放,将增强区域产业合作,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企业经营活动更顺畅。

“享服务”,就是RCEP将打造更加完善的营商环境和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支持。

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而对消费者,RCEP实施将带来“优质”“实惠”“便捷”三方面体验——外国优质商品将在协定生效的激励下更多进入中国消费市场,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实现零关税将降低进口商品成本,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国外产品;RCEP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措施,还将帮助消费者更加快捷地收到进口商品。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还表示,RCEP生效是宝贵的市场机遇,蕴含着巨大的贸易创造力,是稳外贸、稳外资的有力抓手。

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 杨正伟:RCEP还将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优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对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具有重要意义。

RCEP生效为企业和地方带来重要机遇

RCEP生效实施是我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将促进我国实现更好水平制度开放,更好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和一体化大市场建设。对于企业和地方,如何来把握RCEP生效带来的重要机遇呢?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广大企业积极研究、用好协定。他建议,企业和地方深入研究熟悉协定内容,吃透、用好协定中的优惠政策和便利化规则,熟练掌握原产地证书申领等具体操作程序;用好RCEP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动态调整,争取更大商机;积极对标国际先进产业水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竞争意识,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本领,同时也要妥善应对挑战,运用合理合规的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CEP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 杨正伟:各地方要抓住RCEP生效实施带来的机遇,结合本地优势和特点,做好与协定的对接,找准市场机会,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用好协定。要完善营商环境,扩大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和交流,吸引外资企业落地生根。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2年1日零点,RCEP协定生效后全国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和山东首笔出口退税申请在青岛完成办理。2022年1日零点,青岛海关关员为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到日本的一批2800多吨的氯化钙签发了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

随着RCEP协定正式生效,这批货物在日本通关的关税税率下调,可以减免近万元的税款。同样2022年1日零点刚过,在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的税务办理窗口,青岛纺联集团提交了RCEP正式生效以来山东省第一笔出口退税申请。

编辑|李泽东孙志成 易启江

校对|卢祥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