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去年GDP增长终于“负转正”,疫情负累下增长前途未卜?

快报
2022
02/16
20:35
亚设网
分享

日本去年GDP增长终于“负转正”,疫情负累下增长前途未卜?

作 者丨胡慧茵 施潇雨

编 辑丨李莹亮 李靖云

图 源丨新华

日本终于扭转两年来经济负增长的局面。

2月15日,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2021年全年GDP实际增长率为1.7%,在连续两年萎缩后转为缓慢扩张。另外,据当天公布的季度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比上季度增长1.3%,换算成年率为增长5.4%,这是两个季度以来首次转为正增长。

尽管日本的经济数据增长实现了“负转正”,但相关经济指标仍低于预期,因此外界并未对今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感到乐观。另一方面,疫情的不断蔓延,给经济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驻日大使馆前一等秘书崔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疫情的影响下,发达经济体在2020年普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所以在2021年反弹是很正常的,因此只看2021年的经济数据意义不大,还需结合过去两年的数据。“芯片短缺,汽车等主要产业受冲击较大,是日本在2021年GDP增速未达到外界预期的主要原因。”他补充道。另一方面,疫情反弹,日本能否保住此前的复苏成果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部长、教授戴二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轮疫情在规模上比此前疫情要凶猛,大城市的夜经济和跨县旅游因此受影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将出现萎缩,“参考去年第三季度第5波的影响,估计一季度经济增长为负增长0.5%左右。”戴二彪表示。三年来GDP首次正增长

日本在2021年四季度和全年的GDP都保持了正增长,经济再生担当相山际大志郎1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2021年四季度实际GDP“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这一成绩,确实让日本看到了重塑经济的希望。

过去两年来,日本一直在疫情中艰难复苏,但增长的表现却始终波动。在过去的10个季度中,日本经济有一半的时间都处于萎缩。而抗疫措施的反复,对服务业的打击尤为巨大。到了2021年四季度,日本终于如愿实现了1.3%季度增长。这也是继二季度后的首次正增长。

据了解,此次增长的背景是日本政府在2021年9月底解除了紧急状态,个人消费,包括餐饮、娱乐和旅游等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从具体数据来看,占日本GDP一半以上的消费支出比上一季度增长2.7%,带动了整体经济的上升。此外,汽车零部件短缺造成的减产影响有所缓和,以及企业的设备投资中面向半导体生产设备的投资表现坚挺,实际环比增长0.4%。

但有分析认为,在上一波德尔塔疫情过后,日本的商业投资和出口在第四季度的增长不如预期那样强劲。而从整体数据来看,日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的增速,也低于经济学家们预期的6%。

“实际上在2021年10月之后,很少有分析给予这么高的预测。”戴二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三季度举办奥运会后,日本出现的疫情远比此前严重,影响了国内的消费活动,所以大部分机构都下调了增长率。

对于有经济学家们依旧给出如此高的预测,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日本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回暖,以及国际市场拥有较为强大的需求。“日本多年来持续进行结构性调整,为其汽车产业、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找到广阔的国际市场,集中体现在它在供给端的国际竞争力上。”

孙立坚向记者指出,当全球市场恢复强需求时,日本在供给端上的竞争力就能释放出来。但如今经济恢复程度之所以没有预期中乐观,孙立坚认为这或许与日本本身的结构性问题有关,“日本国内的老龄化、少子化问题都会对内需消费产生影响。”

疫情负累,增长前途未卜?

当前的问题是,在处理疫情以外,留给日本专注重塑经济的时间其实不多。一不留神,日本又陷入了卷土重来的疫情之中。

近一段时间,疫情在日本持续蔓延。截至2月14日,日本新增新冠确诊病例60142例,据悉该国是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的五个国家之一。因为疫情严峻,多地医疗系统告急。对此,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南武志预测,日本1-3月的经济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萎缩,这取决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如何影响服务行业的消费。

戴二彪也持相近的观点,他向记者表示,因为大城市的夜经济和跨县旅游受影响,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将出现萎缩,预计一季度经济将出现负0.5%的增长。

当前困扰日本国内的不仅有疫情,还有持续上升的通胀。

进入2022年,小到抽纸、厨房用纸,大到节能家电,许多与日本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都已进入涨价通道,涨价幅度3%-20%不等。除了生活用品,有最新数据显示,日本普通汽油零售均价已经连续5周上涨,达到每升171日元(约合人民币9.4元)。

如今,大范围的物价上涨,也促使外界提升对通胀的预期。有分析师预测,日本的核心消费者通胀率将在4月前后超过1.5%。

对于通胀将继续飙升的预测,孙立坚也表示认同。他向记者表示,推升日本通胀的因素是能源价格上升、大宗商品上升所带来的成本推升,以及产品缺口状况的改善,更多是属于输入型通胀,“虽然输入型通胀会对日本产生影响,但这远不及外需市场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虽然通胀日益飙涨,但崔成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海外输入型通胀对日本影响程度取决于美国等相关国家应对通胀政策及效果,这不是日本自身所能左右的。

虽然不确定因素并未消退,但可幸的是,得益于全球经济体的回暖,日本在2021年的货物及服务出口增长11.6%,并最终收获年经济增长“负转正”的成果。孙立坚向记者分析称,当前日本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已然很难解决,外部经济对它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它的整体战略更偏向于抓住外部市场。

对于这一点,戴二彪也向记者分析称,由于日本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很强,目前日元贬值也是有利因素。但他也指出日本当前所面临的挑战,“由于欧美的电动车成长势头迅猛,对以丰田为龙头的日系汽车行业将带来很大的冲击。今后,日系汽车将面临如何保住国际市场份额的压力。”

谈到未来日本的经济走向,崔成则相对乐观。他向记者表示,芯片等供应链短缺问题有望在今年年内基本解决,如果疫情能在1-2年内得到有效控制,日本经济仍会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

“当然岸田‘新型资本主义’注重的是中长期问题,具体落实程度及效果都有待进一步观察。”他补充道。

长期环境更显困难重重

南财快评也指出,相比于美欧,日本GDP恢复速度确实更慢。

美国尽快完成疫苗接种的举措取得成效,2021年4-6月GDP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从欧元区的情况来看,在2021年夏季个人消费大幅恢复等因素的推动下,2021年10-12月GDP水平超过了疫情前。

日本恢复力疲软的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反复。虽然奥密克戎株的死亡率并不高,但病床持续紧缺导致政府屡屡诉诸行动限制政策,内需恢复缓慢。另外世界范围内的原材料短缺和价格高腾,特别是年中半导体等材料的短缺导致以汽车为首的出口企业利润受限。经济恢复迟缓也导致海外投资者对日投资持观望态度。

展望日本2022年第一季度,多数学者并不持乐观态度。一方面,奥密克戎株感染数率屡创新高导致多地再次采取防止日本疫情蔓延的限制性举措。阳性人员增加也导致工作人员被迫缺勤,社会功能运行受阻。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低迷与供给端受限的状况短期内将持续影响日本经济。据野村综合研究所等机构估计,2022年1-3月日本GDP增长将回到负值。

同样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最新预测,2022年日本实质GDP增速为3.2%左右,预期主要由民间消费恢复和民间设备投资增加所拉动。对于如何实现这一增长预期,外部环境和国内环境都很重要。外部方面,世界性的疫情蔓延和资源及原材料的价格高腾都给2022年的日本经济带来显著的下行风险。

在外部因素难以左右的情况下,日本想要实现GDP增长目标,重点在于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内需。日本近来一路加税,加之2021年物价显著上涨,家庭收入却未显著增加,可用于消费的收入减少是经济疲软的一大原因。因此,2022年日本的经济增长,还要看岸田政府推出的经济对策能否切实提高国民收入,并且有效控制经济下行风险。

(南财快评作者:施潇雨,单位:日本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黄菁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岳权利 HN152)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