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国内手机出货量前五:国产增,苹果降,小米增幅近40%

快报
2025
04/28
09:30
亚设网
分享

从机构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发展情况好于全球市场整体,市场前五中,国产品牌都处在增长状态,苹果出现较大下滑,华为保持明显增长,不过,在该季度还有品牌增幅超过华为。

(数据及图:IDC)

根据IDC最近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达到7160万部,延续了过去五个季度的增长趋势。虽然IDC方面表示前述增长低于他们的预期,不过,对比其更早时候发布的全球数据来看,国内手机市场发展明显好于全球市场整体,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增幅在1.5%,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仍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

品牌来看,本季度的排名有较大变化:

出货量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增长的小米,实现了1330万台的规模,份额接近19%,来到市场第一,这是在IDC数据中小米时隔近十年再次来到这个位置。小米在该季度实现了市场前五中最高的增幅,接近40%,这在当季甚至远超华为的增长速度。

华为在该季度排在第二,1290万台的规模与小米相比差距不大,同比增长10%,整体处在比较稳定的增长状态。

OPPO、vivo分列市场三、四,同比增幅分别在3.3%、2.3%。不过,vivo的表现在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IDC方面指出,vivo的实际销售数据要好于出货量,这表明其在终端市场依旧受消费者欢迎;二是,如果对照IDC发布的全球数据来看,能发现vivo在海外市场增长更为强势,应该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有关。相较而言,小米、华为、OPPO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与vivo有一定差距,表现在增长情况或者整体规模上。

苹果第五,出货量同比下滑9%,在中国市场依旧面临较大压力。虽然在该季度苹果罕见的有新品发售,不过可能有“国补”条件和渠道调整的影响。

其他品牌出货量整体在该季度下降14%,份额降至19.5%,与小米的整体体量接近。在丁科技网看来,伴随AI前沿技术的使用、折叠屏手机的发布,以及系统优化、续航提升等细节的升级,市场的马太效应在该季度得到了强化。

具体到产品,头部国产品牌各有特征。其中,小米、华为、OPPO在该季度发布了比较重磅的新品,小米15Ultra、华为Pura X、OPPO Find N5等,都在给各自品牌带去增长契机。

从IDC数据来看,小米、OPPO在高端市场有良好表现,小米在4000元以上(IDC数据为“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有不错的成绩,稳定在市场第三;OPPO在7000元以上(IDC数据为“1000美元以上”)市场同比增幅达到三位数。另外,OPPO在2000元至3500元(IDC数据为“300-500美元”)中端市场位居第一,vivo在1500元至2000元(IDC数据为“200-300美元”)市场保持份额第一。

IDC方面还给出了折叠屏手机的专门数据,出货量达到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市场表现有所回暖。在丁科技网看来,这可能与一些小折叠产品的推出有关。华为在折叠屏市场表现了充分的优势,份额超过75%,二至五名分别是荣耀、OPPO、小米和三星。

在丁科技网看来,随后的时间里,华为和vivo或相对更有后劲:华为在推进HarmonyOS Next以及国产芯片,产品也有了更丰富的形态和价位段覆盖;至于vivo,他今年的明确发力看起来就是从二季度开始,前不久推出的vivo X200 Ultra和vivo X200s,除了均以摄影和整体强大性能为主要卖点外,其称vivo X200 Ultra视频拍摄能力首次超越苹果iPhone,vivo X200s则被vivo称为“最强苹替”,从技术层面看,其AI技术升级动作频频,后续可能还有头显、机器人等新品形成生态联动。(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