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能源车企数量太大 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汽车
2021
09/15
06:31
亚设网
分享

作为近两年最火热的风口之一,新能源汽车受到多方青睐,今年来更是有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入局“造车”,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不过,在经历野蛮扩张后,产能过剩、行业分散等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9月13日,国新办就“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肖亚庆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三个突破”:一是技术突破,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与2012年相比,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时下降85%左右。

二是产品突破,续航里程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很多车达到500公里以上,虽然实际运行中还有一些问题,但总里程提升幅度比较大。

三是市场突破,连续六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截至上月底,累计推广已经超过了700万辆。今年1-8月份,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是181.3万辆、17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将近2倍,整个汽车销售有些压力,但是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1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4.9万辆,同比增长167.5%,环比增12.0%,1-8月新能源车零售147.9万辆,同比增长202.1%。而同期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45.3万辆,同比下降14.7%,新能源车销量显著跑赢大盘。

但是,新能源车市场产能过剩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经达到2669万辆,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则为136万辆,“十三五”末期,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出现过剩。

而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0%左右,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预测,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30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另外,目前新能源车头部效应显著,未来或将迎来一轮洗牌期。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8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30.4 万辆,同比增长 202.3%,环比增长 23.7%。其中,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 5 家,包括比亚迪60858 辆、特斯拉中国 44264 辆、上汽通用五菱43783 辆、上汽乘用车 16998 辆、广汽埃安 11613 辆,合计约 17.75 万,占比超 58%。

而国内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蔚来、零跑汽车 8 月交付量合计约 3.36 万辆,仅占当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24.9 万辆)约 13.5%。

肖亚庆在会上指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下一步,我们企业要做大做强。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各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促进,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要抓好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推动提高城市公交、出租以及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我们也希望各地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有区域特点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现在有不少的试点有新的突破,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展更多适合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以及自动或辅助驾驶功能。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让消费者更喜欢买,用起来也更放心。

(王治强 HF01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