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确需急需外不购置公务用车

汽车
2021
12/10
06:35
亚设网
分享

本报综合消息 昨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山东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政策解读专题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山东将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以及一般性支出,除确需急需情况外,不再实施办公业务用房大中型维修改造,不购置公务用车,新增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挂钩,腾出资金保民生投入。

公共卫生服务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总要求,从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3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做精管理、做实服务、做细评价,项目实施质量和效果逐年提升。12大类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总体完成较好,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财政部组织的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山东省取得第四名的成绩。截至目前,山东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726家,占全国10%以上,871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安宁疗护床位4794张,为1048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了健康体检等服务;2020年,为639万名儿童、68万名孕产妇提供了预防接种、健康管理等服务,全省产前筛查率超过9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9.10%,新生儿四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99.51%。全省期望寿命达到78.9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千分之3.71、千分之4.57、十万分之8.63。

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财政补偿的主渠道,其中农村地区40%用于补偿乡村医生,在保障队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较上一年人均补助标准新增了5元,主要用于基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保障防控措施落实,筑牢了农村和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山东还全面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全省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为856万名高血压患者、322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42万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定期随访服务。启动“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试点,联合医保部门推进“两病”用药保障向镇村深度延伸,促进县域整合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格局。

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的近9千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索引,以省市县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支撑,基本建立了涵盖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电子健康档案大数据库。为避免出现“死档”“建而不用”等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专业性复核升级,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跨地区迁移和信息整合机制。各地通过微信公众号、网址或APP向居民开放健康档案7845万份,开放率达到85.90%。

下一步,山东省卫健委将充分依托《山东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和《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2021年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不断完善项目机制和保障政策,强化体系支持和保障作用,依托智慧化手段做实、做细、做精服务,不断提高群众感受度和满意度,努力保持项目质效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并以此为基点大力推进医防融合和整合型服务,为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省直部门公用经费压减20%

当前基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紧平衡”特征明显。公共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只增不减、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确保每件民生实事扎实完成,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山东省财政厅总经济师韩震表示,省财政厅将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今年省级预算取消到期政策166.4亿元、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9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6%;继续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省直部门公用经费压减20%,其中会议、差旅、培训等经费压减30%,除确需急需情况外,不再实施办公业务用房大中型维修改造,不购置公务用车,新增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挂钩,腾出资金保民生投入。

在民生投入方面,山东将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领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其中,全省教育投入2200亿元以上,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20%以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再提高5%左右,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城乡低保、城乡特困、孤儿等9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

前十月山东城镇新增就业110.5万人

全省县(市、区)级以上普遍整合建立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街道、乡镇设立了劳动就业服务平台或窗口,大部分社区、行政村配备就业服务专员,重点用工企业配有用工服务专员。各级人社部门广泛组织提供招聘求职、职业指导、就业见习、职业培训、创业服务、就业援助等服务,每年线上线下服务500万人次。

今年1至10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5万人,同比增长7.03%;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2.19%,比上年同期提高5.52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