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会杀死二手车平台们吗?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月见
近日,海外又一个汽车巨头宣布成立自己的二手车平台。
1月13日,通用宣布将于2022年春天推出一个名为CarBravo的二手车在线平台,正式挑战Carvana、车美仕和其他通过出售二手车获利的公司。
2021年以来,二手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局。首先是政策方面的引领,2021年8月商务部、公安部、税务总局就发布公告加快推进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跨省通办。9月16日,商务部再次表示:鼓励二手车经销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推动流通模式创新。加快推进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
但是2021年以来,面对政策的不断加码,汽油二手车与新能源二手车呈现出了冰与火完全不同的反应。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显示,在今年年末的传统旺季,二手车成交却遭遇“旺季不旺”的状况。深圳作为全国二手车市场风向标之一,「科技新知」实探当地二手车行发现,头部与小微企业经营个体反馈差异较大,但普遍认同10月销售出现明显回调。
而新能源二手车的行情却从国外火到了国内。根据海外汽车网站iSeeCars公布的9月销售最快二手车榜单,Model 3连续四个月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二手车,其售价有时甚至比新车还要高。据天天拍车报告显示,2021年新能源二手车成交量同比增长65%。不断高涨的热情也让二手车商也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且便利二手车交易的系列政策、金融服务的逐步出台和完善,正在帮助新能源二手车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经营。
火热的背景之下,新能源二手车入局的玩家却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
新能源车厂商开始成立自己的二手车平台,小鹏、极氪、零跑、蔚来先后在自己注册的公司职能中加入了二手车经销业务。与燃油车时代不同,新能源车以其越来越高的智能化、数字化让车主与厂商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同一时间,互联网二手车平台,似乎对于新能源车二手车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太多布局。某头部二手车交易平台工作人员对「科技新知」表示,对于新能源二手车,大家还处于观望之中,瓜子、优信等头部平台眼下考虑最多的是,政策支持的当下该押注线上还是开拓线下的商业模式问题。
热与冷之间,是不同玩家对于风口的预判。博弈之中有人选择激进,认为智能化之后,二手车平台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有人选择保守,觉得新能源二手车不过是韭菜游戏。
01
二手电动车,复杂的价值洼地封闭系统不需要二手车中间商
新能源车的生态,其实和苹果智能手机非常相似:相对封闭的系统,车厂主导的数据与系统,车内无论是智能化还是娱乐做到了出行全场景覆盖。闭环之下,车主会逐渐习惯某一套系统语言。简单点说,就是用惯了苹果手机,就很难适应安卓手机。这就会带来两方面的结果,第一车主对于车厂的忠诚度很高,不会轻易更换;第二车厂对于数据的把控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
2021年一份来自特斯拉中国车主俱乐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家里增购一辆车,你还愿意买特斯拉吗?”肯定回答的比例高达91%,而且不止一个车主表示,“开特斯拉会上瘾”。而另一份来自第三方投票系统的数据显示,97%的车主会继续支持特斯拉。
在造车新势力中,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其中以打造社区,提升服务为主的蔚来尤为突出。2021年以来蔚来新建超充桩和目的地充电桩共计4582根,还会全面提供灵活换电服务并发布二手车业务。同时新建成NIO House15座、服务中心72家、发布594件NIO Life新品。每年的车友会,蔚来日等活动,几乎成了车主狂欢盛宴,打造服务品牌服务完善闭环生态,效果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在调研之中「科技新知」发现,车厂对于数据的把控几乎渗透到驾乘使用的每一个角落。以某车主的实际案例来讲,在驱车返乡的过程中,当遭遇到了极寒条件下,空调故障等问题时,解决的方法就是拨通特斯拉车厂电话,车主问题描述之后,车厂通过观察后台系统异常数据,同时远程操控系统软件修复,将车主问题解决。
虽然只是一个插曲,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车厂对于每一辆车的管理与控制的颗粒度已经达到了极为细致的地步。同时,在车厂不断加码智能化的共识之下,对于车主的行为采集,数据管理也会逐步加强。被黑客曝出的特斯拉采集车内行人信息的事件,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那么,基于以上两点结论,当我们以消费者视角不难推测出,当你决定买一辆二手车时,第一时间还是会相信官方车厂。原因非常简单,购买新能源车的决定,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对于品牌以及信任的结果。而在闭环生态之下,对比新能源车厂和二手车平台来看,新能源车厂无疑在数据端和品牌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换句话说,新能源二手车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体系的选择,想要生长出一个兼容各个体系的第三方平台,几乎是不可能的存在。
对于二手车平台而言,在失去车厂的后台数据之后,他们在对车辆的了解方面,以及服务的精度上,都失去了主动。同时,它们即使想要发展新能源车业务,也会受到商业模式对价格敏感度不够灵活,市场信息错配,新能源车厂垄断数据等挑战。
除此之外,我们有理由设想,车厂是否愿意将数据接入到第三方二手平台之上。对车厂来讲弊大于利,首先数据价值和稀缺性就导致车厂不会轻易放弃,第三方平台要想获得数据,唯有提高成本。其次,从数据安全的角度而言,风险极大,除非出现国家级别的部门统筹,否则很难防范信息的交易与泄露。
故而我们可以预见,当新能源车智能化越发成熟,信息数据体量不断增大之时,一道高高的护城河也树在了第三方二手车平台面前。
03
瓜子二手车们怎么办?
据天天拍车数据显示,新能源二手车的成交规模正在快速扩张,2021年天天拍车的新能源车成交量同比较快增长。新能源车的置换周期比燃油车更短,43.3%的新能源车开不满3年就会被卖出,这样的置换周期,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也意味着更活跃地流通。
双碳目标之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加速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特征。除了各方势力不断加码的智能化,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作为未来十年确定的风口,也将吸引各方势力进行角逐。
细看现今二手车平台玩家,瓜子二手车全方面押注线上化,直接将“新电商”打在了自己的首页,利用VR看车等技术,试图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类似贝壳的模式,重心还是在抓住前端用户,做流量生意。这套打法在汽油车中,非常合理,相对较复杂的结构,各种不易躲避的猫腻,都会无形中加重这个商业模式的可信度。但是在新能源二手车中,这种商业模式就显示出了弊端,新能源车的服务和数据几乎都在车厂一方,比如,可以换电的蔚来,和不能换电的特斯拉,在价值评估上就是两个体系,而在技术不断迭代的未来,更多的新科技,也在考验着二手平台的迭代速度。
同时在微笑曲线价值最高的品牌环节上,瓜子等二手车平台似乎一直没有找到破局的方法,人们会“邪教”般地相信马斯克、李斌,但很难去相信一个平台。品牌势能不在一个量级,声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瓜子们,在新能源二手车商目前似乎仍看不到增值空间。
新能源车全新的特性,也意味着必须有全新的商业模式来颠覆现有的二手车市场,这种商业模式,可以确定必然会更加地精细化与定制化。适者生存,这场关于新能源二手车的大战才刚刚开始,未来的精彩程度值得期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