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汽车
2022
04/11
08:36
亚设网
分享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最近,因为动力电池的涨价让各大车企不堪成本的增加,终于将成本嫁接到了消费者身上。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时间内,各大新能源车企基本都宣布了涨价的消息。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消费者大呼太黑,但车企也是苦不堪言,这涨的价根本就没进自己包里,自己反而还要继续掏钱加上消费者的钱往电池厂家送。你以为电池厂家该哈哈大笑了吧。非也,电池厂家也只是过过手,真正把这钱揣兜儿里的,是制造电池的那些原材料。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据相关资料,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仅为5万元每吨,而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了50万元,一年时间涨了10倍!电池级镍、钴及其它原材料都是翻倍上涨。前段时间的妖镍大战更是让镍的期货价格在短短几天上涨了5倍。照这个涨价速度,过不了多久,动力电池的价格就要超过车自身的价格了。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更有之前预定的车主做起了“订单转让”的生意,1000元的订金,转手就能万元卖掉,让不少车友大呼买新能源车简直就是理财!一位朋友调侃道,未来不炒房了,就炒电动车,买辆车搁那,甭管开不开,几年后都能翻倍卖掉,因为几年后,光电池里的材料就涨到那个价。当然这个说法有夸张的成分,但也间接说明了我们之前忽略或者是小看了的一个问题: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电力碳排放可以达到零排放,所以我们要搞电动车,但问题是,储能电池原材料能否支撑这么多的电动车?

汽车领域的碳中和路径

我国目前的碳排放总量大约为130亿吨,其中能源能领域的碳排放约为100亿吨,占总排放的76%左右,是碳排放的绝对大头。考虑到风电、光伏这种近乎零碳的能源成本已经低于传统火电,所以能源领域的碳中和路径非常清晰:让使用能源的地方尽可能全部改成电能,然后再让电能全部用可再生电力就能实现碳中和,也就是所谓的:能源电力化,电力零碳化。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根据清华大学相关研究,在我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场景下,终端能源使用中电力的比重将从现在的27%左右上升到80%左右。也就是我们现在几乎能想得到的用能的地方都将转化成电能,家里的热水器啊燃气灶啊、取暖用的燃气锅炉等等。当然这个比例不可能达到100%,因为有些地方的用能在当前技术下无法通过电能实现,比如大型窑炉这种高温度、大空间、热均匀且快速流动的场景。这些领域的碳中和路径只能通过零碳燃料来实现,比如绿氢或生物质燃料。总之一句话,只要技术可行,能电则电。

那汽车领域是包含在那80%里,还是包含在20%那里呢?从当前发布的政策和趋势我们已经看得出来,汽车领域的碳中和路径基本是以电动化为主,实在不能电动化的地方则采用氢能做补充,所以基本是在那80%里面。因为从技术层面上讲,电动车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除了技术层面以外,我们可能还忽略了另一个问题——资源问题。

新能源车的初心是摆脱资源依赖

先讲讲汽车领域在双碳之前因资源问题而转型的故事。其实电动车、氢能车什么的最早造出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碳中和,而是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其实现在也算是石油危机了,油价那么贵…)。石油作为现代社会文明发展最需要的资源没有之一,一旦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油价大涨,就会对整个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而车辆这种维持经济体系运行的“血液系统”一旦没油就全部变成铁疙瘩,整个经济运行就会陷入停滞。为了摆脱车辆对石油的依赖,这才有了电动车、氢能车,也有甲醇车、乙醇车什么的替代能源。因为这些能源可以来自煤炭、生物质以及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

但石油危机并不是持续发生的,一般涨着涨着也就跌回去了,所以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事也是走走停停,基本没成什么气候,直到全球碳中和时代的到来。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碳中和可不是走走停停的事儿,未来几十年都会是全球的主旋律,所以还想啥?撸起袖子加油干呗。所以相关技术突飞猛进,电动车动力越来越强,续航越来越长,价格越来越低,仿佛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某一天,发现虽然新能源车能够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但貌似仍没有摆脱对资源的依赖。

摆脱石油依赖就算摆脱资源依赖了吗?

大家都知道,车是需要移动的,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根本不可能实现汽车边跑边充电。所以车辆需要有个储存电能的装置,这就是动力电池了。目前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是基于锂离子的电池,我们统称锂电池。而锂元素属于稀有金属,数量稀少且分布不均,被称为“白色石油”,虽然我国也存在不少锂矿,但大部分锂原料仍靠进口。2021年,我国超过65%的锂原料从国外进口,主要来源为澳大利亚和智利。美国方面更是囊中羞涩,为了确保在未来的新能源车大战中取得竞争优势,美国极有可能启动《国防生产法案》,并将锂、镍、钴、石墨等动力电池所需的重要原料纳入,以刺激本国企业去开采和生产动力电池所需的矿物。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所以,我们虽然从燃油车转换为电动车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但仍然没有摆脱对资源的依赖。拥有锂矿最多的几个国家稍微有个动荡,那整个产业链都得跟着动荡(世界一多半的钴矿都在刚果,不动荡都不行)。而且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全球目前电动车保有量连总保有量的5%都不到,就已经出现原材料吃紧的情况,要是这个比例达到20%,50%,甚至100%,这个动力电池的价格可能真就可能像前面那位朋友说的,现在买辆电动车放在家,过几年价格就翻倍了。所以,我几乎可以这样断定:基于锂离子的动力电池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车辆的全面电能替代。

如何摆脱资源依赖

甭管前面的路有多艰难,碳中和这事是一定要实现的,所以车辆的碳中和是必须实现的目标。那么如何在摆脱资源依赖的情况下实现车辆的碳中和呢?我们来自下而上地对可行的技术路径进行一下梳理。

首先是电池,电动车技术层面是可行的,电池储能技术也是可行的,但因为锂元素稀少,所以不能全靠它。那我们可以不可以找到像光伏板那样到处都有的元素来做电池呢?下图是地球地壳中的元素比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钠元素替代锂元素来做电池的话,就不存在资源依赖的问题了,海水里有的是钠。目前钠电池确实在颜值过程中,但各项指标还有待优化。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再往上走是储能,造电池的目的是为了储能,但电池并不是储能的唯一方向,氢燃料电池就是储能的另一个方向——把能量储存在氢气里,需要的时候再通过电堆将氢能转化成电能,而氢气则可通过电解水生成。这种方式也完美避开了对稀有元素的依赖。

但按下葫芦起了瓢,氢能的储运是个大问题。大家都知道,氢元素是最轻的元素,氢气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只有0.089g/L, 不到空气的7%。你要是常温常压下运氢气,车辆的载重得是负的,开起来比空车还轻。当然这点氢气不够货车自己用的,所以得降温加压增加氢气密度以提高载重。

但这就是个大难题了,氢气的液化临界温度低达零下240度。所以几乎不可能实现商业化的液态运氢,所以只有高压运氢。但即使高压运氢,其有效载重也少得可怜。

目前中国普遍采用20Mpa的气态高压储氢与集束管车运输方式,单车装载能力只有350千克,跑个短途还行,要是跑长途,怕是连运费都得搭进去一半。所以现在都在研究其它的储氢方式,如以含氢的化合物形式储氢,比如甲醇/氨等,以及各种氢的吸附方式储氢,如金属吸附等。个人比较看好甲醇/氨的储氢方式,不知以后会不会成为主流。

这波动力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汽车领域碳中和路径不能只靠电

再再往上走就是不要储能也让电车走,没错,那就是无线输电。这个听起来就有点科幻了。在小说《三体》里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每个小车顶上都有一个伞型装置,用于收集地底核聚变电站发射出来的电能,然后车就可以无需充电无需储能随便乱跑。当然这种技术不说实现了,现在连个研究方向都没摸到。所以,至少当前技术条件下,这条路径是肯定不可行的。

总结

天南地北的扯了一大通,做个总结吧。这次的电池涨价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当前的电池技术条件下,不能把汽车领域碳中和的宝全部压在电动车上,应同时发展氢能及其衍生能源(甲醇/氨等),生物质能也是个不错的方向。当然,如果钠离子电池能达到甚至超越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各项技术指标,那前面那句话当我没说。

《碳中和时代》,老汪力作!

助你在碳中和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