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再次传出复工复产的利好消息,但是对上海人民来说最郁闷的事就是,刚刚可以出门了,却迎来了汽油价格的上涨——92号汽油每升为8.97元,95号最好记,每升9.55元,98号比95号每升再贵一元钱。
而在昨天,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微信号上发文称:自2001年我国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的房车下线以来,已经有20多年持续增长发展历史的房车市场,在今年前四个月的销量下降了10%,而4月份更是断崖式下跌:同比下跌了55%。崔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上海是国产房车的主产地,4月份受封控影响,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认为,随着复工的推进,房车的需要仍会恢复良好增长。
可是我对他的判断却持怀疑态度。因为全面复工很可能在6月份才能实现,因此5月份的销售数据不可能好,理论上去年的增长是平稳的话,那么今年这两个月的下跌也应当是平稳的。这样上半年的数据就不可能好。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房车属于非必须消费品,甚至可以说是属于奢侈品,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与华南都因为疫情而令经济大受影响之下,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个家庭有能力去张罗这个奢侈品。
第三个影响房车销售的是各地自行设置的关卡条件。虽然当下各地的疫情并不严重,但是很多地方都在高速公路上设立关卡,查要各种码不说,不少地方还要查看48小时之内的核酸,给出行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四个因素,就是油价的上涨了。房车似乎并没有电动的,或者是混动的。在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开房车去旅行的预算也将大大增长,尤其是长途施行,人少的话,真不如坐飞机合算,我们这次旅行,从广东的中山开车到云南几个景点一路转,光是高速公路费就接近1800元,3个人平摊就是每人600元,如果两个人就是900元,考虑到回程也需要1000元左右,加上油钱,如果两个人分摊,那可是比机票要贵了。
但是对新能源车,油价上涨就是利好,毕竟用车的成本下降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
第二个大利好则是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近期已经恢复到两班倒了,这下产能上来了,估计特斯拉又可以接单了。之前有消息说,因为产能不足,订单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特斯拉已经停止接单了。这令特斯拉的股价跌掉不少。加上欧盟现在为了制裁俄国,减少对俄罗斯的天然气的采购,大力发展新能源,因此,特斯拉在德国的工厂最近又传出要扩大一倍的产能。由于德国出产的是一体式的压铸车身的汽车,制造效率更高,因此,会大幅拉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第三个利好则是今日两部委再次发布有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要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推动太阳能(000591)与建筑的深度融合发展。并明确提出,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如果光伏可以与建筑有更多的融合,我们可以设想,以后具有较大光伏屋顶的建筑可以实现用太阳能给经停的新能源车充电,彻底解除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上次提到国家层面还将对汽车销售给出600亿元的购置税减免。而去年征收的购置税总额为3520亿元,减免600亿元,相当于减免了17%的购置税。这个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上海市政府更表示要增加4万个非营业性客车牌照,从政策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车愿望。同时如果置换纯电动车,每辆车还补贴一万元。所以,我的建议是,拿着新能源车概念的股票与基金的,不要管证券市场上短炒的风往哪里刮,守着新能源板块,就踏踏实实等着盈利到来的那一天。近期本号开展送书活动回馈粉丝,其中浮光掠影看世界,是老朋友裘成游览世界各国名胜景点的观感与感悟,知识性强,有感而发,令人动容,而行旅印痕则是他游览国内名胜景点的观感,具有非常翔实的历史资料,让平凡的景点立刻生动起来(在当下疫情严重,大多数读者无法亲自游历各名胜景点的情况下,此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寂寥碎笔则是人生经历的思考,极富启发性,可以看到这位大才子是如何应对命运的无常。而演说的逻辑思维,则是校友姜岩博士历次在各大高校演讲的心得。其实演讲与他人的交流是同理的,都需要能够抓住人的注意力,增加自己谈吐的吸引力,因此,哪怕从不需要上台演讲的人,也可以作为枕边书,考虑一下如何说话才能更加受人欢迎。
喜欢上述书籍的朋友请在朋友圈转发本号今日文章,截图发给后台并留言地址、收件人与电话,并注明想要的书名,便可获赠下图四本书中的一本。
(注:此次仅限以前未参与赠书活动的读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平点金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岳权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