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汽车
2022
10/21
10:31
亚设网
分享

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文丨慧泽李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世界上第一辆油电混动汽车诞生于1896年,名字叫阿姆斯特朗辉腾。其实,在更早些的1881年,世界上的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就已问世,只因续航里程短,未实现商业化,才让作为过渡性技术的油电混动汽车迎来发展契机。

1997年12月,丰田汽车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普锐斯,现代化的油电混动汽车序幕由此拉开。

2003年,比亚迪(002594)开始研发插电混动系统,并在2008年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插电混动汽车F3DM。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为352.1万辆,其中插电混动汽车约为60.3万辆,纯电动汽车约为291.6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约为0.2万辆。

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为456.7万辆,其中插电混动汽车约为98.7万辆,纯电动汽车约为357.8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约为0.2万辆。虽然插电混动销量不如纯电动,但其同比增幅高达168.9%,远超同比增幅为97.9%的后者。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单从同比增幅来看,插电混动的后劲似乎更大,但它毕竟不是纯粹的新能源,还要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石油。

政策层面,对插电混动的支持力度也有递减之势。比如,北京方面,一直禁止向插电混动汽车发放绿牌,也没有补贴支持。上海方面,近期也出台政策,将不再为插电混动汽车配绿牌,等等。

不难想象,如果国内其他城市也跟进该项政策,对插电混动会意味着什么。

如此一来,插电混动汽车将何去何从?

投资者更为直接关心的是,这对在混动领域下有重注的,比亚迪、长城汽车(601633)、吉利汽车、华为问界系列等新老玩家,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01

插电混动崛起

各路车企入局混动的初衷不尽相同。有的是出于能源掣肘,有的是瞄准新能源的蓝海,有的则有点跟风的嫌疑,啥卖得好就造啥。

插电混动的前身是油电混动。油电混动的诞生初衷是为了节能,由于内燃机在启动阶段的燃油效率比高速行驶状态下低很多,在布满红绿灯的城市道路驾驶时,传统燃油汽车频繁地停车、起步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在车辆启动、低速路段,油电混动可以通过电动机来提供驱动力,等到车速提升后再转换为效率更高的内燃机来提供动力来源,由此达到更高的燃油经济性。

2000年,丰田汽车的油电混动汽车走出日本,远销北美和欧洲,并且战绩丰硕。2000年-2003年,第一代普锐斯在全球20多个国家销量共计12万辆。

比亚迪采用的插电混动,跟油电混动有什么区别呢?答案是,插电混动可外接电源充电,油电混动不能外接电源,只能依靠发动机为其充电;插电混动可以选择燃油或纯电模式,油电混动只能使用燃油模式驾驶;插电混动配备的电池组容量更大,油电混动则需要再配备一套电机驱动模式,即是平时所听到的“双擎版”。

简而言之,插电混动的新能源属性更强一些。

比亚迪积极涉足插电混动,与其早期在锂电池领域的沉淀息息相关。彼时,为了打通上下游,比亚迪瞄准了新能源汽车赛道;由于纯电动市场尚未成熟,就采取了插电混动与纯电动两手抓的策略。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认为,插电混动变革相对温和,对产业链冲击最小,无论是对发动机、变速箱等产业,还是对电控、电机、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都相对更容易接受,有助于燃油汽车到纯电动汽车的平稳过渡。

目前来看,比亚迪的插电混动与纯电动已经平分秋色。2022年9月,比亚迪乘用车的总销量为200973辆,其中,插电混动为106032辆,纯电动为94941辆。

在插电混动整个行业,比亚迪目前遥遥领先,稳居第一。2022年1-9月,国内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为98.7万辆,比亚迪以59.32万辆占据半壁江山以上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的插电混动声名大噪时,竞争对手们有些眼红了。

相对于比亚迪对新能源的情有独钟,吉利汽车涉足混动领域则显得有些被动或跟风。

2005年,吉利汽车开始涉足混动领域。创始人李书福宣称:“由于配套设施的问题,电动车本身技术的问题,电池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问题,用户使用电动汽车还是有一些抱怨。而油电混合技术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国家都是经过实践的,既不需要充电桩,也不需要国家补贴,就能够做到节能减排。”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获悉,吉利汽车的混动之路并不顺利,先是看好了MHEV模式,即普通的油电混动模式,不能外接电源,与日本“两田”的模式差不多。由于难度高,且有专利封锁,到了2007年,只好又转向了固定轴式机电耦合式、单电机结构PHEV模式。

2009年,为了绕开竞争对手的专利,吉利汽车又改为开发行星齿轮式机电耦合系统。

2010年,吉利汽车全资收购沃尔沃,开始合作研发epro混动平台(基于沃尔沃的Drive-E 1.5T发动机技术与沃尔沃的MHEV技术联合开发)。

2014年,吉利汽车与科力远(600478)成立CHS(China Hybrid System)合资公司(吉利控股),开始研发CHS混动平台(基于丰田THS混动平台进行复制开发)。

一直到2017年,吉利汽车才推出基于CHS混动平台的第一款混动车型,帝豪PHEV。

一路走来,吉利汽车仿佛一直在抄作业,哪个卖得好就造哪个,自己不去引领市场,而是跟随市场。为了避开专利的困扰,采取了“买买买”、“合合合”的策略。

比如,当比亚迪DM-i串并联混动车风生水起时,吉利汽车立即展开了第四代串并联构型混动技术的研发(雷神混动Hi·X)。

目前,吉利汽车的混动汽车分为插电混动与油电混动,2022年1-9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52173辆、21974辆,与比亚迪106032辆的插电混动差距不小。

2022第一季度,插电混动汽车的国内市场格局,如下表所示(数据来源:车主指南):

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02

短期命势强悍

眼下正值混动汽车的窗口期。前文提到,2022年1-9月,插电混动销量为98.7万辆,论体量,乍一看,不如累计销量357.8万辆的纯电动。

不过,纯电动的这个销量,其实是有“水分”的。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Top15中,就有8款是A00级别的纯电动,即人们俗称的微型车。

今年上半年热销车型的top10中,有三款车,宏观MINI、奇瑞小蚂蚁、QQ冰激凌,都是微型车。

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想当初,部分车企打着新能源积分的主意,才造就了微型车的崛起,但这类车本身利润微薄,而且缺乏智能化基因。

随着新能源积分价格的缩水,车企自然会对这些迷你车失去兴趣。

政策方面也发现了这一“漏洞”,2021年,上海暂停了A00级新能源牌照发放的举措。

2022年上半年,A00级电动汽车销量开始触顶,市场份额也明显减小。

随着A00级电动汽车的退潮,纯电动的市占率优势会削弱,插电混动的市占率优势将更加凸显。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目前来看,插电混动的同比增幅是高于纯电动的。如果保持这样的态势,迟早一天会反超纯电动。

对消费者来说,购车只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性价比,一个是后期使用的便利性。比如,纯电动的比亚迪汉EV起售价为26.98万元,而外形等方面均相同的混动车型汉DM-i只要21.58万元,价格差异悬殊。

而且,眼下国内的充电桩、换电站等补能设施还有待继续完善,而插电混动对充电桩的依赖感远不如纯电动。

同时,插电混动比纯电动和燃油体验更佳,环保且没有续航焦虑以及部分地区的牌照支持,满足了城市和长途双重用车需求。

尤其是,插电混动馈电油耗普遍偏高、售价高昂等缺点,也在逐步解决。目前,大部分插电混动车型能够做到百公里油耗4L左右,普遍低于燃油车百公里7L左右的油耗;售价也趋近于燃油车。

对车企而言,同样是超过1000km的综合续航里程,相对于纯电动,插电混动配备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在成本端的压力要小些。

相对于插电混动,纯电动虽然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但电池容量要大得多。

根据广汽集团(601238)公开的数据,纯电动的动力电池成本占比,通常为40%-60%。

动力电池原材料镍、锰、钴、锂等价格自去年就轮番飙升。截止到2022年的10月中旬,锂电正极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已经突破53万元/吨。

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车企要想维持纯电动汽车原来的单车利润,只能涨价,这会让一些潜在的消费者止步,让出的市场份额大概率会流向更具“性价比”优势的插电混动。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强调,到2025年混动汽车将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50%以上。

目前,中国混动汽车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越日本和德国,以占总申请量33.67%的超高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国内混动汽车的年销量或将超过635万辆,5-10年内仍有很大市场。

03

长期危机潜伏

插电混动汽车会不会步油电混动汽车的后尘呢?

政策层面,油电混动一开始就不能上新能源牌照,而插电混动却可以。

未来会不会有一天,政策风向突然改变,插电混动也被新能源牌照拒之门外?

毕竟插电混动虽然外接了电源,搭载了大容量电池,但硬伤还在,还在依赖石油。因此,严格来说,并不是纯粹的新能源。从节碳减排的角度考虑,依旧没有摆脱化石燃料的插电混动必然不是汽车工业“新能源化”的终极目标。

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碳达峰、双碳计划的时代背景之下,控制排放只会愈加严格,插电混动面临着被政策抛弃的危机。

前文所言,北京方面,一直禁止向插混车型发放绿牌,也没有补贴支持。

上海近期出台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式)的,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换言之,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购买插电混动不再享有免费牌照的福利,而是与燃油其车一样,要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拍牌大军当中。

此番插电混动“折戟”上海滩,一旦其他城市跟进,生存空间自然受到压缩。

马斯克认为,混动汽车只是汽车发展的一个短暂阶段,现在是时候放弃了。

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虽然这样的言论有打压竞争对手的嫌疑,但并非毫无道理。现阶段混动车型的“翻身”,正是因为以纯电动为发展目标的新能源产业还不足够完善,短期内零部件供应等环节出现的较大成本波动,导致纯电动的便利性与性价比有所折损。

也就是说,插电混动从长远来看能存活多久,取决于纯电动技术的进步、充电桩的覆盖面与锂、镍、钴等矿的开采进度。

04

投资机会

燃油是昨天,混动是今天,纯电则代表了明天。

在走向新能源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车企的确需要借助混动车型平稳过渡、教育市场、围攻燃油车、强大自己,但混动也只能是阶段性的“过渡”。

至于这段过渡期会持续多久,则取决于纯电动的技术成熟度和成本变化,以及充电的便利性以及政策的风向。

对于投资者而言,插电混动板块存在不小的短期投资机会,长期则需要且行且观察。

整车厂方面,具备插电混动汽车与纯电汽车快速切换生产线能力的车企值得关注,因为一旦市场风向有变,可以将产能迅速切换到纯电领域,将动荡降低到最小幅度。其间,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华为问界系列等新老玩家,受影响程度自然各不相同,需要仔细甄别,动态把握。

零部件方面,那些畅销车型的混动零部件供应商与合作伙伴中,也不乏优质上市公司。【《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事关吉利比亚迪!混动汽车迟早要殁,收放自如才能笑到最后

申请转载、对稿件有异议或投诉,欢迎联系微信号fxyayaya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正经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周文凯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