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国资、回归零售,未来苏宁靠什么征战?

专栏
2021
03/04
16:31
紫金财经
分享

引入国资、回归零售,未来苏宁靠什么征战?


(本文首发于《紫金商业评论》,转载请注明来源)


苏宁易购股权转让的接盘方一直扑朔迷离,不是传闻中的四家江苏国企,而是深圳国资。


据2月28日苏宁易购公告,苏宁易购23%的股权转让给了深国际和鲲鹏资本,累计作价148.17亿元。转让后,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持股比例为 16.38%,苏宁电器集团持股比例为5.45%,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19.99%,鲲鹏资本持股比例为 15%,深国际持股比例为 8%。


据了解,深国际为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间接持有深圳国际约43%的权益。深圳市国资委直接和间接持有鲲鹏资本100%权益。 换言之,深圳国资对苏宁易购的持股占比达23%。


据公告,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不存在持股 50%以上股东,不存在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 30%的股东,苏宁易购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引入国资对苏宁易购来说,无疑是利好,苏宁缺钱的“燃眉之急”解了。


苏宁有多缺钱?



苏宁资金链紧张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一点,从公司频繁的股份质押行为就可窥得一二。2月19日,苏宁电器将3300万股办理了质押,质押用途为补充质押;2月23日,苏宁易购公司股东苏宁电器集团(简称“苏宁电器”)将5757万股办理了质押,质押用途为融资相关。


据苏宁易购业绩快报,2020年全年净亏损39.13亿元。


事实上,苏宁易购已连续6年扣非亏损,他的主营业务长期不赢利,这些年,苏宁能实现账面盈利,主要靠投资和资产出售。比如,2017-2018年,苏宁易购分三次套现阿里股票,共赢利约140亿元。


目前苏宁易购所面临的压力,一方面是大额亏损,另一方面是巨额负债。


两周前,中诚信国际将苏宁易购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维持其主体信用等级为 AAA。该机构表示,苏宁易购短期债务占比处于较高水平,且可动用货币资金对短债的覆盖能力较弱。截至2月10日,公司存续公司债及中票本金合计为58.9亿元,其中2021年内面临到期及回售的本金为53.59亿元,债券集中到期压力较大,而近期再融资难度较大。


中城信国际还指出,苏宁易购公司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本部债券集中兑付压力较大;截至2月,苏宁电器 2021 年内到期及回售公司债券本金为 104.88 亿元。


2021 年 2 月 1 日,苏宁电器对“16 苏宁01”开展置换要约,中诚信国际认为置换债的发行反映其流动性较为紧张。此外,张近东已质押苏宁置业集团及苏宁控股集团的大部分股权。 基于这些因素,中诚信国际调整了苏宁易购的评级展望。


苏宁的钱都花哪儿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长时间的各类收购,是给苏宁带来庞大债务压力的原因。


苏宁从批发零售业务起家,已有30年历史,顺应互联网的潮流,苏宁电器发展为苏宁云商,又变化为苏宁易购,转型为互联网零售。近十年来,苏宁力求业务多元化,收购了多家不同领域的企业,业务涉及领域包括母婴、体育、生鲜、物流、电影院线、地产等等。


为增加母婴领域的市场份额,2012年苏宁以6600万美元收购了红孩子。这笔买卖到底划不划算,直到今天仍众说纷纭。


另外,体育领域苏宁一直在“烧钱”。2013年,苏宁云商以2.5亿美元收购PPTV,成为其第一大股东。PPTV在购买体育赛事版权方面志在必得,一度集齐了欧洲五大联赛版权(英超、西甲、德甲、意甲、法甲),可谓风光无限。


其中价格最高的,是2019年7月PPTV以5.23亿镑投得2019-2022共3个赛季英超的中国独家转播版权,这一价格相当于英超此前版权周期的12倍,也创下了英超海外版权价格纪录。虽斥巨资买了版权,但PPTV的处境并不如意,2021年2月6日,PPTV并未能如期转播意甲比赛,意媒体称是因苏宁未按时支付版权费用,后PPTV与版权商达成了过渡协议。


苏宁在体育方面更吸引眼球的动作,是2016年6月6日,苏宁体育以2.7亿欧元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70%的股权。


有媒体报道称,苏宁对于国际米兰的运营总投入达到6.25亿欧元。而受疫情影响,国际米兰2019-2020赛季亏损1.024亿欧,且尚未支付去年11-12月的薪水。苏宁有意出售国米的消息早有传闻,也有资本对此感兴趣,但价格一直没有谈拢。


此外,国米此次有可能成为本赛季意甲联赛冠军,放弃实属可惜。据最新国米官方消息,苏宁已经确认了对国米给予资金支持,无论是否还有其他的外部资金支持,目前他们与潜在合作伙伴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除了投资境外体育,国内也没闲着,苏宁自2015年底接手江苏足球以来,持续为球队注资达60多亿元。江苏苏宁也获得了2020赛季中超冠军,但这并未给苏宁带来多少经济利益。


在债务压力之下,传闻苏宁打算0元转让俱乐部,条件是需要接手企业承担俱乐部5亿的债务,但没有找到买家。2月28日,江苏足球俱乐部(原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拿下世界顶级联赛冠军后三个月就要解散,这在世界足坛也非常罕见。


在其他领域,苏宁也一直在扩张。在文娱领域, 2016年,苏宁集团旗下的聚力传媒给龙珠直播投了20多亿元;在物流领域,苏宁物流在2017年以45亿收购了天天快递;2017年,苏宁电器透过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向恒大战略投资200亿元,占扩大后股本的4.7%;2019年1月,苏宁以95亿元价格收购万达百货37家门店;同年9月,苏宁易购以48亿收购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


投资密集而分散,苏宁摊子铺得太大,亏钱的业务太多。纵有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么频繁的大手笔。


苏宁能否凤凰涅槃?


经历过多次“一掷千金”的苏宁,如今“囊中羞涩”了。对于未来十年,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给出的方向是集中力量做零售。


2月19日,张近东发表团拜讲话。他强调,2021年苏宁要牢牢把握“聚焦”和“创效”两大发展主基调,实现从商业模式向盈利模式的转变、从零售商向零售服务商的升级。


他还说,“针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主动做减法、收缩战线,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十年前,苏宁傲视群雄。2011年,苏宁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938.9亿和48.2亿,而当时的京东,则是营收211亿,亏损12.8亿。苏宁信心满满的走在多元化发展的路上,十年过去,京东市值远超苏宁,据京东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京东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42亿元,赢利44亿。


十年过去了,张近东发现此路不通,他对局势的认识也很清晰。 “第四个十年,苏宁正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但同时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轻松的背后隐含着悲怆。


经济学家管清友曾发微博谈论“国资入股苏宁易购”一事称,“国资入股苏宁易购的事,市场都看到了。这些年苏宁经历了波折和震荡,确实可惜和遗憾。现在处于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的关键时刻。”


目前,苏宁或许只能将筹码放在零售上。苏宁在去年年底推出了“云网万店”,云网万店的核心是要做好科技赋能和电商能力输出,聚焦在对B端和C端的服务能力。这一业态被投资机构看好,去年年底,云网万店完成了A轮融资60亿元人民币,由深创投领投。


据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2020 年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拓展迅速,全年新开门店 3201 家,在三四级市场树立了渠道领先优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商选择加强与零售云合作、发展下沉市场。预计2020年零售云业务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00%,并实现盈利。


据业绩快报,苏宁易购线下门店也促进了线上收入的增长,2020年由门店社交化经营带来的线上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145.70%。家乐福超市到家业务持续推进双线融合,进一步拓展配送范围,2020 年到家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139%。


目前,苏宁易购很看好云网万店,计划2021年新增4000家零售云门店,将进一步为云网万店的全面发展拓路开局。


苏宁引入国资,对踏入第四个十年的苏宁来说,是件好事。


行业有正常的竞争,才会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更符合消费者的利益。《紫金商业评论》小编衷心希望苏宁易购能翻过那一页,迎来新的十年。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