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专栏
2021
05/25
22:32
财经故事会
分享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采写/万天南

编辑/陈纪英

时隔24年,43岁的程序员郭方,再一次研究起了高考政策——半个月后,他18岁的女儿鸣鸣,将和其他1200万考生一同走进考场,跨越命运的分水岭。

出生于西北农村的郭方,切身体会到高考的重要性——弟兄三个,最终只有他一人通过高考跳出了农门。

现在,他在互联网大厂聚集地北京西二旗后厂村冬暖夏凉的办公室敲键盘、写代码,两位年近五旬的哥哥,还在四处飘零打散工卖苦力。

如同白岩松所说,“无数个卑微的家庭还把梦想放在高考上,这是好事,别破坏它。”

七分考,三分报,开鞘出刀的高考更像是一场实力竞技,尔后的高考报考,则是一场实力和运气兼需的冒险游戏,一旦报考失误,未能分尽其用、人尽其才,则十二年苦读的效果就会有所折扣。

郭方当年高考时,先报志愿再来考试,“啥也不懂,老师让报啥就报啥”。

现在,他不想再拿女儿的前途冒险——养兵12年,仅为决战一刻,他不敢有任何错漏和失误,包括去哪个城市读书,选择什么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如何,如何兼顾前途和兴趣……这些都是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斟酌的因素。

和郭方一样的考生父母大有人在,2021高考考生人数再创新高,同比2020年增长130万人,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今年多省推行高考新政,又加剧了报考难度。

和大部分考生家长一样,参与子女高考报考,于郭方是第一次,20多年前的高考经验,早已不合时宜。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焦虑和担忧之下,巨大的需求呼啸而至,各种线下线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喷涌而出,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浪费钱财还在其次,考生的前途也会因此耽搁——这样的代价,于考生、于家庭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作为程序员的郭方,总觉得不会有人比他更上心,所以他并没打算去求助填报机构,转而选择通过互联网,自助学习高考报考的专业知识。

如今,BAT等互联网巨头陆续入局高考服务赛道,面对大众考生及家长输出标准化的信息和服务,会减少高考报考的盲区吗?能够成为考生撬动梦想杠杆的黄金支点吗?

高考大数据背后的“家长焦虑”

郭方是位“数据狂”——今年看到高考人数,他心头猛然一紧。

1996年,他参加高考那一年,考生只有241万,到了2007年,高考人数首次迈过千万大关后,曾一度震荡下行,最近几年,高考考生人数调头向上,2019年再次达到千万之巨,2020年1070万,今年更是首次突破1200万人,这背后,关涉到1200万个家庭。

唯一让郭方感到安慰的是,女儿在北京参加高考,无论是本科录取率、还是一本录取率在全国都属前列,2020年,北京以76.02%的本科上线率位居第一。

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如鸣鸣这般幸运。

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高考的录取率一路走高,最近三年都达到了80%以上,但本科录取率不高,刚刚超过40%,而公认的高考大省与高考难省,录取率更低。

2020年高考,河南、广西、山西三省的一本录取率不到10%;而河南、湖南、四川等11个省市的本科录取率也不足四成。

压力山大之下,一人高考,全家上阵,高考报考成为了“全家总动员”,考生和家长轮番上网求助。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相比于去年同期(高考前一个月),用户对“高考”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上升 34%,达历史顶峰;相比五年前,考生使用搜索查询高考相关问题的趋势激增了5倍。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与此同时,考生的自主性在提升,考生对志愿填报相关内容的搜索占比提升明显,超过家长。

而在考虑报考志愿时,这届考生也越发成熟务实,行业薪水、专业前景、学校排名、城市发展、大学转专业政策等变量,都在他们的考量范围之内。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但考生的自主性,并没有减轻家长的焦虑——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在孩子陆续入睡的零点后,很多失眠的家长,依然在搜索高考相关问题。

这样的焦虑不难理解,千万考生和他们的父母,最近十年内都是第一次参加高考和报考,而且高考政策变动频繁,各种新专业如人工智能刚刚出现,父母和考生都很陌生。

一家选校机构的统计曾显示,2017年有60%-70%的考生和家长,在没有充分了解报考专业和学校的情况下盲目报考。

还有一些家长,在焦虑之下,把希望寄托在了各种高考报考辅导机构,后者动辄收费数千元,甚至几万元,但这些把高考做成生意的机构良莠不齐,所谓的“保过托底”、“冲进理想学校”、“帮忙占位”,“不保过不收费”等旗号,不过是营销手段。

女儿2020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家长刘平对这些套路了然于心,“很多机构为了拿到这几万块预付费,规划师给出的建议都过于保守,稳上的学校让你冲一把,能上名校的建议你报普通一本。毕竟,万一考不上,不但几万块拿不到,家长还会跑来算后账,这个保过是以滑档为代价的,有啥意义呢?!”

正是因为不相信报考机构,刘平特意辞掉了某上市食品公司的总监职务,伴读陪考一年,“为了女儿,我职业生涯中断一年,也认了”。

牺牲个人事业的代价,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承担得起,至少,郭方不敢冒险——人到中年,上有二老,下有儿女一双,他的收入,是全家生活的经济支柱。

他必须找到性价比更高同时效果更好的渠道——不能耽误自己的工作,更不能耽误女儿的前途。

求助互联网,几乎是大部分高考考生和家长的第一选择。

百度为考生做“加法”

也正因如此,互联网巨头们已经悉数入场。

腾讯教育发布了“智慧招报解决方案”,支付宝提供高考查分订阅服务、今日头条开通了高考线上直播等等‘

而作为先行者的百度,其高考服务已经持续了八年之久,资料显示,从2013年起,百度就开始对各地教育招生考试院和高校官网提供官网保护,确保官方网站出现在自然结果首位;

各种垂类创业公司也在涌现,2011年至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细分领域累计发生了22起融资事件。

互联网巨头为何如此重视高考服务?

其一,是用户需求在此,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高考期间,超过95%的高三学生及家长都会使用百度查找相关信息及服务。

其二,这可能与创始人的切身经历有关——不少互联网大佬都通过高考改变了个人命运,比如俞敏洪、李彦宏、刘强东等。

30多年前,出身于山西阳泉的小镇青年李彦宏,正是以高考为跳板,考入北京大学,而后美国留学、创立百度,就此改变了个人命运。

其三,互联网巨头集体加注K12教育赛道,而高考服务是躬身入局的最佳跳板。

以百度为例,高考服务是百度移动生态“X+Y”战略在教育赛道的落地。

新战略之下,百度移动生态一边要做宽流量,横向开拓用户规模——高考关涉千万家庭切身利益,也是每年6月例行的全民热点话题;一遍作深服务,纵向深耕垂类——高考是K12教育的终点和最后决胜局,以此为支点,可以撬动数亿K12用户,深入布局教育行业;也精准对焦了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指向的“人格化、服务化”的新航向。

因此,在百度,高考服务是长期战略,与多数互联网公司仅仅通过某一个或者几个产品提供“浅尝辄止”的单一服务不同,百度是多条产品线集中参与,包括百家号、智能小程序、百度教育、问一问、百度搜索、百度直播等,而且服务半径较长,几乎覆盖了高考服务的方方面面。

在高考信息服务上,过去各种野鸡大学、虚假学校、欺诈招考等恶意信息,曾让不少涉世不深的考生中招受骗。

现在,用户搜索到300余所野鸡大学时,就会被提示风险,虚假学校、招考信息等恶意内容也被清理;另一方面,用户在在搜索引擎、手机浏览器等网络渠道,搜索相关信息时,会看到教育部、考试院、高校等机构官网的官方标签,不会踩雷山寨网站。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在信息寻求满足之外,更为细致落地的高考服务也同步现身——过去,考生家长们在百度搜索高考信息,现在,随着百度持续补长高考专业服务,从考生和家长所想即所看的“信息入口”,升级为所见即所得的“场景服务生态”,考生可以在此查分、报志愿、查录取渠道、AI志愿助手、闪电估分,达到分尽其用,人尽其才。

一开始,郭方对于报考心里非常没底,因为女儿成绩属于中等,报考上并无多少优势;并且,以一己之力择校,殊为不易: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共计开设了500多个本科专业,“这是一个排列组合的游戏”。

而现在,郭方可以求助于百度的AI志愿助手,只要输入需求,就能为其初筛学校,“然后我在百度提供的小范围选项中,精选学校和专业,省时省力,也有了参照线,不再心里没底儿”。

不但可以问“AI”,还能在线问“专家”。

5月25日,百度在北京发布了“高考+计划”,上新了产品“高考问一问”。考生或家长只需要打开百度App搜索关键词“高考问一问”,就能获得高考招生办、学长学姐们的实时在线回答,并且为了激励更多专家在线支招,百度还拿出1亿元补贴付费问答,所有考生和家长都有机会获得1对1免费咨询专家和名校老师以及学长学姐的机会。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此外,在高考服务上,互联网平台也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引入了更多专业权威机构。以百度为例,今年其高考服务的合作伙伴包含协会、企业、名校等,有阳光高考协会、中国教育在线、猿辅导、主流手机厂商以及200所高校等。

现在,郭方原本悬着的心逐渐放下来了,“高考报考,拼的就是信息差,信息差没了,才能不浪费宝贵的考分,在有限的分数上,报考上最好的学校”。

用服务填平信息鸿沟

如果说,互联网提供的高考服务,对于身在一线城市、信息资源充裕、属于高知人群的郭方,只是“锦上添花”,那么对于相对下沉的农村、乡镇考生和家长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了。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农村考生占比首次超过城市考生,到了2016年,农村考生占比已经超过六成。

农村考生总量虽然一路走高,但整体录取率依然低于城市考生,相关调查显示,农村考生在重点高校占比不足30%,而在北大清华的占比更是远低于20%。

为此,教育部已经下文,从长效机制上,不断缩小师资力量差距,填埋教育水平不均的鸿沟,与此同时,改革高考录取规则,从今年开始,将会面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实行专项招生计划,也就是说,重点大学在招生时,要预留部分名额,倾斜农村和贫困地区。

而互联网公司的高考服务,则通过缩减信息差,在高考时节提供更为对齐的一致性服务,消除高考报考信息差等,与教育部的宏观政策上下呼应,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唯有互联网入场,提供无门槛、无边际的普及化服务,才能让高考报考服务的专业能力大面积下沉,普惠到全体考生,让五环外考生与一二线考生在高考报考对齐视野。尤其是通过百度提供的“高考问一问”服务,考生们有机会直接联系到专业权威人士,进行1对1咨询。


            百度大教育服务深化,能否打破高考报考盲区?

此外,与线下动辄收费数千元、数万元的高考报考辅导机构相比,互联网提供的高考服务更普惠、更普及。还以百度为例,今年的“高考+计划”给考生提供的1亿元补贴,不仅让考生可以直连专家,还有机会获得多次免费咨询机会。

不仅如此,新高考模式下,各省的改革新方向,是从“选拔”到“选择”,赋予了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权。

因此,从高一开始,学生就要形成三年完整的学业修习计划,并参考大学各专业招生所指定的科目进行专业选择。

为此,所谓的高考筹划,必须提前到高一,而互联网提供的高考服务,可以让考生和家长把相关规划前置,更加合理的规划高中生涯。

指向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化的高考服务,不应该是一场追求暴利的金钱游戏,也不应该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小众服务,一方面利益重大,每年关涉千万考生的个人命运,一方面信息鸿沟明显,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报考的专业度亟需提升

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陆续入场,或许会成为减少高考盲目报考、填平高考报考信息鸿沟的摆渡者,开启高考报考服务专业化、普惠化、大众化的新时代,让考生不会因为高考报考不专业而成为内卷的牺牲品,助力考生以此为支点,撬动梦想的杠杆。(文中考生以及家长均为化名)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