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漫画出品漫画一生:中国漫画人,应该被看见

专栏
2022
04/20
10:36
财经故事会
分享

快看漫画出品漫画一生:中国漫画人,应该被看见

漫画这一行,值得被用心记录。在快看首部独家出品的纪录片《漫画一生》里,我们把焦点放在了这群人身上。

随着纪录片播出,围绕漫画圈——许多人眼中的小众圈子、热搜绝缘体——各种讨论纷至沓来。

这次,漫画人被看见了。

工位图接龙背后

实惨!一张漫画家工作台的图片引发网友惊呼。

这张网友热议图来自纪录片《漫画一生》。漫画家青青(新人作者,作品《画家的救赎》、《晚木》在快看APP连载)在毛坯房里的创作环境令不少漫画读者感到意外。

有人认为:“毛坯房应该不至于吧。”也有人表示:“记得看过夏达的采访,她当年在北京地下室出租屋里做连载。”还有人觉得:“虽然贫穷但依然努力奋斗的人不就像热血少年漫里的主人公吗?”

同时,青青的工作台也吸引了众多创作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加入进来,发起了一场漫画家晒工位图的接龙活动。

左小翎(漫画家,作品《成也萧河》、《南烟斋笔录》、《朝花惜时》等在快看APP连载)在微博中提到:“刚出道的时候确实住的跟这差不多。”

同一张图,读者很意外,作者有共鸣。无形中印证了一件事,漫画行业比很多人知道的更辛苦。这种反差引发的热议,是纪录片上线前的一支小插曲。

“漫画家”上热搜了!

3月24日,纪录片《漫画一生》正式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西瓜视频、芒果TV、哔哩哔哩、新华网客户端、微博、快看等平台播出。这一长串播出平台背后,是外界对行业的关注和期待。

播出当天,话题“国漫背后的漫画家有多努力”登上了微博热搜。另据不完全统计,纪录片播出期间,相关话题讨论量高达3.5亿。

中国漫画诞生近百年,期间,人们被日本漫画大师折服,也为美国漫威和DC的漫画家赞叹,还有新晋崛起的韩国网漫工作室,成了新的焦点。但中国漫画人,常常是大众忽视的群体。

被看见,是行业一直来的期待。《漫画一生》引来的关注,让这部纪录片有了别样的意义。在社交平台上,漫画创作者和漫画产业链上的工作者表达了对片子的想法。

胡桃(漫画家,作品《雪男》、《黑夜有所斯》、《未曾知晓的那一夜》等作品在快看APP连载)对纪录片评论道:“第一次有了漫画行业的纪录片还是挺新鲜的,这一行的大家真的都很真诚。虽然不奢望这个行业能变得有多辉煌,但至少我们在被更多的人看到就是好的。”

栗子liz(漫画家,作品《徒有虚颜》、《十二点的灰姑娘》、《黄色气球》等作品在快看APP连载)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拍的挺好的,终于有人关注我们了。”

坛子鸦(漫画从业者)在知乎上表示:“漫画”这一概念再次成为媒体的主题,不是偷梁换柱的“动漫”,也不是大而化之的“二次元”,仅就这点,它在我眼中就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

漫画博主漫编室表达了自己的惊喜之情:“漫画行业的现状与困境第一次被纪录片呈现,漫画人的故事有太多可讲。”

漫画家ZCloud表示:“我是希望这种纪录片能出圈的,能让更多圈外人意识到漫画行业的存在,了解这个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多种现状。”

《漫画一生》引来的关注,让这部纪录片有了别样的意义。

两个行业,一种热爱

纪录片播出期间,一场由纪录片主创、漫画家、漫画编辑、漫画平台经营者参与的视频直播连麦活动引来数万人的围观。

活动上,主持人问起导演范俭(知名纪录片导演,代表作《摇摇晃晃的人间》、《活着》等)拍摄《漫画一生》的初衷。

范俭谈到了漫画圈和纪录片的相似之处:同为搞创作的人、圈子的关注度不高等,但他还着重提到一点:“这些漫画作者有个共性,就是对漫画这个并不‘热门‘的行业抱有极大的创作热情和赤子之心,这一点非常打动我。”

丁冰(漫画家,作品《宇宙琴未响》、《花和刺猬逃跑了》等在快看APP连载)也提到了两个行业的相似之处。最初在接到拍片邀请时,本想拒绝,她在自己的微博里写到:

对漫画的热爱和坚守,大概是《漫画一生》打动漫画人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核。

参与纪录片拍摄的祝耕夫(漫画家,作品《人类进化论》、《漫画一生》、《噩梦碎片》在快看APP连载)认为:“每一个还在坚持画漫画的人,都是在坚守着这份对漫画的热情,只要还能握得住笔,就会一直画下。”

角年千兆(漫画家,作品《狄奥多之歌》、《猫爪子下》在快看APP连载)有着和祝耕夫同样的热情:“从知道世界上有漫画这种美好事物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要做漫画家了,一切的历练和学习都是为了它,此志不渝。”

事实上,纪录片拍摄的每一个漫画家,祝耕夫、丁冰、寂地、肖新宇、果果、青青、轻雾社,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热爱和执着。

当然,埋首纸堆、日复一日的创作,会让一些观众觉得漫画家的日常略显枯燥,但这其中蕴藏着他们一颗火热、像漫画一样生活的内心。

造梦者与助梦人

4月14日,《漫画一生》迎来正式收官。在这部系列纪录片的最后,范俭导演镜头一转,深入国内最大的漫画平台快看公司内部,重点呈现了漫画行业幕后工作者的内心。

如果说,漫画家创绘出一部部天马行空、内容迥异的作品是在造梦,那让一部漫画抵达它的读者,还需要有人助梦。在最后一集,范俭称他们为“助梦者”。过去,这个角色由漫画杂志社扮演。互联网时代,漫画平台承担起这份职能。

因此,出品《漫画一生》亦是快看的平台责任。快看创始人陈安妮表示:“作为曾经的漫画创作者,我十分清楚每一部作品背后,中国漫画作者的真实生活状态:痛苦、迷茫和快乐。我认为这同样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平台之外,还有很多漫画家背后的助梦者,比如快看漫画编辑林早上,他在微博中写道:“我们把漫画当成了梦想,便开始了追逐,有的人还在路途中,有的人已经接近了终点,也有人离开了跑道,很荣幸能参与到这次纪录片漫画一生 的采访中,希望能传递这份追逐梦想的能量。”

当然,诚如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所写,一部纪录片引发的关注还远不能扭转当下困境。在人才缺乏、作者收入不高、平台亏损等背景下,我们需要多方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行业需要更多优秀漫画家加入,去创作好故事。快看第四届条漫大赛近期已经开赛,今年征稿奖金大幅提升25%,开赛后投稿创作者创下同期新高。但对一个产业来说,条漫大赛推出的创作者数量还远远不够,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精品内容也很有限。

行业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让创作者无后顾之忧。去年,在资本市场趋冷的大背景下,快看依旧获得2.4亿美元融资,同期快看推出双十亿计划扶持漫画内容创作。资金依旧关注动漫赛道,但资金缺口仍然存在。

行业需要更强的商业化能力,能够自我持续造血。围绕漫画IP的影视开发、周边开发、内容付费、授权等商业化方向,日美等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化体系,国漫依然任重道远。

当然,还有政策在内容和产业上的支持……

现在,纪录片《漫画一生》已经画上了句点,但它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片中那句“虽然很艰难,可我就是喜欢画漫画啊!”也让人相信,中国漫画的未来,一定会有而且不止一部,能够站上世界舞台顶端的作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